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礱江中游迎來加速開發新高潮
——楊房溝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側記
姚 國 壽1,羅 崇 伸2,張 蘊 華2
(1.四川水力發電雜志社,四川 成都 610061;2.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1)
雅礱江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雅礱江從北向南一路奔流,蘊藏了豐富的水力資源。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在干流上規劃建設22座水電站,并制定了分四階段開發戰略。雅礱江進入中游后先后接納了鮮水河、力丘河等支流,水量大增。雅礱江公司在此中游河段從上到下規劃建設兩河口、牙根一級、牙根二級、楞古、孟底溝、楊房溝、卡拉7座水電站,總裝機1 19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其中兩河口水電站裝機300萬千瓦,水庫總庫容107.67億立方米,為中游龍頭水庫,具多年調節能力,已于2014年10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
楊房溝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其戰略意義重大。在此之前雅礱江下游已建成二灘水電站、官地水電站、錦屏一級水電站、錦屏二級水電站,投產裝機達1410萬千瓦。還有正在建設的桐子林水電站、兩河口水電站,共裝機360萬千瓦。楊房溝水電站開工建設,使已建成和核準在建的電站總裝機規模達1920萬千瓦。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祁寧春在楊房溝水電站開工儀式上講,楊房溝水電站是雅礱江第三階段開發的關鍵工程。主要由擋水建筑物、泄洪消能建筑物及引水發電系統組成,大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155米。電站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與流域梯級電站聯合運行時具有年調節能力,年平均發電量為68.56億千瓦時,工程總投資200億元。楊房溝水電站建設期建安稅約4.5億元,電站投產運營后每年將繳納稅費約5.8億元。
楊房溝水電站于2004年4月啟動勘測設計工作, 2011年12月成立現場管理籌備機構并全面開展前期準備工程建設。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下達“路條”,2012年11月工程可研報告通過水規總院會同四川省發改委的審查。2015年6月10日,電站經省政府常務會審議同意,由四川省發改委正式核準。這是國家核準事權下放后四川省正式核準的第一個大型水電工程。
目前,楊房溝水電站對外交通專用公路、場內外施工供電工程已建成投運,場內左右岸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業主及承包商營地場平等各項前期準備工程已基本完成,具備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條件。截至目前,楊房溝水電站前期準備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58億元。
楊房溝水電站的開工建設,是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過程中又一座新的里程碑,對于加快雅礱江水電基地建設,優化四川電源結構,增強川電外送能力,促進四川省區域民族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意義。
楊房溝水電站建設“亮點”紛呈
相關資料顯示,楊房溝水電站建設有五大“亮點”:
一是楊房溝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和優化四川電源結構的重要工程。該電站的建設符合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要求,對加快雅礱江水電基地建設,增加我國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等具有重要作用。與上游兩河口水電站聯合運行后,楊房溝水電站平枯期電量達到30.9 億千瓦時,占多年平均發電量的45%,對改善四川電網枯期水電出力不足,優化四川電源結構具有較大作用。
二是楊房溝水電站是國家清潔能源重大工程。楊房溝水電站生態環境效益顯著,電站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7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約3.4 萬噸,對減輕環境污染具有巨大作用。
三是楊房溝水電站工程建設將成為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事業中建設“和諧工程”的典范。雅礱江公司緊緊圍繞“流域化、集團化、科學化”的發展思路,秉持著“流域統籌,和諧發展”的環保理念,在工程建設中積極推行、認真實踐業主、設計、監理、施工、政府“五位一體”的管理理念,努力實現工程建設好、征地移民好、環境建設好、社會治安好的“四好工程”建設目標,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當地人民群眾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在全社會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業主與地方政府、各參建單位和諧發展的良好企業形象。
四是楊房溝水電站建設對帶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電站壩址和庫區涉及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為藏族聚居區,均屬四川省貧困地區。電站建設將變藏區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強民族地區經濟造血功能,發揮出維護藏區長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楊房溝水電站籌建前,無任何等級公路通往工程區,僅有簡易的林場道路、通鄉道路和羊腸馬道可供通行,留給人們印象的只有“感動中國”人物王順友和他的馬班郵路故事。經過4年多的卓絕鏖戰,一條全長91.3公里的三級公路已經貫通重巒疊嶂的山脈,在打通雅礱江中游梯級電站建設瓶頸的同時,實現了深山中藏族同胞對“天路”的渴望。
五是在康巴藏區的崇山峻嶺中,雅礱江公司正書寫著中國水電事業的嶄新篇章。大力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最現實的選擇在水電,它關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對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大西南寄予厚望,對蜿蜒在雪域高原上的雅礱江寄予厚望。作為國家授權開發雅礱江水能資源的唯一業主,雅礱江公司堅持科學規劃、全面推動、突出重點、壓茬開發。下游開發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后,以兩河口、楊房溝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為標志,雅礱江中上游開發將迎來加速推動的高潮。全流域22座梯級電站全部建成后,雅礱江不僅成為川渝電網調峰、調頻最大的骨干電源點,而且成為國家實施“西電東送”戰略可靠優質的電源點。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云華強調指出,楊房溝水電站規模大,水庫移民征地少,與中游兩河口龍頭水庫電站聯合運行具有年調節性能,電能質量優越,是全國難得的優質水電電源點。電站建設不僅使自身發揮良好的效益,而且使上游兩河口水庫電站的梯級補償效益得到充分體現,還將極大推動雅礱江中游河段其它梯級水電站的建設,有利于加快雅礱江水電基地的整體開發,為我國經濟持發展實現新常態作出應有的貢獻。雅礱江公司將以楊房溝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實踐項目管理創新機制,努力降低風險,控制造價,強化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管理,科學、有序推進主體工程建設,為把電站建成環境保護好、和諧共建好的典范工程而不懈努力。
