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易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147)
基于綠色建筑施工模式的實施策略研究
杜 易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147)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為城鄉的經濟繁榮和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同時卻也面臨著能源、資源、環境影響等問題。因此,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是開展綠色施工模式的源頭活水。本文通過分析綠色建筑施工模式的重要性,對實施綠色建筑施工模式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旨在為建筑行業的環保性可持續發展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建筑施工 綠色模式 策略 研究
綠色建筑施工模式是在保證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為了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在傳統施工模式上通過科學的管理與技術進行優化的一種施工模式。建筑業作為一個高資源消費、高能源消耗、高排放污染的產業,在整個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都對生態環境產生著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強建筑業的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開展綠色建筑施工是推行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綠色建筑施工適應了社會的發展、關系到人類生存環境的健康。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與快速發展,綠色建筑施工成為了建筑行業的重要內容與關注熱點。我國建設部在[2007]223號文件中對《綠色施工導則》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鼓勵各地區開展綠色施工的政策與技術研究,發展綠色施工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推行應用示范工程。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勃勃生機的氣息。把綠色賦予建筑就是將生命賦予建筑。因此,綠色建筑施工的本質在于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與污染的減少,可以為人類提供健康適用、可高效利用、可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生產建筑材料而消耗的各種不同的不可再生資源高達70億萬噸,水泥、磚瓦、石灰生產中每年排放的CO2達8億萬噸與水泥粉塵年排放量為1200萬噸,能源消耗與排除的廢物分別占總能量的30%與40%。因此,綠色建筑施工需要從計劃到實施再到驗收的每一個環節的節能減排做起,包括施工策劃、施工現場、采購材料、工程驗收幾個方面。
(一)、施工策劃管理
綠色建筑施工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科學化的管理是實施綠色施工的核心部分與重要環節。因此,要建立一支以項目部為中心的綠色建筑施工管理隊伍,并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把具體的工作內容落實到人,將每個環節的人員沖籌安排,結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點,綜合考慮質量、環境、安全與成本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責任與職責實行動態管理、層層分配制度,并嚴格執行。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由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指定的綠色施工管理人員與監督人員組成。綠色建筑施工管理體系中,要根據綠色施工中的控制要點,制定出各個階段綠色施工保障方案、環境保護措施、節約(節材、節水、節能、節地)措施,有助于不斷提高綠色建筑施工的水平。
(二)、現場施工技術
現場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進行施工現場的施工過程、環境宣傳與加強施工技術人員的綠色施工知識的分類培訓上,以營造出綠色現場施工的氛圍。通過對施工技術人員的綠色建筑施工的培訓學習,可以使施工技術人員正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綠色建筑施工的要點、要求、原則、方法,有助于增強施工技術人員的責任感,提高綠色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并且要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要根據綠色施工所涉及的規范科學設計施工圖紙并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制定防塵、防毒、防輻射等職業保護措施,以提供健康、衛生、環保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具體措施主要內容包括揚塵控制、噪音與振動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護與建筑垃圾控制。
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標,以提高施工能源的利用率。將建筑施工現場中的施工設備、生產與生活、辦公等用電指標進行設定,并且要進行定期的計量、核算與對比分析,將實測出的數據要與控制目標數據進行對比,對出現的問題要從組織、管理、經濟、技術、環保等方面分析原因,及時調整與糾正。對于采用的施工工藝應該優先考慮使用能源消耗較小的,避免造成超負荷使用現象以及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時,要加強指導建筑工程的維護和加固工作。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減少損失。并在建筑拆除階段,一方面統計材料投入使用后的數據,為今后的再利用提供參考數據;另一方面就是要對建筑垃圾進行清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三)、綠色建材應用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由于體制問題、管理不到位等眾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隨意性、無意性大量存在。我國目前新建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減量,而且要加強回收利用。綠色建材的采購與應用的節材措施包括結構材料、圍護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周轉材料等。應優先使用國家以及行業內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產品,有助于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與建筑垃圾的外排量與處理量。例如:在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約占30~40%,占工期50%左右。過去模板體系約占施工企業固定資產的1/3,現在開展租賃業務情況也在不斷變化,模板技術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造價和效益,因此它是綠色施工中綠色建材應用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四)、建筑工程驗收
在綠色建筑施工驗收工作中,要建立相應的綠色施工數據庫,將綠色施工的最新信息與施工優選方案、控制建筑垃圾排放等提供給施工單位以及業主,以促進綠色建筑施工的可持續發展與驗收建筑工程的試試效果。根據政府規定的建筑施工階段的綠色施工評價體系(ISO14000與ISO18000管理體系)作為重要的參照準則,將綠色建筑施工的內容通過實測、計算、模擬實驗等方式針對綠色建筑施工的過程進行分解評價,評估內容包括:場地、水資源利用、污染程度、室內環境質量、綠色建筑的經濟性、性能設計等等。以測評出綠色建筑施工的規范化與標準化的程度。
綜上所述,在綠色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將綠色環保意識貫穿到設計、施工、材料、應用、拆除中,才能保證綠色建筑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的綠色運行、建設出環保的綠色工程。我國為了支持綠色建筑與綠色施工的發展,積極推進以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為主旨的體制改革,建立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科研、推廣一體化的組織機構。建設部在2004年專項設立了綠色建筑創新獎,并制定了《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管理辦法》;在2008年啟動了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課題研究等活動,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有助于綠色建筑施工的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因此,系統地實施綠色建筑施工既可以降低環境的污染,又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使生產成本下降,建筑企業的社會形象得到提高,我國的綠色建筑的發展水平才能隨之提高。
[1] 劉洪峰,廖小烽. 談綠色施工[J]. 基建優化. 2005(06)
[2] 竹隰生,王冰松. 我國綠色施工的實施現狀及推廣對策[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 2005(01)
[3] 肖緒文,馮大闊. 我國推進綠色建造的意義與策略[J]. 施工技術. 2013(07)
[4] 李惠玲,劉喜格,李莉.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綜合評標指標體系研究[J].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TU75
B
1007-6344(2015)12-0270-01
杜易(1981-),男,江蘇省常州市人,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實訓中心教師,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