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利,劉明太 ,張洪波
(1.濱州市海河管理局,山東 濱州 256600;2.濱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濱州市彩虹湖、太陽湖是濱州市市中心的2個景觀湖,通過連通管涵相連。兩湖水面面積26萬m2,平均蓄水深度3.0 m,平均蓄水量80萬m3。兩湖建成運行多年來一直是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也為湖岸周邊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由于兩湖湖水不能流動,湖周邊雨污混流,部分生活污水通過雨水管排入湖內,污染水體,造成水體變色變味。為改善兩湖水質,市政府決定從張肖堂東干渠引黃河水入兩湖,通過周期性更換水體,改變兩湖水質,還市民一個潔凈的工作、生活環境。引水工程從張肖堂干渠建引水閘,通過埋設地下管道引水至太陽湖,全長11.34 km,該引水管線穿越長江二路、長江三路、陽光南路和環湖路4條城區交通道路,以及道路兩側的污水管道、雨水管線等線路,道路平均寬度55 m左右,共計220 m。為不影響交通且保護公路不被破壞,穿路段管道通過頂管技術,完成引水管線穿4條道路的敷設,頂管工程由經驗豐富的專業施工隊伍承建。
手掘式頂管施工主要設備是千斤頂。利用主頂千斤頂及管道中繼千斤頂的推力,將管道從工作坑穿過土層一直推到接受坑,同時將緊隨工具管或掘進機后的管道埋設在兩坑之間。兩湖引水管線位于地下水位線以上,土壤主要為沙壤土。彩虹湖、太陽湖引水流量為1.5 m3/s,采用直徑為1 200 mm管道引水。考慮到跨越的3條公路寬度適中(50 m<B<100 m),但是路面至管頂的埋設厚度偏低,其中長江三路進口段靠近工作坑附近的埋設厚度僅有1.8 m,剛剛滿足規范規定的最小厚度1.5D。為增加路面安全性,減少頂進時的摩阻力,從技術、經濟等方面綜合考慮該工程頂管采用開敞式手掘式人工頂鋼管方案,即用人工開挖土層、外運土石方,鋼管采用內徑1 200 mm,壁厚12 mm,單根長度12 m的防腐成型鋼管。
根據施工方法的不同,頂管機分為敞開式頂管掘進機和封閉式頂管掘進機兩大類。本工程采用敞開式人工頂管,即手掘式。主要施工設備及機具包括:千斤頂、頂鐵、后靠背、導軌、工具管、頂管管節及開挖、運輸土石方設備機具。本工程主要設備是DYG400-200型電動液壓千斤頂2臺,頂鐵及靠背1套,導軌采用輕型鋼軌制作,固定小型吊車1部,配套輔助設備若干。由于本工程采用的管道為壁厚12 mm的鋼管,該鋼管頭部有一圈8 mm寬刃口,所以沒有配備頭部設刃口的工具管,直接采用輸水管道頂進。
降水后開挖工作井和接收井。本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在工作井、接收井周邊埋設4眼D500管井,埋深16 m,開挖前5 d開始降水。待降水到一定深度后開始開挖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為淺槽式工作坑,平面尺寸為15 m×2.5 m,深度根據管底和地面高程確定為2.2 m,接收井平面尺寸為5 m×2 m。工作井完成后,設置后靠背,安裝千斤頂和導軌。本工程以工作井井壁作支撐,采用1.5 m×2 m的鋼板(厚20 mm)做后靠背。安裝固定好靠背后,安裝千斤頂和導軌。
各項準備工作就緒,檢查工作狀態正常后,即可開始開挖和頂進。首先將鋼管下到導軌上,就位以后,裝好頂鐵,校測管中心和管底標高以便符合設計要求,即可進行管前端挖土。管前挖土是保證頂進質量及地上構筑物安全的關鍵,管前挖土的方向和開挖形狀,直接影響頂進管位的準確性,因此管前周圍挖土應嚴格控制。本工程要求管前挖土限制在以鋼管軸線為中心,半徑500 mm以內,周邊余土通過頂管時鋼管推進的剪切力破除。開挖土層工作面采用人工利用鎬、鍬以及沖擊錘等手工的方法,破碎下來的泥土通過手推車輸送到坑外,再用安裝在平臺上的固定吊車吊到地面平臺,運至坑外。
鋼管前端土挖好一定長度后,安裝好頂鐵、擠牢,啟動油泵,開啟千斤頂,活塞伸出一個工作行程,將管子推向一定距離;停止油泵,活塞縮回,添加頂鐵,擠牢,重復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裝下一節管子為止。每一節頂進后,采用焊接方法把2根鋼管連接,外包熱縮套(一種防腐保護層,通過熱熔直接包裹在焊口上)。在鋼管頂進過程中,隨時測量頂進方向和高程,確保管道不偏離設計軸線。
頂進時應按照“先挖后頂,隨挖隨頂”的原則,挖土程序按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嚴防正面坍塌。開始人工挖土前,應先將頂管掘進機的刃口部分切入周邊土體中,管道刃口接觸或切入土層后,應自上而下分層開挖;頂管掘進機迎面的超挖量應根據土質條件確定;在允許超挖的穩定土層中正常頂進時,管下部135°范圍內不得超挖;管頂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 mm。必要時可輔以降水或注漿加固等施工措施,以保證土體的穩定。安裝頂鐵應平順,無歪斜扭曲現象,每次回收活塞加放頂鐵時,應換用可能安放的最長頂鐵,使連接的頂鐵數目為最少。頂進過程中,發現管前土方坍塌或油泵壓力表指針驟然增大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頂進,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繼續頂進。
頂管掘進機開始頂進5~10 m的范圍內,允許偏差應為:軸線位置3 mm,高程0~3 mm。當超過允許偏差時,應采取措施糾正。頂進時,每頂進一定距離即測量一次,第一節管子測量間距應縮短。頂進過程中發現管位偏差10 mm左右時即應進行校正。校正時,每頂進一鎬即測量一次,應使管子逐漸復位,不得猛糾硬調。
頂管過程中,因開挖正面土體松馳、糾偏對管道周圍空隙填充不足、管道與土層摩擦等原因均會引起地面沉降,因此,施工時必須設置沉降觀測點,加強沉降觀測。如果沉降超過規范規定范圍,應該采取灌漿等有效措施,防止沉降繼續增大。
管道連接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不能存在質量隱患。施工現場要對每一道工序進行檢查驗收,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確保頂管工程整體質量。
手掘式頂管施工是一種經濟、快速而有效的非開挖施工方法,該技術不開挖地面,不破壞地面建筑物,不破壞環境,施工不受氣候和環境的影響,省時、高效、安全,能夠保證質量,且綜合造價低。通過該施工技術,解決了濱州市“兩湖”水污染問題,且在管線施工中徹底避免了對道路的破壞,同時由于不用遷占和拆遷,節約了一大筆征地拆遷費用,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