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平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11)
裝配式住宅前景展望
王 軍 平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11)
對裝配式住宅的含義進行了介紹,從安生性、工期、成本、節能、質量管理、環保等角度分析了裝配式住宅相對傳統住宅的優勢,同時對裝配式住宅的發展方向作了闡述,提出了一些推動裝配式住宅發展的新思路。
裝配式住宅,優勢,環保,發展
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傳統行業,其資源、能源消耗很大,對當地環境影響較大,節能降耗將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施工過程作為建筑物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其意義非同一般。我國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設計低碳綠色建筑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既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和能源,又要降低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實現建筑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統一。如何有效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是在綠色建筑大發展的背景下值得思考的問題。
裝配式住宅是一種專業化設計,標準化、模塊化、通用化生產,易于拆遷、倉儲,可多次重復使用、周轉的裝配式住宅。其主要優點是濕作業少、無噪聲、粉塵與垃圾少,受自然氣候影響小;不使用粘土磚,可拆卸和回收利用。
它是指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將工廠生產的主體構配件運到現場,使用起重機械將構配件吊裝到設計指定的位置,再用預留插筋孔壓力注漿、鍵槽后澆筑混凝土或后澆筑疊合層混凝土等方式將構配件及節點連成整體的施工方法。
與傳統的磚混結構住宅相比,裝配式住宅具有的優勢是不可替代的:一般的磚混結構住宅的墻體厚度多為370 mm,而裝配式住宅在同區域條件下小于240 mm。裝配式住宅的室內可用面積比傳統的磚混結構住宅大得多。裝配式住宅重量輕,濕地作業少、工期短。裝配式住宅熱工性能好,裝配式住宅的墻面板是采用保溫隔熱的可呼吸的輕型夾心墻體技術。再就是裝配式住宅所用的建材大部分可回收利用降解、造價低,是綠色環保住宅。從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等方面考慮,裝配式住宅也將成為建筑業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裝配式住宅改變的是建筑生產方式,即把過去用手工造房子的方式,改變為用工業技術和機械設備來建造。住宅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這種結構在高層房屋中被大量運用,抗震性能優秀,可確保結構安全。另外,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建筑工業化生產通過高精度檢查才能出廠,減少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錯誤發生率,反而比傳統建筑方式更加安全。
2.1 實現標準化生產
樓板、墻面、樓梯、陽臺等大部分房屋構配件,都是在工廠提前生產好,然后用貨車運到施工現場,直接用塔吊進行安裝。裝配式住宅,就是說造房子就像搭積木那樣簡單方便。
2.2 裝配式住宅安全性
地基、主要承重結構等仍然采用傳統方式,在現場利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澆筑。墻板、樓板等主要建筑物所用的材料,除普通住宅的用材外,還加入了一些保溫、隔音等特殊材料。另外,裝配式住宅在所有構配件的接合處,都采用了現場澆筑方式進行連接。裝配式住宅的建筑材料、結構比傳統工藝更好,因此安全性能更高。
2.3 工期短,成本低
當前建筑市場中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磚混結構等均以現場操作為主,實際施工過程中隨意性很大不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現場澆筑混凝土由于工藝要求,必須等待其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故導致工期延長。而采用裝配式住宅,則具有標準化生產、施工周期短、成本相對較低、更加安全環保節能等多項優勢。節省人力,機械化作業,降低人力成本,從板材制作到后期拼接,可以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節省大量人力資源。
2.4 保溫節能,空間分割靈活
通過設計優化提升空間和土地使用率。在組裝過程中,可以對部分建筑物進行調整。可以根據個性要求對室內空間進行靈活分割,具有較大的適應性,達到降低公攤面積的目的。另外,在施工過程中,不需要搭建腳手架,可以在較小的面積內完成作業。現場濕作業很少,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還可避免揚塵污染。
建成后保溫、隔音性能更好。傳統建筑物,主要是在主體結構外面加上一層保溫材料,這種保溫材料比建筑物的壽命要短得多。而通過工廠定制的主體板材,在加工時就設有保溫層,可以使房間內隔熱、保溫效果更好,達到節能的效果。采用外窗與墻板整澆工藝,還可以提高外墻整體隔音性能。
2.5 可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
