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大連彧廷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素
于 洋
(大連彧廷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住宅區景觀設計體現的是經濟效益、社會價值、生態價值三方面,本文從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要素以及園林景觀設計內容進行了分析。
住宅區 園林景觀設計 具體要素
多元化時代的到來,會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怎樣的影響,或它對生活的環境有怎樣的要求,是設計師關心的問題。如今,我國住宅建設和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進入了一個新的活躍期,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住房供需矛盾的緩解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景觀投資費用的增大,現代人的意識從“生存意識”進到更高層次—“環境意識”,居民對居住的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更加重視居住區中景觀的藝術性、人性化、可參與性、適宜性、地方性等特征的體現,探索創造具有詩意景觀的居住區已成為必然。
1.1 使用現代材料。材料的選用是住宅區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應盡量使用當地較為常見的材料,體現當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幾種趨勢:1)非標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復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螢光漆、PVC材料;4)注意發揮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視色彩的表現;6)DIY材料的使用,如可組合的兒童游戲材料等。當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業主的需求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環境景觀的設計還必須注意運行維護的方便。常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好的設計在建成后因維護不方便而逐漸遭到破壞,因此,設計中要考慮維護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證高品質的環境日久彌新。
1.2 線面相結合。環境景觀中的點,是整個環境設計中的精彩所在。這些點元素經過相互交織的道路、河道等線性元素貫穿起來,點線景觀元素使得住宅區的空間變得有序。在住宅區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區,線與線的交織與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住宅區中景觀匯集的高潮。點線面結合的景觀系列是住宅區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在現代住宅區規劃中,傳統空間布局手法已很難形成有創意的景觀空間,必須將人與景觀有機融合,從而構筑全新的空間網絡:1)親地空間,增加居民接觸地面的機會,創造適合各類人群活動的室外場地和各種形式的屋頂花園等等。2)親水空間,住宅區硬質景觀要充分挖掘水的內涵,體現東方理水文化,營造出人們親水、觀水、聽水、戲水的場所。3)親綠空間,硬軟景觀應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車庫、臺地、坡地、宅前屋后構造充滿活力和自然情調的綠色環境。4)親子空間,住宅區中要充分考慮兒童活動的場地和設施,培養兒童友好、合作、冒險的精神。
2.1 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應使每套住房都獲得良好的景觀環境效果,首先要強調住宅區環境資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規劃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這些優美環境;其次要強化圍合功能強、形態各異、環境要素豐富、安全安靜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從而創造溫馨、樸素、祥和居家環境。
2.2 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近來居住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設計師開始不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開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住宅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2.3 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20世紀90年代以前,“歐陸風格”影響到住宅區的設計與建設時,曾盛行過歐陸風情式的環境景觀。20世紀90年代以后,住宅區環境景觀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潔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同時環境景觀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為人所用。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住宅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
3.1 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特色的分析 獨特的自然風貌與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住宅區個性魅力的源泉, 是我們創造住宅區特色最寶貴的來源依據。在住宅區建設過程中必須結合自然, 以原有的自然生態為出發點,不能只關注住宅區內部而忽視甚至與之相悖。良好的住宅區開發應是對原有自然條件的促進而不是毀減。要真正做到這點,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前期的調查工作應是全面而深入的。包括考察、發掘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及植被等自然環境方面與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社區網絡等人文方面。在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中, 就應當考慮到并充分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與歷史文化條件,將它們融入到小區的景觀個性構成中去。
3.2 空間結構、建筑形象、地貌路徑等設計。住宅區的空間結構布局是住宅區的總體骨架, 在居住、商業、服務等功能布局等方面既要符合住區需要,又要力求創建特色。同時,它在風格與結構布局上應是城市文脈與肌理結構的延續、體現整體性。另外,住宅區中最易識別、最有活力也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集中于區內的公共活動空間。其中,區內主要的公共建筑集中反映了住宅區的個性。它的建筑的形式與風格構成人們對住宅區印象的焦點。因此,要精心設計,充分發揮主要公建在住宅區個性的展示與標志方面的作用。地貌路徑是住宅區園林景觀特色最直接的體現,同時也是規劃布局的基礎。住宅區地貌路徑的形態、用途、設施等設計反映了住宅區的特色與規劃者的設計理念。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從交通或形態角度來確定路網體系,而應根據不同的地形特點、服務重點、交通功能等相關因素綜合,建成各具特色的路網系統。
3.3 景觀細部處理與綠化設計。住宅區中的水景處理、硬地鋪裝、裝飾小品等所有細節都向人們傳遞與強化著住區風格特色的信息,是住區個性的呼應與補充。這一點在我國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中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住宅區內的建筑細部與小品設施等設計隨意甚至直接從別處生搬硬抄,這樣導致風格與形式和住宅區的整體風格不協調以致混淆了住宅區園林景觀的特色與個性。同時,應當避免景觀設計過程中的標準完全統一、單調無變化的趨勢。盡管完全統一標準、規格可以給設計和施工過程帶來方便和效率,但這也給小區的特色營造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各個住宅區有各自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等不同的特點,設計時應該充分結合這些特點,做到因地制宜。
植物是體現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區域,不同的氣候帶,不同的土質、水質上生長著不同的植物種類,它是地方環境特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不同的地方植物常常還是該地區民族傳統和文化的體現,大量地引種外來植物易對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沖擊。因此住宅區的植物景觀設計也要體現當地的氣候環境與植被特色。在植物種類選擇上, 采用當地特有的喬木、灌木、花草等不僅可以大大降低經濟成本,而且對強化住宅區景觀特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些小區不根據當地的自身氣候環境條件,盲目進行種植,造成一些樹種“從南種到北”,住宅區植物景觀趨于雷同,毫無特色。
住宅區園林設計不僅體現的是一種設計理念,也是體現城市特色、豐富人們生活、美化環境的重要途徑,不斷的豐富住宅區園林設計方法和理念,提升住宅建筑的整體發展水平。
[1]蘇紹全. 住宅區生態園林規劃設計[J]. 江西建材. 2012(03)
[2]韓磊. 住宅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發展與沿革[J]. 美與時代(上). 2012(07)
[3]張閨秀. 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的研究探討[J]. 吉林農業. 2012(04)
S6
B
1007–6344(2015)01–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