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峰 羅 陽
(大連三川建設集團)
淺談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朱 峰 羅 陽
(大連三川建設集團)
在施工中掌握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主要因素,切實控制施工質量,進而促進我國混凝土施工技術等方面的發展。本文作者分析了混凝土強度及主要影響因素及混凝土標號與混凝土平均強度及其標準差的關系,提出了土建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劑、摻合料等多組成分構成的一種性能多樣化的材料,其性能不僅與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關系,而且還與施工技術、所處環境及維護條件等有關。要在設計方法、施工技術以及維護要求等方面進一步研究,以促進我國混凝土結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砼砂率當無歷史資料可參考時,通過粗骨料的粒徑、品種及水灰比選取,只用一個單粒級粗骨料配制砼時,砂率應適當增大,如是抗滲砼,粗骨料宜采用連續級配,其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當然對于不同品種的砼,細骨料也相對應進行調整。
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由于施工現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并根據現場砂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現場調整成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強度只有在溫度、濕度符合標準條件下才能達到正常強度,長期處于潮濕和嚴寒環境中的混凝土,應摻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要求,并應按施工規范的規定對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措施。冬季施工中我們集團公司龍家堡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就有成功經驗,采用鋼管腳手架搭設的臨時大棚,棚里臨時接入暖氣供暖,保證了冬季施工的正常進行,達到了很好效果。
混凝土標號是根據混凝土標準強度總體分布的平均值減去1.645倍標準值確定的。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確定均有 95%的保證率,低于該標準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證了建筑物的安全,從此推定,抽樣檢查的幾組試件的混凝土平均值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設計標號。通過公式計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員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確定值大于混凝土標號,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計的減少混凝土確定的變異性,即要盡量使混凝土標準差降到較低值,這樣,既保證了工程質量,也降低了工程造價。
3.1 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細骨料、化學外加劑、礦物質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制,振搗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這幾種組成成份中,監理工程師、質檢員、監督工程師應著重在工程資料和實體驗收兩方面。實行的監理見證取樣送檢制度,現場開封,試驗,大在提高了工程質量,值得肯定。
3.1 .1 水泥
配制普通砼所用的水泥一般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各強度等級水泥的各齡期強度不得低于其規定值。按照規定,用于承重結構、用于使用部位有強度等級要求的砼用水泥,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復試,并提供試驗報告。
3.1 .2 砂
細骨料砂,要重點檢查其質地、級配、細度模數、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其重點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這兩項對于混凝土強度的影響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細度模數應在3.7~1.6之間。結構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大于3%,有害物用質(云母、有機物、硫酸鹽等)含量不應超過2%。
3.1 .3 石子
粗骨料石子,應重點檢查其質地、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徑。一般采用1cm~4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結構受力部位,嚴禁混有煅燒過的石灰石塊或白云石塊。砼所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間距緊小凈距的3/3。
3.1 .4 水
凡是不能飲用的水,應在水質化驗和抗腐蝕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業廢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鹽含量超過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對預應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樣著重控制。
3.1 .5 外加劑
首先,應檢查外加劑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質量保證料和有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出具的性能試驗報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劑使用前,應進行試配并進行試驗檢驗,以復驗混凝土外加劑與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適應,以及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關設計要求指示(如坑滲標號等)。另外,應注意混凝土外加劑使用說明的有效日期、防止過期失效的外加劑用于工程。同時,要嚴格控制劑量,不得隨意添加,在攪拌混凝土時,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應大力推廣使用新型的復合型混凝土外加劑,以適應先進的施工工藝的多種要求。
3.2 配合比的質量控制
在根據設計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點,確定了各種原材料之后,應在監理工程師見證情況下,進行現場原材料取樣,并填寫見證取樣單。并交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試驗室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試配工作。監理工程師在審查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單及相應的有關混凝土性能,能夠滿足工程的各項要求后,方可允許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和澆筑工作。由實驗室確定的配合比,在施工中還應經常測定骨料含水率并及時加以調整。
3.3 攪拌過程的質量控制
應要求施工單位嚴格原材料計量控制。攪拌機應配備水表,禁止單純憑經驗靠感覺調整用水量的做法;對外加劑,應事先稱量出每盤一份加入,禁止拿鐵鍬隨意填加;對砂石料,應堅持要求每次過磅稱量,不提倡小車劃線做記號的體積法。另外,還應對每盤的攪拌時間、加料順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離析等進行抽查。在較大的工程中,應要求施工單位采用電腦計量的攪拌拌站,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人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證。
3.4 澆筑過程質量控制
混凝土澆筑前,監理工程師、質控制工程師應檢查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是否合理、各工種人員的配備情況;應對原材料質量進行檢查,如水泥的品種、標號、出廠日期、重量(允許誤差2%);砂石有無雜質、砂的細度模數、粗骨料的最大料徑等;雨季必須有防雨措施,冬季施工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針對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墻、薄壁型構件應要求采用不同類型的振搗器;應審查確認施工縫的設置位置是否合適,對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數量位置應逐一檢查,并作好記錄。砼澆筑應按施工方案理合分段、分層進度,保證分區、分層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在澆筑過程中,注意觀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問題,應及時對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調整;督促施工單位控制好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及振搗器的插點是否均勻,移動間距是否符合要求;對鋼筋交叉密集的梁柱節點是否振搗到位,以防出現蜂窩、麻面。對大體積混凝土或厚度較大的部件,應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并加強保溫養護措施。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對結構物的安全和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1]李民:《淺談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監理》,《 北方交通》,2011(4).
[2]賁衛東:《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研究》,《中國西部科技》,2009(3).
TQ172
B
1007–6344(2015)01–0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