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 濤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畢節建筑設計實戰推動建筑CAD課改研究
糜 濤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針對畢節地區建筑行業對設計人才技能的需求,從高職教師來源、實戰項目來源等方面論述了建筑項目設計實戰法在《建筑CAD》課程改革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有重要意義。
設計人才,建筑行業,課程改革,實踐能力
畢節地區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發展迅速,對建筑行業各類人才的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較強動手和實踐能力的設計人員更是急缺。從畢節地區現有高校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和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土建工程類專業畢業生就業走向來看,畢業生畢業后從事施工員、造價員、監理員、資料員等八大員工作可以占到45%左右,然而只有不到1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到設計院、公司設計部門或者政府設計部門等從事專業設計師工作,究其原因是企業對建筑工程設計類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特別是學生對項目能很快上手設計、設計類軟件操作熟練、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有設計創新精神等要求,抬高了學生們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特別是《建筑CAD》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基礎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筆者從事高職《建筑CAD》課程教學已有5年的時間,發現只重視傳授學生基本的《建筑CAD》技能,并不意味著學生在畢業后工作中就能適應高強度、高效率的項目設計工作,跟蹤調查顯示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在項目設計時,設計概念、設計速度、整體設計能力都較差。因此,改變《建筑CAD》這門課的教學方式,企業選派具備較強設計能力的工程師、設計師等專業人員來高校兼職教學,或由有較強項目設計能力的高校教師,指導學生完成企業在建或擬建項目的設計工作,學生邊工作邊學習的模式,對培養具備強大動手經驗,滿足企業設計工作要求的優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建筑項目設計實戰分為三個階段:基礎教學階段、技能提升階段和技能應用階段。第一階段學生必須掌握《建筑CAD》相關命令和技能的學習,這個階段要求教師花比較少的精力盡快將《建筑CAD》的命令教授完畢;第二階段為技能提升階段,在此階段將實戰項目任務進行分配分組,指定負責項目的指導教師,教師將項目中需要的重要技能進行鞏固提高;第三階段為技能應用階段,當然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學生在此階段進行深化設計,完成分配的任務,并學習領悟《建筑CAD》所有技能。建筑項目設計實戰對推動《建筑CAD》課程改革的研究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首先是高職教師的來源。高職教育要求專業課程授課教師具備“雙師”素質型的教師,然而畢節地區高職院校起步較晚,再加上學院規模的迅速發展壯大,追求大而全的辦學模式,在不具備足夠辦學和實訓的條件下,匆忙招聘大量的新教師,許多新進的教師在企業實踐工作經驗較短,有部分教師甚至是剛畢業就踏入教學崗位,實踐項目設計經驗為零,因此,要學生能從建筑項目設計實戰中學習《建筑CAD》課程,那就要求擔任這門課的教師從事過兩個左右大型項目的設計工作,并且能保證項目能順利完成,而對經驗不太夠的高教教師需在企業在崗培訓3年左右,項目設計能力合格后才能進行實戰教學。另一種教師來源是高校和企業聯合,從企業聘請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人員兼職教授,比如建筑師、建造師、監理師等,或者具有中級工程師以上職稱的專家。
其次是實戰項目的來源。企業和高職院校合作,將公司現在開展的或者擬建的工程項目中一部分非主體工程項目,結合《建筑CAD》技能點,合理制定各個任務分配方案,學生分組后,接受相應部分任務的設計。但學生由于沒有完整系統的設計思維和訓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充當繪圖員的角色,項目主要由指導教師操作。
第三是學生、企業和學院在這種模式下達到了三方共贏的局面。
對于學生而言,高校的教育不應脫離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了一種實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有助于他們在學習中產生一種渴望感,使得他們在學習課程中有較強的內驅力,在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后,不光實現了對《建筑CAD》課程技能的掌握,而且任務中涉及到的需要學生學習的相關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技能,也得到了學習和提升,并有了一種成就感。而當他們在畢業后,由于有自己的項目設計作品,能夠迅速上手開展工作,用人單位對這類學生是非常歡迎和欣賞的,這是“項目實戰驅動法”開展的目的所在。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了適合他們設計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儲備,對推動企業快速發展有巨大潛力。而項目通過分配到具備強大專業能力的教師手中,教師有了這么多學生助手,能大大提升項目完成質量和效率。而且部分兼職教師的企業專家,既做了項目,也完成了教學,能獲得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巨大滿足感,工作更積極和充滿活力,使企業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對于學院而言,這種教學模式對學院的師資結構調整幫助很大,特別是提升現有專業任課教師項目操作能力,以及具備符合市場發展要求素質方面:企業中具有較高水平和資質的專家來兼職教師,同時將先進和符合現實需要的理念影響學院的青年教師。這樣在教學中任課教師就限于教材,更能得心應手培養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兼職的工程師或者專家給學生上課,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接觸更多專業深層次的東西。他們在帶學生的同時,其實也成了學院和企業連接的紐帶。這些兼職的專家可以向他所服務的或利用他的人脈資源向企業推薦和輸送優秀的設計類人才,或企業通過定向培養的模式引進畢業生。通過建筑項目設計實戰法模式的推廣,對學院招生、解決學生就業難題和提升師資素質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實訓設施跟不上發展的需要,是會影響學生實踐動手和能力培養的,而企業可以和高職院校合作,提供部分滿足學生學習和實訓所需要的設備和條件。
當然,這種建筑項目設計實戰方法要得到推廣,首要是企業具備雄厚的經濟和技術基礎,能從長遠發展來支持人才的培養,能從師資培養、教學條件、項目提供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就是高職院校領導要堅定支持,敢于讓教師放手去實戰做項目帶學生,投入經費支持。院校和企業的緊密合作下,學生做好項目的同時,《建筑CAD》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必然會很好。
總之,建筑項目設計實戰法評價注重的不光是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且也重視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已經進入了設計的具體工作環境,是完成項目的主體,而教師不僅僅是指導的作用,更是把控項目成敗的決策者。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建筑CAD》課程中,團隊協作精神必然是決定他們能否學有所得的關鍵,并且可將他們完成的優秀的項目部分拿出來交流、展示和總結。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從合作伙伴、其他組同學或者老師的各個角度來認知自己在建筑CAD和設計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并且可以從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評價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和幫助。學生在此過程中雖然做出的設計還不太成熟,然而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是不能低估的。這種方法有很多的優點,但也不是解決教學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還是要配合常規的其他教學方法,如講授法、實例法、任務驅動法等才能發揮全方位培養人才的目的。
[1] 任安忠,姚艷虹,劉 強.建筑CAD[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 王 強,于 輝.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培養目標的探索[J].才智,2013(25):38-39.
Research on Biji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BuildingCADcurriculum reform
Mi Tao
(BijieCareerTechnicalCollege,Bijie5517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Bijie area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design talents, from the teachers sour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project source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its important function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real method inBuildingCADcurriculum reform,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design tal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curriculum reform, practice ability
2015-02-26
糜 濤(1983- ),男,助教
1009-6825(2015)13-0231-02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