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佳歡
(阜新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23000)
新常態下對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思考
茹佳歡
(阜新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123000)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中國經濟發展適應新常態,容忍經濟放緩。由于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經濟呈現緩慢復蘇的情況。在新常態經濟的影響下,城市再生水的利用也面臨新的挑戰。文章分析了當前國內再生水利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再生水利用它的有效途徑。
新常態 再生水資源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在經濟危機大環境的影響下,發展速度不得不放緩,再生水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為了緩解城市水資源用水緊張的問題,政府采取了諸多措施,而再生水資源的出現和利用,為緩解城市用水緊張帶來新的進展。
在中國的部分城市,水資源短缺的情況愈發嚴重,人們通過開采城市的地下水來彌補水資源的不足,進而導致了地下空洞,地面的沉降,對地質和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再生水資源的利用就有效地緩解了這一現象。
再生水回用有效地改善了日漸嚴重的水污染狀況,以城市污水廢水為原水,城市污水取水方便, 污水處理廠的廢水根據功能和適用對象的不同,經過適當地深度處理,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從而穩定地成為城市再生水資源的重要部分。原其回收的技術和方式有很多種,原水取材方便,相對于遠距離調水更為經濟,再者城市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大大增加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對節約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
另外,城市水資源的排放量遠遠大于供水量,再生水資源減緩了供水量的壓力。
首先,城市水資源現在面臨匱乏的局面,再生水資源回用可以成為穩定、可靠的第二水資源。其次,我國再生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再利用程度較低,許多城市面臨缺水的狀況, 但與此同時卻有大量尚可利用的水資源流失, 所以加強對城市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三, 再生水資源回用可實現城市的分質用水, 降低用水成本,在經濟新常態的局勢下,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市場前景良好。
再生水資源的主要用途有五個,回用于農業、市政雜用、工業、補給地下水和城市景觀等。
①、農業。再生水回用于農業主要包括農牧場、農田灌溉和造林育苗等。再生水可以應用于農業的育種、經濟農作物的生產、家禽、畜的飼養等。中國是農業生產大國,農業是鞏固和發展的根本。
②、市政雜用。綠化用水:園林綠化、公共綠地用水。建筑物除塵用水:施工現場清掃、除塵。消防用水:消防栓、噴霧等用水資源用再生水資源來代替,對城市水資源的供需不平衡有很大調整作用。
③、工業生產。可以給循環冷卻水做補充,鍋爐補給、處理水等。工業生產用水是再生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的主要需求,其成本小于其他回收用水途徑。在鍋爐用水方面比較發達。
④、補給地下水。再生水回灌地下調整地下儲蓄水平衡,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流,有利于生態環境自凈水能力的修復。
⑤、城市景觀用水。城市當中的噴泉、人工湖等,需要流動和更新。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再生水主要對水源的色澤、嗅覺和渾濁度等指標有所控制。
再生水資源因其多種用途參與到城市經濟系統的循環和運行之中,因而發揮著其特有的功能。
(1)作為最終成品的功能。石灰軟化、活性炭吸附和交換離子等的各種技術手段和工藝過程的參與,要投入相應的藥劑、設備等,形成了再生水資源最終成品。
(2)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功能。通過深度處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彌補城市水資源短缺,回用于農業、市政雜用、工業、補給地下水和城市景觀等,城市水資源的的功能得到了改善,因而能夠滿足經濟系統中各種需求。
(3)再生水資源的價值轉移、創造和增殖功能。再生水資源作為最終成品,既可以滿足人們的某些生活生產需求,亦可以作為新的生產能源投入到其他價值創造中。這需要進入市場流通,通過市場價值交換等手段,實現將初期投入的生產要素價值轉移、創造和增殖的過程。
(1)直接使用價值。直接使用價值是指它作為最終成品的形式出現,其具有的各種用途能夠滿足人們對生活生產的各種需求而產生的價值。具體表現為回用于農業、市政雜用、工業、補給地下水和城市景觀等的消耗。
(2)直接服務價值。直接服務價值具體表現為其作為城市水資源的補充而為人們服務,這種服務在人們的生活生產和消費等的過程中被利用和感受。
(3)間接功能價值。間接功能價值指的是根據環境所提供的,為生產生活和消費提供支持與保證所擁有的價值。
(4)選擇價值。選擇價值,任何一種資源在理論上都應具備,但當人們在使用某種資源時,不希望它過快地被消耗和破壞掉,那么就需要付出一定的費用來保證這種愿望的實現。六、新常態下再生水調控。
城市再生水資源作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緩解水資源緊張、改善生態環境的的重要途徑,其開發與回收再利用,正確評價城市再生水資源的價值尤為重要。在經濟緩慢復蘇的大環境下,再生水資源的利用體現出不可或缺的價值,成為國民經濟組成的一部分。需要引起市場足夠的重視與利用,降低再生水資源的使用風險,得到公眾的認同。
政府進行調控: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和完善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政策,特別是與污水回收利用和再生水資源開發有關的法律法規,使再生水資源的意識上升到法律高度,使全民意識加強。市場層面的價值調控:采取必要的經濟手段造就再生水資源的外部效果,在合理評價的基礎上,建立再生水回用項目的融資渠道、經濟手段和價值評價等,保障在市場中有效反映其價值。技術方面價值的調控:降低再生水的使用風險。再生水資源的水質安全風險是構成其風險的基本因素,水質風險包括水源風險和對人體健康的風險,提高處理污水技術保證再生水水質的安全性。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經濟呈現緩慢而痛苦的復蘇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把經濟發展的腳步放慢,自此,城市再生水資源的利用已經開始得到充分的重視來緩解小部分的城市經濟壓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各級政府的有效調控和配合,再生水資源的技術方法和資料還有待完善,但其經濟價值也會逐漸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現實體現,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
[1]高旭闊;城市再生水資源價值評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3(8):100-101.
[2]張穎; 趙國志 城市再生水回用與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J].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 2008,5(30): 22-23.
TV
B
1007–6344(2015)01–0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