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杰
(河南省第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450000)
工業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及防護措施研究
崔 杰
(河南省第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450000)
在建筑施工中要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以確保在安全的條件下建設項目的有效運作。本文就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在建筑施工中進行研究。
建筑施工 安全技術 保護對策
建筑施工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是指在施工過程中,以施工安全為核心,結合有效的防護措施,根據施工中涉及的各種施工特點找出可能影響安全施工的因素,并對其進行預測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采取安全預防措施,如改進和管理措施的實施,有效的預防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施工風險。
通過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的落實,能夠預防和減少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幾率,提高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技術水平,增強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意識,確保施工人員自身安全健康,提供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提高生產效率,創造企業安全生產價值,豐富安全文化知識,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隱患的存在影響著工程建設的發展,結合目前施工內容,建筑施工安全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管理問題
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就不能保障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在施工中,管理不到位,對安全隱患排查不徹底,沒有針對施工內容進行合理、有效地制定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對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安全問題預防排查不到位,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發生,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不能正確地進行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工作及實際操作演練,造成施工中安全事故發生后,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解決。
2.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施工中大部分參與者來自農村,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對安全知識了解不深,意識不強,這導致在施工中缺乏安全實踐技能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3.安全體制的不完善
安全體制不完善,不能及時處理一些安全隱患問題,安全任務不明確,亂打亂撞,相互推卸責任,造成安全管理混亂,導致安全生產不能向著正確的方向前行,造成安全生產中出現各種隱患事故發生。
1.加強建筑施工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切實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一是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領導,應全面負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二是施工企業應建立并不斷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制,嚴格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規范操作流程,并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機構;三是建筑工程項目經理應全面負責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安全,并將安全生產責任制、操作規范及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并保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費用使用的有效性。我司將項目經理作為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項目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
2.加強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嚴格按照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施工組織設計不僅是建筑工程項目的主要階段之一,也是對建筑工程施工全程的指導性、規劃性的經濟技術組織依據,更是確保建筑工程項目各施工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在建筑施工組織設計過程中,必須認真編制建筑施工安全措施和建筑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方案,并對危險系數較大的建筑分項工程編制專業化的建筑施工安全方案,且只有在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技術責任人和監理方的簽證,并選派專業安全人員入駐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督工作。
3.加強建筑施工技術交底,設置專業化、科學化的安全警示標志
一是在建筑工程開工之前,作為施工企業建筑工程項目安全負責人,應向施工班組進行與安全施工相關的技術進行交底,雙方還應對其進行簽字認可;二是施工企業應在建筑施工現場各危險不問設置專業化、科學化的安全警示標志。
4.堅持預防性試驗開展的常態化,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維護工作
所謂預防性試驗,主要是對建筑施工現場所需的各種機械設備、施工器具以及原材料等,在應用于建筑施工之前或施工中進行的絕緣性能和機械強度等方面的試驗,是有效預防帶病設備和不合格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應用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須堅持預防性試驗開展的常態化。為確保建筑施工中各機械設備使用的安全高效性,必須對各種機械設備進行定期保養和維護檢修工作,確保其性能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根本上保障機械設備程控人員自身的安全。此外,除加強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以及維修外,還應及時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盡可能的選用環保節能的新型機械設備來替代,并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前做好各方面的性能檢測與試驗,建立資料檔案,選派專業人員進行科學規范的維護和保養以及維修,做到有據可查,有理可依。
5.嚴格按照現行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規范標準搭建臨時性的建筑物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搭建各種臨時性的建筑物的不可或缺的,因而在搭建這些建筑物時應與施工作業分開設置,并在一定的安全距離之外。比如建筑施工現場的辦公與生活區,就應與施工作業進行分開設置,在確保安全距離的同時還應確保辦公與生活區域的安全性,對于員工的生活和飲食區還應與國家相關衛生標準相符,嚴禁在在建建筑物內搭建臨時性的員工宿舍,且施工現場采用的活動板房的相關材料必須具有合格的質量。此外,施工企業還應嚴格按照我國法律法規,對施工現場產生的噪音、廢氣、粉塵、固體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并盡可能的避免在夜間作業施工,若工期緊張則更應采取更加專業的防護措施將其給人們群眾生活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6.確保個人安全防護產品發放的及時有效性和使用的安全高效性
一是建筑施工企業首先應確保對各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產品發放的及時有效性,并以書面的方式告知危險系數較高崗位人員的相關操作規范規程以及一旦違反操作帶來的危害;二是施工企業應對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工作;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對于培訓之后考核不合格的不能進入施工現場,并在進入新的崗位或施工現場之前對全員進行安全生產方面的教育培訓工作;四是一旦施工過程中出現危及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情況時,作業人員應在采取有效應急措施之后迅速撤離危險現場;五是在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引進之后,應在施工之前就相關人員進行崗前安全生產方面的教育與培訓工作。
7.危險源的辨識、評價與管理
針對作業場所存在的,可能引起事故的隱患,進行辨識、風險評價。通過策劃,采取有效預防和控制措施,尤其對重大危險源加強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風險。我司對新工地開工前和在建工地每年三月均組織工程技術專家對待建工地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和評價。對辨識出的重大危險源建立清單公示現場,同時制定管理措施,對危險源加以控制。
8.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與演練
一是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產過程中突發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確保應急救援處理的迅速、高效和有序開展,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施工企業制定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是應急預案應適用于施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質量事故、火災事故、突發氣象災害事件、突發地質災害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援和響應。三是施工企業、建設工程項目應按照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落實應急救援人員、器材、設備,并定期進行演練。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安全技術以及防護措施是施工中重要的環節,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系列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技術上的問題,唯有此方法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其施工安全技術水平、規范化管理施工現場,預防或者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進而促進國家建筑施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1]韓向明。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1,15
[2]鄭庫泓。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措施的探究[J].科技風,2012,15
TU714
B
1007-6344(2015)03-02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