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貞林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8)
淺析如何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
劉貞林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8)
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是設計工作者的首要問題,可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涉及到設計行業的方方面面。既有社會層面的問題,也有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的問題。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需多多方面入手。建筑結構設計行業充分認識現有的不足,充分務實的針對現有不足提出改進措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促進建筑結構設計行業的長期良性發展,才能真正的保證人民住房安全。
建筑結構 結構設計 抗震 設計規范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的問題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隨著建筑工程的發展,工程結構設計中也逐漸滲透了安全的理念。一個成功的建筑工程項目,除了要保證工程項目的基本功能以外,還必須要保證其安全性。實踐證明,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設計是否安全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的研究有著非常大的必要性。
建筑行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建筑結構設計行業也迎來了春天。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建筑結構行業取得了豐厚的成績,設計行業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對于從事建筑設計行業的人們來講,其自身價值也得到快速提升。與此同時,對于建筑的結構設計來講,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存在了新的矛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1)很多單位由于設計項目過多,自身設計人員不夠,讓剛進入單位的缺乏經驗的人員獨立從事設計工作,更有甚者聘請在校學生從事設計工作,致使設計質量得不到保證。(2)設計人員對設計規范一知半解,機械理解,實際設計中照葫蘆畫瓢,設計過程中有大量不遵循設計規范的情況。(3)設計人員安全意識不夠。由于建筑設計項目的危險性短時間內無法體現出來,所以不少設計人員設計的安全意識薄弱,存有僥幸心理,人為人為房子蓋起來了,沒有危險性。(4)不注重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少結構設計人員僅僅把設計作為一個工作,而不是作為事業。有工作把它完成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沒有不斷學習的精神,是無法適應未來設計工作要求的,更談不上做出良好的設計產品的。(5)不注重和社會其他機構的合作,建筑行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設計行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科研單位的發展。很多單位在發展的浪潮中,過分注重經濟效益,缺乏內涵的發展,致使在設計行業逐步喪失的競爭力。
2.1 提高結構設計人員的抗震設計意識
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系統、全面的工作內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創新型的思維模式,擁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抗震設計在結構設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房屋抵抗地震作用的屏障,試想如果自然界沒有地震這種隨機作用,那么結構設計也將不具備復雜性。合理的抗震設計可以為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起到保障作用。所以設計人員應在設計中把握住抗震設計底線,時刻謹記抗震設計的重要性,切切實實對建筑的結構設計負責。
2.2 設計人員要提高自身設計水平
設計人員是結構設計的直接執行者,設計人員的設計水平直接關系著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質量,設計人員就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設計水平。工程結構設計人員應在設計理論以及實際設計經驗兩方面進行不斷地提高。設計理論是設計的基本,如果一個設計人員對設計規范一知半解,僅僅通過機械的學習,缺乏系統知識,是難以做出好的設計的。同時設計經驗也很重要,比如現在很多小的設計單位,缺乏對高層設計設計的經驗,如果剛接觸高層建筑以及復雜建筑的設計,必定難以勝任,所以設計人員應在自身水平的基礎上通過網絡、媒體等途徑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總之,結構設計是理論性及實踐性極強的工作,應通過學習,并理論結合實際不斷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
2.3 嚴格遵循建筑規范設計進行設計
設計規范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出臺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設計人員需遵守的規范條文,是大量理論與經驗的產物,目的是為了提高建筑結構的質量,降低安全隱患,是設計人員必須遵守的。實際設計中不乏設計人員為了某些設計條件而在規范方面做妥協,這種做法具有極大的危險性,所以設計人員需認識設計規范的重要性,對建筑過程中不符合相關規定的行為及時的解決,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2.4 重視建筑結構的耐久性
結構耐久性不足已成為最現實的一個安全問題。現在有這樣的傾向:設計中考慮強度多而考慮耐久性少,重視強度極限狀態而不重視使用極限狀態。重視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視舊建筑的維護。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建筑結構的設計中就必須要重視建筑結構的耐久性分析,進而有效提高建筑結構在規定設計年限的安全性能,促進建筑工程建設的發展,促進建筑業的發展。
2.5 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加大新技術的引入
大多數設計單位在設計經驗中積累的大量工程經驗也取得了很多輝煌的成績,可是在新技術的引入方面成績甚微。很多設計人員仍忙于現有的設計工作,處于一種重復性勞動。另一方面很多科研機構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很多科研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而設計單位和科研機構兩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卻很少,導致大量先進技術得不到利用,造成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以設計單位應加大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合作形式多種多樣,最主要是需求兩個單位之間的合作共贏,這樣不僅能盡可能優化社會資源同時也可以促進設計單位以及設計人員的長遠發展。
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是設計工作者的首要問題,可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涉及到設計行業的方方面面。既有社會層面的問題,也有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的問題。提高建筑結構設計的安全性,需多多方面入手。建筑結構設計行業充分認識現有的不足,充分務實的針對現有不足提出改進措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促進建筑結構設計行業的長期良性發展,才能真正的保證人民住房安全。
[1] 胡松.建筑結構設計安全度的探討[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09)
[2] 楊云峰.淺談建筑結構抗震概念設計[J]. 科技創新導報. 2009(11)
[3] 馮艷兵.淺談對土建結構安全性及設置標準的認識[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4]史訓章.談土建結構的安全性的不同意見[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
TU7
B
1007-6344(2015)04-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