齊心協力建設典范工程
2015年7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舉行大渡河雙江口水電站、雅礱江楊房溝水電站集中開工儀式,在楊房溝水電站工地設立分會場。
四川省副省長甘霖在開工儀式上講,四川水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理論蘊藏量1.44億千瓦,經濟可開發量1.03億千瓦,均位居全國第一位,是國家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清潔能源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電資源開發利用。截至目前,全省水電裝機容量達6 379萬千瓦,居全國第一位。2014年全年實現水電發電量2 578億千瓦時,向華中、華東、西北地區輸送電1 117億千瓦時,有力支持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較好發揮了重要清潔能源基地的作用。
甘霖副省長說,今年以來,四川省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戰略部署,狠抓“促投資、穩增長”各項工作,建立重點項目調度制度,著力創新投融資方式,切實做好投資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電站的開工建設,將有力地促進我省水能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將進一步促進國家清潔能源發展,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量,為四川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他要求地方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要積極為電站建設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努力做好施工區、庫區建設的征地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切實維護當地群眾、參建企業等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努力保持庫區的和諧穩定,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希望項目業主和各參建單位,精心組織、科學管理、規范施工,高標準、嚴要求地建設好兩個水電站,努力建設成為西部大開發和藏區建設的典范工程,為我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涼山彝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林書成在開工儀式上講,當前,涼山正處于加快追趕跨越發展、同步全面小康建設的關鍵期,全面開發開放的黃金期。我們把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抓手,推進以水電為重點的清潔能源產業規模化發展。楊房溝水電站開工建設,必將推動涼山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推動涼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資源大州向經濟強州轉變。真誠希望雅礱江公司堅持“共生、共建、共享、共贏”原則,嚴格執行生態建設和工程建設“三同時”制度,一如既往地履行好企業的社會責任,做到“開發一方資源,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群眾,保護一方環境”。并代表涼山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州政協表示,將秉承“超常規服務項目”理念,創新“一企一策”服務模式,為電站建設營造一流環境、提供一流服務,全力支持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攜手打造民族地區和全國一流水電企業互利合作的典范,開創共贏發展新局面。
雅礱江公司總經理祁寧春在開工儀上表示,雅礱江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在公司股東方和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在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實踐項目管理創新機制,與科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和廣大建設者們一道,強化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管理,科學有序推進主體工程建設,著力把楊房溝水電站建設成為環境保護好、和諧共建好的典范工程,為國家發展清潔能源、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為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卓政昌)
烏東德電站紅梁子隧道全線貫通
7月29日,經過水電五局路橋分局項目廣大員工13個月的努力拼搏,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紅梁子隧道安全順利貫通。紅梁子隧道全線長2 112.5米,為承建標段的四條隧道之一,同時也是重點控制工程之一。隧道最大埋深2 300米,洞口淺埋段最小埋深12米,此座隧道地質結構復雜,其中V級以上圍巖長為700米,洞口仰坡陡立,沖溝發育,偏壓嚴重,垂直節理發育,綜合風險評定Ⅲ級,屬高度風險等級隧道。經過水電五局建設者歷時13個月的努力拼搏,實現了該隧道工程全線貫通的目標 。
枕頭壩一級水電站首臺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
7月30日,枕頭壩一級水電站首臺機組(4號機)運行72小時39分后停機,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機組運行穩定,性能優良,機組振動、擺度、各部位溫度等主要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累計完成發電量1 137.52萬千瓦時,其中上網電量1 126.47萬千瓦時。至此,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向高標準投產發電目標邁出決定性一步。機組72小時試運行期間,枕頭壩公司、總廠與施工方和廠家人員進行了監屏及趨勢分析,掌握了機組試運行期間的各種參數和指標。一系列試驗表明,4號機組各項指標和參數達到既定要求。據悉,枕頭壩一級水電站4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后,將于近日內正式轉入商業運行。此外,其余3臺機組也正在緊張的安裝調試中,計劃將于2015年底全部投產發電。
我國將打造西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鏈
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座談會近日在青海舉辦,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我國西部地區具有廣袤的未利用土地資源,發展太陽能熱發電的資源潛力巨大,可在當地打造太陽能熱發電產業鏈。目前,全球建成太陽能熱發電裝機453萬kW,在建規模達到270萬kW,越來越多的國家把太陽能熱發電作為戰略性新能源產業。
西藏能源發展規劃專題報告評審會議召開
近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會同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主持召開了西藏自治區水電、風電、太陽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專題報告評審會議和西藏自治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專題報告討論會議。會議認為,能源規劃研究報告的研究思路、框架結構、研究內容及成果基本合適。會議同時指出,應進一步分析西藏能源及電力發展需求,加強新能源開發基礎研究,科學論證提出西藏“十三五”各類能源品種規劃目標及重點項目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