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煉制與化工》(原名《石油煉制》,創刊于1957年)是全國性技術類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工專業科技期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石油煉制與化工》被國內外著名檢索系統收錄:國內如《中國科技論文分析與統計》、英文版《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化學化工文摘數據庫》、《中國期刊篇名數據庫》等;國外如Ei EnCompass,CA等。Ei EnCompass,CA的收錄率在80%以上。期刊在2000年榮獲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評比的首屆國家期刊獎;200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和科技部批準,在中國期刊方陣中屬雙高期刊;2003年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9年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石油煉制與化工》主要報道煉油、石油化工專業科技新成果及其應用研究與工程技術開發的新成果,交流企業技術創新和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新經驗,介紹國外新技術和發展動態。選用文稿注重新穎性、實用性和學術性兼備。
(1)重油深度加工,提高輕質油收率的技術;(2)增產中間餾分的技術;(3)生物燃料及替代燃料的研究開發技術;(4)原料優化配置技術;(5)進口原油加工,尤其是高硫、高酸值原油的加工技術;(6)優質產品的生產技術,如高辛烷值汽油和新配方汽油、符合環保新要求的石油產品、高檔潤滑油、高等級道路瀝青等的生產;(7)煉油廠氣體的化工綜合優化利用技術;(8)乙烯原料的優化、多樣化技術;(9)生產低碳烯烴的技術;(10)聚烯烴催化劑的研制技術;(11)精細石油化工產品的研究開發技術;(12)有機化工中間體的研究開發技術;(13)裂解制烯烴產物的綜合利用;(14)芳烴生產及綜合利用;(15)各種高性能催化材料、催化劑、添加劑和助劑;(16)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技術及措施;(17)新型高性能單元設備;(18)信息及自動化技術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過程及企業管理中的應用;(19)清潔生產工藝技術;(20)廢水回用、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的技術。
2.1 投稿請登陸本刊網站(http://www.sylzyhg.com),按網上投稿須知中的說明操作。若有問題,請與本刊編輯部聯系。
2.2 投稿時務請注明通訊聯系人電話、詳細通訊地址、電子郵箱(E-mail)、所在單位和部門及郵政編碼,以免延誤文章的發表。
2.3 《石油煉制與化工》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文責自負。稿件投來前需經作者單位進行保密審查,不損害本單位和有關單位的權益,并在來稿時附上單位蓋章的保密審查單原件。
2.4 請勿一稿多投。如果相同的稿件投到其它刊物并被采用,請及時告知本刊,并承擔相應的稿件處理、審查等費用,否則后果自負。
2.5 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刪改或摘錄發表。如不同意刪改,請來稿時予以說明。稿件未被選登會及時通知作者。
2.6 來稿應觀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層次清晰,邏輯性強。篇幅一般不得超過6 000字(含圖、表)。
2.7 論文必須附上中文和英文摘要。摘要的內容和字數應根據論文的類型和篇幅等決定:①實驗研究、技術開發、技術措施等技術報告類文章,一般應寫200~300字的報道性摘要,內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所用方法、結果和結論等,并盡可能用數據表述。②綜述、評論類文章,一般寫約100字的指示性摘要,內容應定性地指出文章所探討的對象、目的、方法和主要結論。
2.8 來稿署名作者請明確排序并注明所屬單位,一般不要多于4名,更多的作者請在首頁用頁末注表示。請在來稿中提供一份50字以內的第一作者簡介,列于首頁頁末。作者簡介要寫明技術職稱(或學位)、行政職務、所從事的專業、公開發表過的論文篇數、所取得的科研成就和科技專利等。
2.9 文章定稿后,作者在清樣校對時,請務必認真,并確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除差錯外,一般不要再進行較大修改,否則會影響出版時間。
2.10 文中附表要精選,列出必要項目及有代表性的數據即可,避免繁雜的大表。
2.11 文中附圖要簡明示意,并有自明性。圖中不宜存在與論文無關的內容,圖中線條必須清晰,圖中注字不能與線條重疊。照片務必黑白清晰。簡單圖的寬度不要超過12cm,復雜圖的寬度不要超過20cm。同樣的數據不要在圖、表中重復表述。
2.12 一律用法定計量單位。科技名詞、術語按本行業常用的、規范的用法。外國人名、公司名請用原文書寫,一般不譯成中文。
2.13 外文字母請用印刷體書寫,其大小寫、上下角標務必清楚。
2.14 中文、英文縮寫詞,除常用的以外,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要給出全文。
2.15 文章須給出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用方括號注在正文出現處的右上角,并按國家標準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在文末集中列出。示例如下:
期刊:[序號]作者(列出3人,其余用“等”).文章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1]李大東.煉油催化劑發展趨勢[J].石油煉制與化工,1994,25(1):7-11
書籍:[序號]作者.書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2]侯祥麟.中國煉油技術[M].2版.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1:125-136
專利:[序號]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或地區),專利號[P].公告日期
例[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袁平飛,李殿昭,劉慧青,等.一種微晶蠟的生產方法:中國,CN02109672.4[P].2002-07-03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學位授予地址:學位授予單位,出版年
例[4]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
會議論文集:[序號]析出作者.析出題名[C]//文集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5]Tu Shiying,Chen Zubi,Huang Dazhi,et al.The recent advances of FCC catalyst in China[C]//Hou Xianglin.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troleum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Processing.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1:73-78
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題名:其它題名信息[EB].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獲取或訪問路徑
例[6]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