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慧
(大連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 116000)
隨著園林景觀的快速發展,水景的應用也受到廣泛的關注,人們對園林水景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并且希望能夠更多地參與其中,因此現代園林景觀中應更注重親水性。水景設計逐漸從單純的裝飾和美化環境變得更加的人性化。因此雕塑跌水、水幕、噴泉等一些新穎的水景形式開始大量涌現。同時隨著材料、技術等學科的發展,也為水景的營造與建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水景的設計手段也更加大膽與豐富,水景設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現在的水景已不僅局限于:公園或私家園林,而是以各種形式存在于城市的各個角落,成為園林景觀中一道靚麗而又充滿活力的風景線。水景的設計也不再是簡單地考慮一池一塘的問題,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園林水景的運用不能再簡單的照搬古典園林水景的處理手法,而應該是對傳統的繼承與發揚和對傳統的超越與變革。城市公共空間水景設計需要更多地考慮到大環境、大空間的特征、風格、情感表達以及景觀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使水景能充分發揮美化環境的作用,更多地與現代城市的發展節奏、人的思想意識、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當代藝術的發展特點等緊密結合。
我國的園林水景設計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形式變得豐富了、也靈活了,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第一,有些地方過于追求氣勢和規模,導致很多水景因為高昂的管理費而運行不了幾次,使之成為擺設,這樣的水景缺乏社會價值;其次,設計形式較為單一,缺乏想象力,藝術內涵不夠,尤其不能滿足當今人們的審美要求,這樣的水景缺乏美學價值;再次,有些設計者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沒有成熟而又獨特的設計理念,只會照搬照抄,只學了形式卻沒能得到神韻,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水資源浪費,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這樣的水景缺乏生態價值。這些無疑都是我國現代水景發展中的憾事。我想這可能也是高速發展的城市園林景觀不可避免的階段。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設計出既美觀又與實際相結合的水體景觀。
水景是園林景觀設計中一個永恒的主題,園林中的水景有安靜的、流動的、跌落的和噴涌的四種形式。設計時往往不止采用一種形式,可以多種形式相結合。東方園林從上自然,水景的設計風格也多是自然樸素,不事雕琢,更注重意境與自然的手法。西方園林中的水景則偏重格局與氣勢,人工造景的痕跡較重。
在風景園林中設計靜態的湖面,通過島、橋、綠洲等劃分水面,以此來增加水面的層次感與景深;這些元素的增加既滿足功能要求又可以增添園林景觀的趣味性。
水體本身并沒有聲音,但是可隨著周圍的景物而發出不同的聲響,從而產生豐富多姿、歡快有趣的水景。王維有詩“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就是水景動與靜的寫照。在現代水景中,利用現代施工技術的噴泉就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樣水聲效果,而音樂噴泉,不僅有音樂配合,還可以用聲音控制水的律動。
水景周圍景物映入水中可形成倒影,真實景物與水中倒影交相輝映,既增加了景深,又擴大了空間感。水中倒影是由岸邊景物生成的,所以園林水面周圍,一定要精心搭配各種景物,才能獲得完美的光影效果。由于視絕角度的不同、岸邊景物與水面的距離不同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岸邊的景物設計,要與水面的方位、大小及其周圍的環境同時考慮,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這種借虛景的方法,可以增加人們的尋幽樂趣。在色彩上不十分協調的景物,如倒映在綠色的水中,就有了共同的基調。
水景設計不能孤立地考慮,應該利用水自身的特性充分考慮。例如可以利用以下水的特性:水本身是無色透明的,但是流經臺階或者墻面時,這些構筑物表面顏色會隨著流水的厚度而產生變化; 寧靜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就會出現周圍環境的顏色;急速流動的,噴涌而出的水因為混入了空氣而呈現出白沫。另外,在設計水景墻時,除了要考慮色彩之外,還要考慮墻面的質感,墻面光滑則水層清澈,墻面粗糙時水面會激起一層薄薄的白沫層。水池的池底可以用深色的材質,增加倒影的效果,也可用質感獨特的材料做成圖案。
綜上所述,水景是園林景觀中不可缺少的、極富魅力的一種園林要素,水也可以構成多種格局的園林景觀,藝術地再現自然,充分利用水的流動、多變等特性用水造景,動靜相補,聲色相襯,虛實結合,層次豐富,得水以后,古樹、亭廊、山石形影相依,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優秀的水景設計可藝術地再現自然中的園林之魂,并用概括和抽象、暗示和象征來啟發人們的想象力,從而產生特殊的藝術感染力。水景還可以將不同平面形狀和大小的水面統一在一個整體之中,無論是動態的水還是靜態的水,當其經過不同的形狀和大小、位置錯落的地形時,由于他們都有水這一共同的特性而成為一個整體。相信在未來園林景觀的發展過程中水景必將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
[1] 余樹勛.園林美與園林藝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2] 曹禮昆.園林設計要素[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