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然
(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 618300)
基于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措施分析
張自然
(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 6183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公路建設項目正逐漸增多以服務于人們頻繁的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目前,路面建設中最常采用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由于瀝青路面修建具有強大的優勢,因而受到各公路工程隊的青睞。本文通過分析瀝青路面工程的優勢,探討瀝青施工技術難點所在,最終提出提高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效率的方式,從而提高瀝青路面的使用期限和路面的行駛的安全性。
瀝青路面工程 施工技術 措施
傳統的路面施工技術容易使公路在使用過程中路面性能下降、路面受損等情況,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不利于國家資源的有效配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瀝青路面已經廣泛地運用到各大公路建設工程當中,其具有較高的使用性能、路面較為平整不易侵蝕腐敗的優點。并且瀝青路面提高了公路使用期限,減少了大量的維護工程,增加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減少了國家財政支出。總之,瀝青路面工程的發展對于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高路面的質量
傳統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隨著行車的頻次的增多,出現較多難以彌補的問題如裂縫、斷板、塌陷等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的損壞。而相對比而言,由于瀝青是一種能夠防水潮、防腐蝕的復雜混合物,用于路面建設能夠提高路面的交通安全性、提高路面表面的平整度、同時出現問題時能夠方便維修,所以路面施工工程中選用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能夠更好的提高路面質量、減少維修人工、金錢的投入數量,目前使用范圍廣。
(二)保障人民的利益
交通系統能夠為人民提供最基礎的服務,促進人民的生活活動、生產活動朝著高水平方向發展。選擇良好的路面施工技術有利于路面建設的安全性和長久性。因此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直接保護國家財產安全、有效規避意外事故的發生,保證人民的經濟利益、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與此同時良好的交通網提高人們出行安全、出行速度,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促進現代化建設,促進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早日實現偉大中國夢。
要想使瀝青路面獲得較長的使用年限,保證行車安全,僅僅是通過施工技術的創新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加強對瀝青路面工程施工監管力度,才能推進瀝青路面工程又好又快地建設。
(一)要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準備工作的監控,確保施工順暢進行
1、對施工材料質量的監管
材料質量的好壞決定著整個路面工程的整體質量。在施工進行前,需要對集料、瀝青、礦粉等組成瀝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檢查管理,確保原材料的選擇是質量和成本的最優化。另外要注意觀察原材料的詳細質量,如填料和粗細集料的質量。從而確保施工能夠有效進行,不因材料問題影響施工技術的開展。
2、對施工設備的監管
全面的、有效的施工設備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期,保證瀝青路面工程的經濟效益。鑒于此,為了確保瀝青路面施工的順利展開,要加強對設備的監管,保證運送的工程施工場所的設備的完整性、設備種類的多樣性,促使施工能夠順暢進行。
(二)要加強對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應用的監管,確保施工的質量
1、對瀝青混凝土配合比的監管
瀝青路面工程施工中首先要求對瀝青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合理的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可以提高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不會使路面出現工程質量問題(如泛油、車轍、低溫開裂),提高瀝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因此,在瀝青混合料配比設計中,要加強專業技術,把握好各種材料的比例。可以采取試驗的方式提高質量,如先嘗試拌好進行預鋪,觀察鋪設的現狀,進行預鋪設路面相關數據的分析,確保效果后再投入大規模配比。同時要采用科學的方式控制混合料攪拌方式和拌合時間、拌合溫度。另一方面,對于混合料中,要注意對瀝青配合比的控制,保證瀝青混凝土達到最佳的油石比。
