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良杰 楊宇飛 傅文嬌
(1.身份證號:420921198504102613 ;2.身份證號:210603198710010527 ;3.管道公司錦鄭管道運行籌備組,河北 廊坊 065000)
工程造價的微觀管理是指工程參建主體根據工程有關計價依據和市場價格信息等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工程造價的系統活動。
按照有關規定編制和審核投資估算,經有關部門批準,即可作為擬建工程項目策劃決策的控制造價。
在限額設計、優化設計方案的基礎上編制和審核工程概算、施工圖預算。
按照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組織招標策劃,編制和審核工程量清單、招標控制價或標底,確定投標報價及其策略,直至確定承包合同價。
進行工程計量及工程款支付管理,實施工程費用動態監控,處理工程變更和索賠,編制和審核工程結算、竣工決算,處理工程保修費用等。
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是指施工企業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在保證質量、工期、滿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以施工過程中直接消耗為對象,對項目從開工到竣工所發生的各項收支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以實現項目施工成本最優化目的的過程。
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包含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與成本考核。
(5)人均工業總產值和人均礦產品銷售收入冀北區高。2017年河北省持證礦山企業按不同地區人均工業總產值排位,冀北居首46.86萬元,其次是冀東31.26萬元,第三是太行山區26.81萬元,第四是冀中平原23.74萬元,第五是冀西北14.71萬元;按礦產品銷售收入排位,位次同上,人均礦產品銷售收入依次為41.36萬元、30.30萬元、24.23萬元、20.27萬元及13.67萬元,可見人均工業總產值與人均礦產品銷售收入冀北區高。
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涉及設計、技術、物資、施工、財務等部門,貫穿整個項目的施工過程。從收到中標通知書之日起至竣工決算之日止,施工準備、與設計的溝通、財資準備、技術準備,每個環節都會涉及造價管理。實際工作中,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工程造價最有效的手段。應該對每一個項目獨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正確的處理先進的技術與經濟的合理性之間的對立與統一。力求在保障技術先進性的條件下,達到工程造價的合理性。同時,在保障工程造價合理性的條件下,達到技術的先進性。將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造價控制貫穿整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
施工成本預測是指施工承包單位及其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憑借歷史數據和工程經驗,運用一定方法對工程項目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勢做出科學的估計。預測時,通常是對工程項目計劃工期內影響成本的因素進行分析,預測這些因素對施工成本的影響程度,估算出工程項目的成本。
4.2.1 成本計劃的定義
成本計劃是目標成本的一種表達形式,是建立在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是進行成本費用控制的主要依據。
4.2.2 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施工單位及其項目經理部對計劃期內工程項目成本水平所做的籌劃。施工項目成本計劃是以貨幣的形式表達的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及為降低成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劃的具體方案。
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影響工程項目成本的各項要素,即施工生產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各項費用開支,采取一定措施進行監督、調節和控制,及時預防、發現和糾正偏差,保證工程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不確定因素最多、最復雜、最基礎的管理內容。
成本核算是施工單位利用會計核算體系,對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歸集,統計其實際發生額,并計算工程項目總成本和單位工程成本的管理工作。工程項目成本核算是施工單位成本管理最基礎的工作,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是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等的依據。
成本分析是揭示工程項目成本變化情況及其變化原因的過程。成本分析為成本考核提供依據,也為未來的成本預測與成本計劃編制指明了方向。
成本考核是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或項目完成后,定期對項目形成過程中的各級單位成本管理的成績或失誤進行總結與評價。通過成本考核,給予責任者相應的獎勵或懲罰。施工單位應建立和健全工程項目成本考核制度,作為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責任體系的組成部分。考核制度應對考核的目的、時間、范圍、對象、方式、依據、指標、組織領導以及結論與獎懲原則等做出明確的規定。
(1)以設計階段為重點的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在于前期決策和設計階段,而在項目投資決策完成后,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就在于設計。(2)實施主動控制,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3)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工程造價最有效的手段。
在施工準備期間及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變更的情況。經常會遇到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提供修改意見,導致設計單位對現場做出相應的變更設計。接下來,施工單位就要按圖施工。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依據工程造價管理做出變更部分的成本測算,并報送至
建設單位。若建設單位核算后認為,費用合理可行,則施工單位組織施工。若建設單位核算后發現超出了工程概算,仍可以對該變更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有效的避免了對工程變更處理不當導致的糾紛。不論損害的建設單位還是施工單位的利益,對整個工程來說,都是不利因素。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變更進行造價管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在工程施工階段,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施工承包單位,均需要進行實際費用(實際投資或者成本)與計劃費用(計劃投資或者成本)的動態比較,分析費用偏差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費用偏差。
7.2.1 橫道圖法
應用橫道圖法進行費用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橫道線標識已完工程計劃費用、擬完工程計劃費用和已完工程實際費用,橫道線的長度與其數值成正比。然后,再根據上述數據分析費用偏差和進度偏差。
7.2.2時標網絡圖法
應用時標網絡圖法進行費用偏差分析,是根據時標網絡圖得到每一時間段擬完工程計劃費用,然后根據實際工作完成情況測得已完工程實際費用,并通過分析時標網絡圖中的實際進度前鋒線,得出每一時間段已完工程計劃費用,這樣就可以分析費用偏差和進度偏差。
7.2.3 表格法
應用表格法分析偏差,是將項目編號、名稱、各個費用參數及費用偏差值等綜合納入一張表格中,可在表格中直接進行偏差的比較分析。
7.2.4 曲線法
應用曲線法進行偏差分析時,通常有已完工程實際費用曲線、已完工程計劃費用曲線和擬完工程計劃費用曲線。
在現今社會的工程施工單位,工程造價管理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切合實際!希望在未來,工程造價管理在我國的建設工程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能更加深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1]成虎.工程項目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2]徐蓉、王旭峰、揚勤.土木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與實例.山東科技技術出版社.2004
[3]張允寬、吳佐民等.建設工程造價管理.中國計劃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