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芝
(南通開放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0)
生態建筑材料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
唐艷芝
(南通開放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0)
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不斷深化,人們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越來越強,對環境的關注程度和對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大大增強。鑒于普通建筑材料的輻射及其本身的質量問題對人體及環境造成的破壞,生態建筑材料則具有綠色環保、節約資源等優勢。本文主要對生態建筑材料的內涵、特點、具體分類、在室內裝飾中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論述,最后對其廣闊的發展前景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生態 建筑材料 室內裝飾
資源短缺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所要面臨的三大問題之一。在生產過程中,人們過于注重成品的質量,卻忽視了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造成資源極度浪費。制造及使用過程中的浪費是造成能源短缺的重要原因。生態建筑材料就是在此時應運而生的,它決定了生態建筑材料具有節約資源、污染小的特點。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增強和綠色環保觀念的提高,社會上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生態項目及生態產品,如生態旅游、生態農業、國家森林生態產品等。作為生態產品的一項重要內容,生態建筑材料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
生態建筑材料的內涵豐富多樣,主要包括綠色環保、低耗能、安全及健康四個方面。其中最顯著的是綠色環保方面的涵義,是指在建筑材料的加工、制造、使用、廢棄、循環使用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較小;低耗能則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耗能較少,能有效節約能源;安全是指它的防火及阻燃功能較好,發生火災的幾率較低;健康則是指其無毒害、無放射,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損害及威脅。
生態建筑材料的特點是與其豐富的內涵基本對應的,它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綠色環保
生態建筑材料多選用的是低毒低排放甚至無毒無排放的天然原料,且采用的是較為綠色環保的生產工藝,因此從最初的加工階段到中間的使用階段直至最后的再次循環利用階段,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都是最小的,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2、能耗低
一方面,生態建筑材料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多使用的是較為先進的生產工藝,本身對能源的消耗就比較少。另一方面,生態建筑材料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都是廢棄物,例如廢渣等,不僅使廢棄物得到有效利用,而且節約了能源。
3、健康安全
生態建筑材料原料本身的低毒低排放及生產過程不使用甲醛、鹵化物等決定了其健康安全的特性。一方面,它對生態環境安全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它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且其還具有殺菌、防火、除臭等功能,能夠提高人們居住環境的質量,使人們不必擔心建筑材料的有毒物質對健康的影響。
1、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土材、天然礦物等。其中木材建筑材料是發展最快、使用最廣泛的天然建筑材料。在一些發達國家,被特殊處理過的膠合木,因其不僅具有木材的美感和強度,且在尺寸穩定性、耐火性能及絕緣性能等方面都比較優越,能夠制作出比較大型的拱形或直線型結構,并適合多種類型的建筑風格,已經成為一種發展前景廣闊的新型建筑材料。
2、循環再生型建筑材料
循環再生建筑材料,顧名思義,就是材料本身能夠實現循環再生。材料的循環再生性能很好的體現了生態這一理念。建筑材料的循環利用是對無法再使用材料經過一定的加工,將它作為能源來生產建筑材料。這雖然也要消耗一部分能源,但總體上來說,比直接廢棄更能節省資源。循環再生建筑材料的使用主要包括門、窗、樓板、墻體等。且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即使循環利用,建筑材料的耐久性與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的提高,經過再次利用的建筑材料的穩固性和安全性方面基本不存在問題。
3、低環境負荷型建筑材料
傳統的建筑材料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同時也排放出許多廢棄物,對環境造成很大壓力,才有了低環境負荷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環保型水泥、綠色混凝土以及利用工業廢氣物生產的高性能建筑材料等。它具有兩方面的優點:其一,將廢棄物有效利用,節約能源;其二,減少了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質的排放。
4、環境功能型建筑材料
環境功能型建筑材料是指使用時具有凈化、修復環境的功能,利用完后還可回收或再生的建筑材料。目前正處于研發階段或已經取得成果的功能型建筑材料主要有:具有抗菌、防霉等功能的建筑陶瓷和涂料,具有紅外輻射保健功能的內墻涂料以及可調濕度的建筑內墻板等。同時,人們正在進一步研發對身體健康和環境保護效益更大的環境功能型建筑材料。
隨著生態建筑材料種類越來越多,它在市場上所占的比例也逐漸增大,得到了消費者的重視。目前,在室內建筑裝飾中,生態建筑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1、軟膜天花
相較于玻璃、有機玻璃及固體天花笨重、危險性高及小塊拼裝的缺點,軟膜天花克服了固體天花的缺陷,具有防火、節能、除菌、防水、色彩、造型多樣、安裝方便、抗老化、安全環保以及良好的隔音效果等優點,在室內裝飾中是一大亮點。例如軟膜天花具有抗老化功能是因為軟膜的龍骨采用的是PVC材質,扣邊也是PVC以及其他幾種特殊添加劑制成。所有組件的壽命都在十年以上。因此在正確安裝的前提下,它不會產生裂紋、脫色或脫落現象。
2、低輻射玻璃
傳統玻璃具有很多缺陷,例如其反光效果可能會造成光纖污染,并對人的眼睛造成傷害。同時,傳統玻璃吸光效果強而散光效果弱,在夏季的時候容易導致房間溫度較高。此外,傳統玻璃的抗輻射能力較弱,城市的大量輻射能夠通過玻璃傳遞到室內,對人體造成傷害。而新型的低輻射玻璃屬于鍍膜玻璃,它在玻璃表面添加了多層金屬鍍膜,具有采光效果及反光效果強、抗輻射能力強及散熱快等優點。同時它還能過濾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人的皮膚。
3、石膏建筑材料
新型石膏和傳統石膏相比,具有的優勢主要有:煅燒能耗較低,僅是石灰的1/3,水泥的1/4;能夠循環使用,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無毒無害,耐熱性及耐火性較強。
我國建筑材料的發展歷史比較悠久,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建材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傳統建材行業的發展是以高能耗、高資源浪費、高環境污染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這種粗放型發展模式對我國的資源、能源、環境、生態等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種狀況亟待改變,出現了生態建筑材料這一新的領域。
生態建筑材料與傳統的建筑材料相比所具有的優越性使其甫一出現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歡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更多的生態建筑材料將會出現,進一步綠化人們的生活,并對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最重要的是,生態建筑材料的發展能夠促進整個建筑材料行業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生態建筑材料的出現,改變了我國以往高能耗、高資源浪費、高污染、高破壞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建材行業正在逐步朝著健康、生態、綠色、環保、健康的方向發展。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和能源節約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對自身健康和生活品質的注重,生態建筑材料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廣泛,它所擁有的消費者也將會越來越多,最終促進建筑材料總體的良性發展。
[1]王鑫.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J].建材發展導向,2014,(4):180-181.
[2]李尚文.生態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設計中的表達[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6):8046-8046.
[3]王娟,崔燕.新型生態建筑材料在生態建筑中的分類及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8):210-210.
[4]李熙.生態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4,(5):211-212.
[5]吳俊.生態建筑材料在裝飾裝修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4,(24):13-14.
G322
B
1007-6344(2015)12-0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