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登快 毛倩雯
(溫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浙江 溫州 325013)
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
徐登快 毛倩雯
(溫州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浙江 溫州 325013)
在國內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就現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普遍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模式的轉變和監督工作進行了探索,對工程質量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改革
2000年,國務院頒布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明確建設工程質量的責任主體,以及各責任主體應承擔的質量責任和義務,使工程質量完全由政府承擔向“誰建設、誰負責,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質量責任轉變,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新模式。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部分地區的現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已不太適應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快速增長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建設工程質量水平的提升,因此轉變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以某市的現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為例,就如何改革進行思考和探索。
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是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五方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的工程質量行為及工程實體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的行政執法行為。
在實際工作中,監督機構基本上還是采用以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設備安裝等分部工程和分戶驗收、竣工驗收等定點監督檢查為主,以工程隨機巡查、抽查和綜合執法檢查為輔,監督過程中以工程實體質量監督和工程質量行為監督并重的監督模式。
隨著人民群眾對工程質量要求和建設工程技術、規模等的不斷提高,上述監督模式已不太適應當前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實際,存在下述問題:1)行政質量監督力量不足。以某市本級的監督項目為例,現平均每年監督在建房屋工程300多個,總監督建筑面積約1 000多萬平方米,而該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在編執法人員僅30多人,從事質量監督一線工作的執法人員占總執法人數一半不到(共12名監督人員),按每工程執法兩人計算,人均工程量50多個,存在著監督工作量大與監督力量不足的嚴重矛盾,如何合理的配置好工程質量監督資源,高效發揮監督力量,就成了當前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2)行政質量監督有效性較弱。由于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是以定點檢查為主,工程巡查為輔,而在定點監督檢查時,檢查時間和檢查內容均已基本確定,這樣容易導致受查單位應付檢查,導致檢查工作僅僅是在做表面文章,大大減弱了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威懾性。3)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不明確。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實施監督管理過程中,對工程實體質量和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監督是并重的,而且對工程實體質量是全面監督,這樣的監督模式不僅無法合理分配監督資源,使得實體質量的監督占用了大量的監督資源,同時保姆式的監督方式也容易導致五方責任主體和群眾百姓弱化了對工程責任主體應當履行的質量責任的認識,甚至產生監督機構為工程質量責任主體,應對工程進行直接質量控制或進行質量把關的誤解。4)工程竣工驗收中存在的問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之日起5日內,向備案機關提交工程質量監督報告”。而作為工程投入使用前最后一次驗收的工程竣工驗收,對工程實體質量抽查中提出的問題整改要求往往5日內無法完成,這影響到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工程質量監督報告中對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的判斷。
新形勢下,無論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還是住建部2014年部署的工程質量專項質量兩年行動,都要求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管理模式必須適應行政執法的新特點和新要求,應采取以抽查、抽測為主的工程質量監督方式;并且明確監督管理責任和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區,要求充分體現五方責任主體工程負責人員按各自職責對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監督行為負責任。因此,針對現行監督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客觀問題,對監督模式的轉變和具體監督工作進行思考和探索。
1)新的工程質量監督模式。采取“遵循差別化和分類管理的原則,以抽查和抽測為主要方式,以綜合檢查和專項檢查為輔助手段,以工程質量行為監督為側重點,以行政執法為基本特征”的新工程質量監督模式,形成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五方單位為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為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主體的工程質量管理機制。2)明確質量監督工作內容。根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有關規定要求,明確質量監督工作內容,強化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的抽查和抽測工作,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行政處理或處罰,確保工程主體結構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實體質量,質量責任主體依法履行質量責任。通過明確的質量監督工作內容,有效杜絕監督執法人員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避免執法人員在檢查的側重點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陷于檢查項目選擇的盲目中,或置身于想查什么查什么的檢查項目選擇的隨意中的現象發生。3)明確質量監督檢查頻次。由于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從定點監督向隨機巡查轉變,監督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做好工程質量監督執法檢查的頻率或次數的確定,既要避免關鍵節點的質量監督到位,又要避免質量責任主體的應付檢查。在確定執法檢查頻次方面,應根據監督機構監督資源、工程實際情況和性質、質量責任主體的信譽和質保能力等因素,結合單位工程的分部分項和分戶驗收、竣工預驗收、竣工驗收等,在制定監督計劃時予以明確,一般一個工程為5次~10次。通過明確質量監督檢查頻次,提高監督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既要使檢查工作覆蓋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也要使檢查工作的隨機性得到有效體現,還要使監督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4)做好工程竣工預驗收和工程竣工驗收的合理分工。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工程竣工驗收之日起5日內提交工程質量監督報告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往往是由于在工程竣工驗收時工程質量仍有問題所引起。為此,將工程竣工預驗收和工程竣工驗收作出合理分工,即將工程竣工預驗收監督執法作為工程竣工驗收組織條件的監督檢查,主要是對工程實體質量、工程質量資料及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完成情況進行核查,并作出是否具備竣工驗收組織條件的判定;工程竣工驗收監督執法則對工程竣工驗收的組織形式、驗收程序、執行驗收標準等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并在規定時間內將工程整體監督情況形成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工程保質保量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如何發揮好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的作用是一項長期和重要的課題,需要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嚴格監督五方責任主體落實質量責任的同時,不斷對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改革,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的要求。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Z].199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Z].200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2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辦法[Z].2009.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5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Z].2010.
[5] 建質[2013]171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規定[Z].2013.
On reform i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s
Xu Dengkuai Mao Qianwen
(Wenzhou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MonitoringStation,Wenzhou325013,China)
Under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s, the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in current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management models, and explor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model and factual supervision, so it is meaningful to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management, model reform
2015-02-18
徐登快(1982- ),男,工程師; 毛倩雯(1978- ),女,工程師
1009-6825(2015)12-0254-02
TU71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