整個建筑物的質量如何保證,建筑工業化是必由之路。傳統建筑是現場施工,混凝土多少標號、鋼筋用量多少,均為現場控制,如果中間偷工減料,建成后很難檢測,存在巨大質量隱患,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不易追溯追責。而裝配式住宅對于使用的部件產品質量都有功能要求,預制產品的質量追溯更容易,能夠實現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2.6 綠色建筑,污染小
裝配式住宅是一種在工廠生產標準構配件,然后汽車運輸至施工現場,通過配置調整將各配件組裝在一起,關鍵節點現場澆筑混凝土進行對接。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濕作業比較少,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以及廢水排放量,對節能環保大有益處。而且裝配式住宅拆除后,可以重復利用,減少了大量建筑垃圾,為綠色建筑提供可能。
3.1 裝配式住宅的發展方向
在介紹裝配式住宅的發展歷程時,我們也自然會關注國外針對裝配式住宅設定的制度體系以及技術方案等。針對這個大家都關心的關鍵話題,就目前國外裝配式住宅有砌塊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層升板建筑等多種形式。
在裝配式住宅的發展過程中,最先的設計體系強調設計標準化,使進一步推廣使用裝配式住宅缺乏活力。而在轉向開放體系之后,裝配式住宅的思路被拓寬了,針對建筑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原有的濕體系當中,裝配式住宅在施工現場對接口必須要現澆混凝土,而干體系就是螺絲螺帽的結合,其缺點是抗震性能較差,沒有濕體系好,但是在施工的環境污染等方面,要較濕體系更加優越。
反觀我國裝配式住宅的發展歷程,通過近十幾年來的發展,我國尚處在向工業發達歐美國家的起步學習階段。“十二五”規劃提出可持續性發展,隨著我國“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進程的加快,裝配式住宅結構在建筑業中的應用成為當前研究熱點。裝配式住宅結構具有建造速度快、質量易于控制、節省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構件外觀質量好、耐久性好以及減少現場濕作業,低碳環保等諸多優點,完全符合“四節一環保”的綠色施工標準。據相關企業產品資料介紹,裝配式住宅結構可以有效改善結構精度問題、提高抗滲漏能力、墻體開裂等質量通病,該結構便于系統維護、更新。
3.2 裝配式住宅在我國的發展瓶頸
裝配式住宅在我國發展才剛剛開始,尚未形成一定規模,有待進一步完善。一方面是裝配式住宅的相關設計技術方面無標準,質量驗收沒有規范標準,缺乏行業標準體系。裝配式住宅沒有相關法規支持,推廣發展遲緩效果不明顯。
另一方面是裝配式住宅在普通民眾心里沒有概念,不知裝配式住宅與傳統建筑相比有什么優勢。主要原因是宣傳力度不夠,傳統觀念保守,缺乏創新精神。
就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有關專家認為,大力助推裝配式建筑,為建筑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創造利好政策和市場,吸收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理念和技術,融合特有的建筑規范,未來才將有更大的市場空間。裝配式住宅工業化建筑必然是今后建筑業發展的方向,抓緊制定扶持建筑工業化政策,為推進建筑工業化提供政策支持。積極推進建筑工業化試點,探索招投標、資質審批等方面先行先試政策,鼓勵建筑工業化產品在建筑業推廣應用。
近些年,隨著人們思想觀念對環境保護的變化,國內工業建筑轉變趨勢越來越明顯,過去采用的鋼筋混凝土對整個生態環境的污染很大,不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這就面臨著建筑工業的轉型。工廠預制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這就要求工業化建筑的設計人員僅僅具有建筑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對生產、設備、施工安裝以及運輸各方面的一個統籌過程。因此工業化建筑設計的合理性、經濟性需考慮構件生產運輸、施工等條件的制約、影響。在工業化建筑設計時,在設計過程中應當多考慮幾個因素,如:構件設計標準、構件組合多樣、連接節點施工簡單、生產制作簡易、模具種類減少、運輸方便高效、施工安裝簡單等,這也是工業化建筑的整體設計原則,必須得到重視。從目前國內的發展形勢來分析,工業建筑標準化還是屬于初步發展階段,很多還只是個理想化的概念,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展,這也需要更多的人用更多的精力去付諸實現。
Consideration on assembly-style residence prospect
Wang Junping
(Shanxi3rdBuildingEngineeringCompany,Changzhi046011,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assembly-style residence, analyzes advantages of assembly-style residence from aspects of safety, construction duration, cost, energy conserv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illustrates assembly-style residenc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new concept of assembly-style residence development.
assembly-style residence, advanta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1009-6825(2015)07- 0008- 03
2014-12-26
王軍平(1974- ),男,工程師
TU241.9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