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林
(大連城市建設專家事務所有限公司 116021)
淺談綠色建筑設計是未來建筑設計的方向
田忠林
(大連城市建設專家事務所有限公司 116021)
在當前科學經濟發展的推動之下,建筑施工對于社會的效益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而傳統的建筑業也受到一系列的沖擊,綠色建筑的概念應運而生,基于此,本文探討了綠色建筑設計的相關問題。
綠色建筑 設計 措施
近幾年,全國各地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劇增的建筑量造成侵占土地、破壞生態環境等現象日益嚴重,并引發多數城市如霧霾天氣等災害,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刻不容緩。綠色建筑的本質是在建筑活動的全生命周期內,在減少資源的消耗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設健康環保的人居環境。為此,有研究者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項目為代表,研究在經濟許可的范圍內,采取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新工藝,在減少資源使用的同時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某科技大學在陜北黃土高原所進行的現代窯洞住宅設計,利用最簡單的玻璃溫室、浮力通風、太陽能熱水和天窗采光等技術,使窯洞居住環境大為改觀,甚至使采暖能源節約了 60%以上。綠色建筑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是建筑品質提高的重要標志。
2.1 、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2.1 、1 、減少建筑材料的能耗建筑材料是構成建筑的基礎,所以建筑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建筑材料構成的居住環境是對人體產生影響最大的因素,所以一定要選擇低消耗、低毒或者無毒的材料。綠色材料的概念主要是材料的性能指標對人體傷害的參數,選擇綠色材料在成本上肯定要高一些,但是不要為了節省成本而偷工減料。在建筑材料運輸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運輸的能耗以及成本因素。對于綠色材料的選擇,要在保證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結構安全的狀況下,提高綠色性能指標。
2.1 .2 、減少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在建筑投入使用后,還會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這主要與設計師的設計水平有關。在設計階段,應該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勘察,全面了解現場資料,對于材料的使用要合理規劃,減少浪費。要熟悉當地的氣候狀況,充分利用日照的特點,保證室內的溫度。在通風換氣的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到室內的環境,同時還要考慮到能源的消耗,排放的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等。所以設計師要不斷的創新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真正的達到綠色設計的目的。
2.2 、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
2.2 .1 、選用耐久性材料設計中
選用耐久性較好的建材,以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壽命與建筑同步,減少材料的更換、維護,從而節約費用。雖然耐久性高的材料往往成本較大,但是如果加大投資力度,從長遠來看,往往可以帶來日后維修的投資量的減少,不僅對于消費者是一個便利,而且對投資者的評價與信用又是一個很好的外在表現,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2.2 .2 、采用靈活多適的設計手法
設計師所設計的綠色建筑不能單一毫無特點,而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中更不能與傳統建筑完全一致,因為傳統建筑行業缺乏的是對材料的合理利用與回收再利用的理念,設計者不僅需要轉變設計手法,更要靈活的使用材料,使每一份材料用到合適的地方,增加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材料的損失,從而減少材料成本的投入。
2.3 、因地制宜
綠色建筑特別強調因地制宜,進而最大可能的減少資源的損耗和環境的破壞。在我國的西北、華北等日照充足的地區,太陽能的利用就能實現高效和節能;而對于我國中不見天日的南方地區則不容易實現。結合南北方氣候差異,在寒冷地區的建筑主要應該加大建筑保溫材料的使用和利用,但在氣候采光條件比較優勢等一系列的環境和外部影響。所以,綠色建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否則就會造成某種建筑在本地區是針對當地的氣候特征和天氣變化涉及的,否則的不是充分的考慮和規劃,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
2.4 、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注意減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減少環境污染,使建筑產生的建筑垃圾、固體、污水與氣體等污染物帶來最小的環境負荷。這是綠色建筑設計的最根本的目的,在傳統的建筑行業中往往只為了求得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能或是建筑本身的整體美觀,無限制的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工原料,所以對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傷害,如今綠色建筑設計已經漸漸被人提起,為了使環境不再受到巨大損害,降低環境負荷,綠色建筑應做到以下幾點:
2.4 .1 、選擇環境負荷小的建筑材料
建筑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并帶來較高的環境污染。建筑師在對材料進行選擇時,應具備生態和經濟的意識,選擇對環境造成的負荷小的材料。
2.4 .2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不僅僅是施工者的任務,更是設計者需要設計出的一個環節,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影響著材料的利用與對環境的損害程度。在施工的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筑垃圾的分類、減少污水排放量等來實現建筑的綠色化。
2.5 、光能的頂棚裝飾設計
光能在建筑裝飾設計中的生態利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將光能轉換為熱能以及其他能源等,并且是可以直接進行使用的潔凈能源,讓潔凈的熱能或其他能源加入到建筑裝飾設計的能量循環中去,盡量降低建筑裝飾設計以及使用過程中對礦物或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則是盡最大可能使用自然光線,以此減少建筑室內用于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在進行建筑采光方式的選擇上,我們可以將誘導式采光應用在頂棚的設計中,在確保光照充足的基礎上盡最大限度使用自然光,降低用于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
2.6 、地面的裝飾設計
建筑的地面設計主要體現在對室內整體的生態系統的調節上。在國外,對室內的空氣溫度進行分層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很大范圍內被采用。室內的溫度可以通過隔空地面來進行調節,并在隔空的夾層中安裝引風系統,通過自室外通入的新鮮空氣的多少來實現對溫度的調節。在國外另一種比較普遍的地面裝飾設計是地板的加熱系統。地板整體被加熱,借此使室內的整體環境處于一種均衡狀態,避免空調系統或傳統供暖中經常出現的室內各處氣溫不一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室內環境的水平。地板加熱系統的另一個優勢在于熱利用率較高,更加節約能源。就人體結構來講,熱量從足部得到更加科學健康。
綠色建筑設計已經成為現代建筑的主要發展趨勢,不僅在建筑材料的性能上有所提升,提高了居住環境的質量,同時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是實現建筑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設計師要不斷的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在結合我國建筑業的實際狀況,提高綠色建筑設計水平,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為綠色建筑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王一平. 為綠色建筑的循證設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付曉惠. 綠色建筑整合設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3]梁澤明. 淺談綠色建筑設計[J].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4:90+93.
[4]段弢,郝臨韜. 二十一世紀建筑設計發展方向的探討[J]. 民營科技,2010,04:265.
S210
B
1007–6344(2015)01–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