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暉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7)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
陳 暉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7)
針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依據實訓基地建設的要求,探討了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方法,并對實訓基地的功能分區和“開放性”建設進行了系統分析,以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實訓基地,教學,課程體系,分區建設
隨著建筑產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高校擴招,高職生源質量下降,教學質量存在滑坡的現象。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使學生擁有一技之長,適應企業的需求,為此必須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1)校內實訓基地的規模不足,而又沒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考慮到安全和影響正常施工等問題,建設項目工地大多不愿意接收或大量接收學生去實習。2)實訓課程、指導教材開發不夠。實訓項目不夠充分,內容陳舊,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的總結,缺少企業專家的指導,跟不上新技術的發展,與職業崗位技能、專業理論知識結合不夠緊密。3)缺乏實習實訓設備、軟件,實訓室和技術研發室還有待建立、完善。
因此需要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從而提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加強實踐教學的比重和實效,提高專業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和能力,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滿足社會對畢業生零距離上崗的需求。
1)實訓基地要能綜合反映專業實踐教學的各主要環節,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實訓教學要充分為理論教學服務,實現教、學、做合一。實訓內容要結合行業特點,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設置針對性強的、與實際生產盡可能一致的實訓工位,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工作適用能力。2)要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體系進行開發、建設。針對專業就業面向、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專業核心技能進行分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并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全面地規劃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課程和教材。3)實訓基地要以學生為中心,保障學生的自主選擇性,采用開放式布局,面向師生全天候開放。建設多媒體實習管理平臺,通過情景教學全真模擬、計算機仿真教學、查閱視頻錄像、實訓項目任務單、工作流程標牌、規范標準等各種手段和資源,以“自助服務”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實訓模式。4)實訓基地必須具有豐富的高科技內涵,實訓場地的安排、設備設施的配備、管理模式的創建等都要能反映行業技術發展的趨勢,并充分體現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功能。5)實訓基地建設要體現專業能力與職業綜合素質并重。外業場地要強調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節能環保、綠色施工,以生態環境意識為指導,以高起點的環境藝術及景觀設計創造一個具有現代企業氛圍、規范標準的實訓基地,徹底地擺脫工地臟、亂、差的形象,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先進企業文化的職場教育,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6)實訓項目的設置要根據專業實際特點,內業和外業、長期與短期相結合。室內的技術管理工作與室外的實踐操作緊密銜接,既有長期的綜合實訓項目,又有短期的理論課課堂內的實訓項目。
以典型工作任務、案例或社會產品作為載體組織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中突出“模塊化、漸進式”設置,以此來規劃實訓基地建設。
1)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實踐教學內容根據“基本技能—專業核心技能—綜合應用能力”劃分為三個層次,并確定各層次的教學模塊和學習任務,對于不同的模塊要有不同的要求。2)根據這些模塊的要求確定相應的實訓課程,并制定實訓指導大綱。3)將每一門實訓課程的實訓內容劃分成若干個可獨立進行的漸進式的訓練單元(項),開發相應的實訓指導教材,建立相應的實訓基地功能分區。4)由學校、企業共同參與修訂實踐教學內容、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建立教師評價、督導評價、企業評價、學生評教四方獨立并行的質量評價系統,通過教學質量監控網及時反饋信息并采取必要的質量控制措施,來完善實踐教學課程內容,促進實踐教學質量快速提高。
實訓基地可以按照四個功能區:管理區、工作室區、展示區、實操區來進行建設。
1)管理區主要包括:接待室、會議室、辦公室、實習管理平臺、教學調度室、資料室、工具庫、器材庫、實訓總結匯報與考核室等。2)工作室區主要包括:施工工作室、監理工作室、檢測工作室、工程造價工作室、資料工作室、測量工作室、設計工作室和技術研發室。3)展示區主要包括:情景教學區(教學模型、基礎工程、主體結構、裝飾工程、防水工程、水電設施、機械設備、節能工程情景教學區)、實訓成果展示區、科研成果展示區、多媒體展示區。4)實操區主要包括:測量放線實訓、砌筑工種實訓、鋼筋工種實訓、模板工種實訓、混凝土工種實訓、裝飾工種實訓、防水工種實訓、鋼結構工種實訓、節能施工實訓和材料實驗、工程檢測等功能區。
內業項目主要是各崗位技術管理工作,集中在管理區和工作室區,外業項目主要是各工種操作實訓,集中在展示區、實操區。但是兩者緊密銜接,借助于多媒體實習管理平臺,內業項目要為外業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外業項目則為內業項目提供直觀數據和實踐驗證,二者相互支撐,使學生的實踐技能、技術管理和專業基礎理論融為一體,都得到強化。
1)面向學生的開放。學生能利用課余時間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反復的操練和實訓,自主完成實訓任務;提供菜單式服務,學生根據自身興趣、特長,選擇實訓項目。2)面向教師的開放。建立預約開放制度,各專業課程的教師根據階段性教學任務的需要,靈活安排短時間的觀摩、演示、操作實訓。3)面向社會開放。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實訓基地向社會開放,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技術鑒定、技能考核,承接企業合作項目,也可以對外校開放,和兄弟院校進行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通過實訓基地的建設促使各種實訓教學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做到“教、學、做”合一,易于教,樂于學,做到學以致用,學習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盡量做到畢業生零距離上崗,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的培養質量。
[1] 鐘振宇,秦 虹,張喜娥.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分類化”建設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0(10):7-8.
[2] 趙艷敏.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1):59-61.
[3] 鄭 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3):133-134.
[4] 張現林,尹素花,薛 勇.淺談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J].職業教育研究,2011(4):17-19.
Research on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Chen Hui
(ChangshaCareerTechnicalCollege,Changsha410217,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training bas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base,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ractice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system analyzed the function partition and “open”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raining base,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partition construction
2015-02-10
陳 暉(1971- ),男,高級講師
1009-6825(2015)12-0244-02
G642.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