焦振東 李春東 王妍妍/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李艷軍/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李洪杰/內蒙古通遼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
羊快疫和羊腸毒血癥混合感染的診治
焦振東 李春東 王妍妍/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開魯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
李艷軍/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李洪杰/內蒙古通遼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狀芽孢桿菌屬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類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狙、黑疫、羔羊痢疾等病。這一類疾病在臨診上有不少相似之處,容易混淆。這些疾病都能造成急性死亡,對養羊業危害很大。
開魯鎮某個養羊戶說他飼養的綿羊發病,看不到癥狀,蹦高就死,不知什么原因,接到報告后,我們親自到養殖戶家,進行診斷。
(一)臨床癥狀
發病突然,病羊沒有出現臨診癥狀,就突然死亡。有的病羊在放牧時死在草場上、有的早晨發現死于羊舍內。有的病羊離群獨處,臥地,不愿走動,強迫行走時,表現虛弱、走路打晃、腹部膨脹,有疝痛癥狀。有的搐搦,有的昏迷和靜靜地死去為其特征。前者在倒斃前,四肢出現強烈的劃動,肌肉抽搐,眼球轉動,磨牙,口水過多,隨后頭頸顯著抽縮,往往死于2~4 h內。后者病程不大急性,其早期癥狀為步態不穩,以后臥倒,并有感覺過敏,上下頜“咯咯”作響,繼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發生腹瀉,通常在3~4 h內靜靜地死去。體溫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41.5℃左右。病羊最后極度衰竭、昏迷,一般幾分鐘就死亡,最長的幾小時死亡。發病羊體質很好,多在六個月至十八個月之間病羊突然發作,沒有見到癥狀,綿羊便很快死亡。
(二)剖檢變化
真胃出血性炎癥變化顯著。胃底部及幽門附近的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塊,其表面發生壞死,出血壞死區略低于周圍的正常黏膜;黏膜下組織水腫。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積液,暴露空氣后凝固。心外膜下有多數點狀出血。腸道和肺臟的漿膜下出血、膽囊腫脹。剖檢時,真胃含有未消化的飼料。回腸的個別段急性發紅。心包擴張,內含灰黃色液體和纖維素絮塊,左心室的心內外膜下有多數小點出血。肺臟充血和水腫。腎臟比平時更易于軟化,象腦髓那樣。
(三)流行病學調查
養殖戶飼養的綿羊經常在低洼草地、熟耕地放牧。羊只采食污染的青草和飲水,芽孢便隨之進入羊的消化道。初春時開魯縣氣溫不穩、羊只受寒冷感冒采食了冰凍帶霜的草料,遭受刺激,抵抗力減弱,腐敗梭菌大量繁殖,產生外毒素,特別是真胃黏膜發生壞死和炎癥,同時經血液循環進入體內,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急性休克,使羊只迅速死亡。羊只采食被病原菌芽孢污染的飼料與飲水,芽孢便隨之進入羊的消化道。在正常情況下,細菌緩慢地增殖,產生少量的毒素,由于腸蠕動不斷將腸內容物推出體外,因而防止了細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在腸道內大量積聚。但當飼料突然改變,特別是從干草改吃了大量谷類或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質的草料之后,瘤胃里正常分解纖維素的菌群一時不能適應。導致D型菌迅速繁殖。高濃度的毒素改變了腸道的通透性,使毒素大量進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癥,并損害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神經元,發生休克而死。因此,羊腸毒血癥的發生,就表現明顯的季節性和條件性。在牧區,多發于春末夏初青草萌發,和秋季牧草結籽后的一段時期;在農區常常是在收菜季節,羊只吃了多量菜根菜葉,或收了莊稼后羊群搶茬吃了大量谷類的時候發生此病。
(四)防治
將病羊隔離,對病程較長的病例試行對癥治療,將所有未發病的羊只,轉移到高燥地區放牧,加強飼養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避免羊只采食冰凍飼料,早晨放牧不要太早。同時用菌苗進行緊急接種。每年可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三聯菌苗”。消毒藥物均能殺死腐敗梭菌的繁殖體,但芽孢抵抗力很強,因此必須用強力消毒藥如20%漂白粉,3%~5%的氫氧化鈉進行消毒,對飼養場、用具、污物進行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