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揚
(湖北工程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孝感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虞 揚
(湖北工程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迅速發展,相伴而產生的城市中建筑垃圾也在日益增多,如何對這些建筑垃圾進行科學處置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垃圾排放單位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闡述了建筑垃圾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分析了孝感市建筑垃圾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建筑垃圾減量化、開發利用、資源化的措施,以供同行參考。
建筑垃圾 拆遷 回收利用 資源化
隨著武漢“8+1”城市圈的提出,孝感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也隨之加快發展。然而,在城市改造的深入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迅速發展的同時,相伴而產生的城市建筑垃圾也在日益增多[1]。目前對建筑垃圾的處置一般是采用填埋或露天堆置的方式,如果現行的處置方式保持不變,孝感市將被建筑垃圾填埋場所包圍,或者根本沒有地方可以容納這些建筑垃圾。因此無論從當前解決孝感市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出發,還是從長遠保證孝感市建設工程所需砂石料的穩定供應來源、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方針等方面考慮,大力發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緊迫的。大量的建筑垃圾已經嚴重影響了孝感市的市容市貌、百姓生活和生態環境[2]。因此如何對這些建筑垃圾進行科學處置已經成為孝感市各級政府和垃圾排放單位面臨的重要課題。
1.1 占用大量土地,
建筑垃圾以固體非可燃性物質為主,在處理上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垃圾。許多城市建筑垃圾未經處理就被轉移到郊區堆放,隨著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點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場的面積也在逐漸擴大。據了解,每堆1萬t建筑垃圾需占用6.5畝土地,隨著建筑垃圾排放量的增加,所需堆放場地面積會不斷擴大。因此,垃圾與人爭地的現象已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
1.2 影響市容市貌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間大,堆放雜亂無章,未能及時轉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為城市的衛生死角,與城市整體形象極不協調,嚴重影響城市的市容市貌。
1.3 降低土壤質量
建筑垃圾堆放場多以露天堆放為主或直接填埋,經歷長期的日曬雨淋后,垃圾中的有害物質(其中包含有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和瀝青等釋放出的多環芳烴構化物質)通過垃圾滲濾液滲入土壤中,從而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如過濾、吸附、沉淀,或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郊區土壤的污染,從而降低了土壤質量,進一步污染植物和地下水。
1.4 影響空氣質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過程中,經日曬、風吹、雨淋、焚化等作用,揮發出大量的廢氣和粉塵;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致癌物質,從而造成空氣污染。
2.1 建筑垃圾快速增加
隨著武漢“8+1”城市圈的提出,孝感市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也隨之加快發展。目前孝感市正處于城市大建設的重要時期,城市周邊的各開發區是全市開發建設的重點,而城內又面臨舊城改造的建設任務,因此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面對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清運,給交通、環境和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2 缺乏對建筑垃圾循環使用
目前,孝感市還沒有出臺支持建筑垃圾循環使用的優惠政策,對建設單位建筑垃圾“減量化”沒有強制要求,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不高。孝感市的建筑垃圾處理方式簡單,還是以直埋為主,對環境破壞比較嚴重。
2.3 管理體系不健全
從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來看,其產生、運輸、處置的全過程都應被列入管理的范疇。從資源環境管理的角度出發,還應包括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資源回收,而現行管理機構在這些方面都不明確,造成監管效果不明顯。
3.1 孝感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基本原則
一是建筑垃圾管理的“減量化”。從源頭上引導建筑企業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同時合理進行利益、責任分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減少垃圾的數量,從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二是建筑垃圾管理的“資源化”。建筑垃圾是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和綜合利用是一種趨勢,最終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也是雙贏和利國利民的好事。三是建筑垃圾清運的“集約化”。建筑垃圾應當與生活垃圾一樣,由政府負責清運和管理,清運費用由垃圾產生的單位承擔。
3.2 建筑垃圾管理的具體措施
3.2 .1 建筑垃圾的減量化
制定鼓勵建筑垃圾“減量化”相關法律法規、優惠政策和鼓勵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補貼政策,鼓勵企業減少垃圾產生,進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鼓勵建筑企業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另外,應優化建筑設計,采用耐久性材料。設計階段的疏忽和建筑材料的性能低下是產生大量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通過工程設計階段對設計概念的改變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來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
3.2 .2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
發達國家已經將建筑垃圾作為一種新的資源,以至發展成一個新興的大產業。因此,我國也應加快建筑垃圾處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規定建筑垃圾必須進行分類收集和存放,堅持走循環之路。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環再利用不僅能夠保護環境,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而且若采用科學管理和有效措施將其減量化和再利用,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建設資金和資源。
3.2 .3 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機制
建筑垃圾的管理,應當明確管理機制和管理部門的職責。明確孝感市市容局作為建筑垃圾的主管部門,建筑垃圾的清運、填埋、再生利用的政策制定。規劃局負責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的管理,對建筑企業產生垃圾量進行核準,對超過平均水平的予以一定的處罰。城管執法局、交管及公安部門應當按照以上各職能部門審批的事項加強執法,堅決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加強孝感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消除城市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應著重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實行減量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減少垃圾的數量,要求建筑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從而實現“減量化”的目標,從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其次,做好建筑垃圾的開發和利用;第三,實行資源化,制定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規范,對再生利用企業給予一定的支持,以加強循環利用比重。同時,還要對已經產生的建筑垃圾,堅持全過程管理,政府各部門、企業、公眾加強協作,保證每個環節都處于嚴格的監管之下。
[1]夏海燕,夏利民. 談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及處置對策——以孝感市施工現場為例[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1(10): 113-117.
[2]李穎,鄭胤,陳家瓏. 北京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政策研究[J].建筑科學, 2008,24(10): 4-7.
S210
B
1007–6344(2015)01–0285–01
虞揚(1993-)男,湖北黃石人,土木工程專業,湖北工程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