2、對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監管
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重難點主要在于對瀝青混凝土的攤鋪和碾壓。在實施攤鋪技術是,首先要保證攤鋪機機況良好(加熱設備、調平設備、夯錘、震動均可正常使用并能達到技術要求),確保攤鋪的延續性、均勻性、平整性,保證攤鋪的量是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嚴格控制攤鋪速度。其次,實施碾壓技術,碾壓技術是確保瀝青路面厚實度的關鍵技術,在碾壓時要注意保證碾壓機的行駛速度,保證碾壓的次數和強度,保證碾壓效果。
3、要加強對瀝青路面工程的后期監管,保證施工技術的有效性
瀝青路面施工完工后,要最后進行一次全面的檢修,保證整個工程路面的一致性,對其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善。能夠加快瀝青路面工程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實現其社會作用。
(一)施工配比技術
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主要有三個階段,一是目標配合比設計、二是生產配合比設計、三是生產配合比驗證。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要注意粗集料、細集料、礦粉和瀝青材料的配合比例,同時配合比結果要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對于第二階段的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注意貼近實際,結合工程的特殊要求和實際情況.確保試驗和實際運用的效果一致。例如,2013年,省道215線的瀝青路面工程在進行實際材料配合比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設計目標進行設計,與此同時,現場監理參加了這一工序,根據當地地質環境和氣候條件的不同(分山上和山下),改變了配合比,在鋪筑山上的瀝青混凝土時將瀝青用量增加了零點三的百分點,最終所設計的瀝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功能。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
(二)施工攪拌技術
工程的質量的基礎構成是原材料質量。由于瀝青混合料的攪拌速度、攪拌角度和攪拌時間都直接影響瀝青混凝土的質量,如果攪拌時間過長,則使瀝青混凝土的油含量升高,導致施工后出現大量泛油。所以要提高攪拌技術,采用科學的方式決定原材料的加入時間,確保能夠配出質量最優化的瀝青混凝土,在機械上采用性能較好的瀝青混凝土攪拌樓(如德基、林泰閣、阿曼等)。最終使花白料、結團成塊、粗細集料嚴重離析出現的概率大大降低。
(三)施工碾壓技術
施工碾壓技術是瀝青路面工程中最基礎最關鍵的技術。碾壓成型結果直接影響瀝青路面的質量。所以在碾壓工程中,需要有工作人員配合觀察碾壓的效果,確保卻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同時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保證整個瀝青工程碾壓效果一致,避免造成個別路段,碾壓效果差的現象。碾壓中要注意對拐彎處、坡面的壓實效果,加強容易出現問題的路段的施工技術,確保工程的有效使用,避免維修造成的損失。
(四)施工接縫技術
由于瀝青路面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的特點,所以瀝青路面不同施工時間和施工瀝青混凝土和產生縫隙,瀝青路面施工必須掌握接縫技術,使路面平順。接縫技術主要分為縱向接縫施工和橫向接縫施工。采用縱向接縫施工時,要對兩條攤鋪帶相接處進行搭連,搭連寬度要具有一致性。另外搭連施工方式有熱接茬和冷接茬兩種。采取橫向接縫施工時,要將攤鋪帶分為上下層,上層采用斜接縫方式,下層采用垂直平接縫。
(五)施工后維護技術
瀝青路面最重要的問題是病害問題,在瀝青路面工程的最后,要加強維護技術,確保瀝青路面沒有受病害影響,對整個工程進行巡查,確保泛油、車轍等病害能夠有效地護理,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廢棄材料,確保其不會對路面造成影響。如,某地瀝青路面施工工程現場,由于施工人員沒有及時將使用一半的瀝青材料收好,而將其任意放置在已經鋪設好的路面上,最終導致其外泄,使瀝青路面不缺少平整性,導致工程隊重新施工,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
現如今,我國公路工程建設的數量不斷增加,其中更多地采用瀝青作為主要的建設材料。主要是由于瀝青路面具有平整的表面,能保證行車安全性。與此同時,公路工程建設是我國基礎設施中服務性和安全性并存的設備,要加強對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從而充分保障施工建設效果和人們出行的生命財產安全,
[1]孔啟忠.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分析[J].廣東建材,2015,05:30-31.
[2]郭圣林.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措施優選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
[3]涂裕民.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1.
[4]伍衛良.瀝青路面大中修工程關鍵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TU75
B
1007-6344(2015)12-0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