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咪 莎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數字時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論新思考
詹 咪 莎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著重對傳統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方法和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進行了對比,并引用景觀生態學“斑塊一廊道—基質”原理,總結出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的優勢與合理性,并分析了當前參數化發展受阻原理,對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時代,參數化設計,風景園林,景觀生態學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智能化時代,工業設計、航空、船舶等工程領域早已率先采用參數化設計方法,并為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視角。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參數化逐漸被應用到建筑領域,“參數化”定義已是目前最前沿的當代建筑設計風格,這種顛覆性的設計風格激發了建筑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推動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1.1 農業文明時代
在農業文明時代,人類向往美好的大自然生活。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設計者都本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創作宗旨,所創作的園林風景無一不是大自然的一幅小畫卷。西方自然式的田園風光和詩情畫意的中國園林,都強有力的表達了人類對天人合一思想的追求,是一種以再現自然美好為宗旨的創作方式,如幾乎在同一時代出現的東方圓明園和西方凡爾賽宮。
1.2 工業時代
到了工業時代,技術革命推動了世界的發展,加速了城市的產生,伴隨著工業發展產生的是城市環境的臟亂差。此時,風景園林的使命是改善環境,再現人類身心健康,大片公園綠地隨之建設起來,奧姆斯特德的紐約中央公園就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作。
1.3 后工業時代
后工業時代,人們漸漸發覺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單純的改善某一群人的身心健康和再生而建造的公園綠地根本不能改善城市的環境。風景園林學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確保人類這一物種的生存和延續,此時,景觀生態學應運而生。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也在此時問世,他提出的“千層餅”模式開辟了風景園林師們解決問題的新視角。
2.1 傳統規劃設計方法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可理解為風景園林規劃和風景園林設計,相對而言,規劃是大尺度的,研究的是策略,重在解決空間內部以及內部與外部聯系問題,人類、土地以及土地上一切生物可持續性發展的問題,設計是小尺寸的,重在表現,通過細節處理彰顯地方特色,風土人情是場所精神的體現,同時,規劃中也包括了節點的設計。但無論是規劃還是設計,傳統的規劃設計方法首先是進行大量場地調研,這種調研大致包括走訪場地,了解其方位、規模、地形、周邊環境設施情況以及甲方的意志,對其水文、氣象、經濟等方面的數據最多只能拿來參考種什么植物為宜,而不能真正在場地規劃中起到作用,然后根據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信息大致對場地進行規劃,并繪制草圖,通過AUTOCAD(以下簡稱CAD)、Photoshop(以下簡稱PS)、Sketch Up(以下簡稱SU)等軟件將人腦中模糊的概念清晰地表現出來,略加修改、美化,最終建成。
2.2 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
本文所要介紹的新的規劃設計方法——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正好相反,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方法,通過把氣候、地形、水體、土壤、植物、空間、經濟等因素數據化,依靠建立參數關系,構建景觀系統,通過對設計影響因子進行分析,得到一些有意義的信息數據,將這些信息數據進行分類、篩選,設定特定的規則,建立參數關系,經過不斷的調試得到具有場地適應性的設計結果[1]。
2.3 景觀生態學原理指導下對參數化方法的理解
為了更好的闡述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本文主要是為了景觀生態學中斑塊—廊道—基質原理,更直觀的展現其工作模式。
2.3.1 “斑塊—廊道—基質”原理
景觀生態學中斑塊—廊道—基質原理是由美國生態學家Forman和法國生態學家M Gordon提出的。斑塊泛指與周圍環境在外貌或性質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內部均質性的空間部分,這說明斑塊具有內部空間、結構、功能的共性,而相對于周圍環境而言又具有異質性。廊道是指景觀中與相鄰兩邊環境不同的線性或帶狀結構,它是連接各斑塊,使其相互關聯,影響的重要結構,其特性包括:寬度、組成內容、內部環境、形狀、連續性以及與周圍綴塊或基底的作用關系。基底是指景觀中分布最廣,連續性也最大的背景結構,它支配著景觀的總體動態[2]。
2.3.2 傳統規劃設計方法的弊端
當我們用傳統的規劃設計方法設計一塊場地時,我們往往先根據周圍環境信息,憑人腦判斷找到合適的入口數量和位置,然后憑入口位置確定中心景觀位置。再規劃路網,將場地分塊,或者先進行功能分區,繪制泡泡圖,其邊緣線即為道路,最后涉及到具體設計時,我們會發現當代解決問題的設計太少,玩弄形式的設計太多,許多設計師在做設計時,只專注于作品的平面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完成后還會想很多冠冕堂皇的說辭解釋自己的設計。遺憾的是在“浮夸風”盛行的現今,這類設計師還算好的,更有甚者,為了圖面美觀,隨意抄襲,東拼西湊他人的設計成果,以至現在許多作品都千篇一律,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2.3.3 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的優越性
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形成的景觀,正是能真正履行其職責的景觀。前文抽象地解釋了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很多人不能理解與掌握,引用景觀生態學“斑塊—廊道—基質”原理,我們可以把所要規劃的場地理解為是基質景觀,一個連續性最大的背景結構,因此,無論其中分割出多少斑塊,它都是自成一體的和諧一體。
上文雖然詳細闡述了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的優勢,但是目前其可行性依然不高,這主要歸結于它在當前環境的局限性。業界對于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意義和作用還存在著很多不同的見解和疑惑。因此,需要來自各方的推動力嚴重不足。前文所述理論不全、概念不清是其一,人才稀缺是其二,計算機軟件開發不足是其三。另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沒有制定推廣風景園林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的指導方針與規范條例。因此,對于分布在中國大中小設計單位的設計師來說,我國目前嚴重缺少推廣參數化規劃設計方法的平臺和驅動力,這也是參數化思想沒有在風景園林界引起重視的重要原因。
信息和數字時代的到來,是繼工業革命之后人類社會發展的又一大機遇,對于風景園林事業來說,亦是如此。正如之前CAD,PS,SU等軟件被引入風景園林一樣,在此之前,風景園林師們都采用手繪的方式做規劃設計,剛開始對于這些新型制圖軟件也因不熟悉而排斥,正是因為走在行業前端年輕學者不斷推廣、利用,這才被大眾所認可,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普遍起來。同樣,參數化在今天也需要所有園林工作者的重視和努力,通往真正完整的參數化之路必將是一條布滿荊棘與挑戰的不順之路,但同時也是一條能走向新天地的創新之路,我們要堅信它也必定會為風景園林事業開創一個新局面,然后盡我們的力量去實現它。
[1] 匡 瑋.風景園林“參數化”規劃設計發展現狀概述與思考[J].城市中國,2013(1):58-64.
[2] 李 博.生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On new consideration for design theories of landscape gardening planning in digital times
Zhan Misha
(CollegeofLandscapeGardeningandArchitecture,ZhejiangAgriculturaland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China)
The paper compares the design methods for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gardening planning design methods and parameter planning design method, leads the landscape ecology “plaque-gallery-matrix”, sums up the advantages and reasonable aspects of the parameter planning design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obstructive principle for its parameter development, so 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ameter planning design methods.
digital times, parameter design, landscape garden, landscape ecology
2015-01-07
詹咪莎(1989- ),女,在讀碩士
1009-6825(2015)08-0215-02
TU9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