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群
(中鐵二局集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610031)
能源利用現狀與對策
唐 群
(中鐵二局集團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61003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能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進而為我國造成了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多方面問題,節能減排這一理念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闡述了我國能源開發及利用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改善能源利用問題的有效措施,為我國能源的科學合理運用提供理論基礎。
能源利用 現狀分析 應對策略 能源利用率
從原始到現代,人類的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改觀,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能源的合理利用不僅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物質基礎,還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人類支配自然資源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能源在為人類提供光和熱的同時還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能源在現代社會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之而來的是不容忽視的環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問題,所以在這科技不斷完善的社會,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已逐漸成為人們的首要任務。
能源的利用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是對能源進行無節制的開采,用于滿足自身利益,最終將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目前,能源短缺問題在許多國家中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可將我國能源開發及利用方面的問題和不足總結為六個方面,分別為:
(一)大能耗產業的迅速發展
在以往的十五年里,我國注重培養第三產業,目的是減少產業的耗能,但在實際情況中,第三產業并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反而是第二產業得到了更快的發展,極大程度增加了產業的能源消耗。相關數據顯示,在十年前,我國大能耗產業的增長速度達到了20%。
(二)人均能源消費水平較低
由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實際的人均能源消費水平還不及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與發達國家相比,更是相差甚遠。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基數過大,我國實際的能源總量還是非常可觀的。
(三)依賴傳統的煤炭資源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消耗的煤炭總量達到了世界總消耗量的四成以上。過分依賴傳統的煤炭資源,不僅使我國各產業的能源利用率停滯不前,還對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污染。
(四)能源的實際利用率較低
造成我國能源的實際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技術,通過優化和改進,我國大型產業的能源總消耗量得到了顯著的下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能源的實際利用率仍然過低;其二是對于能源需求較大的產業而言,我國能耗的實際水平高出國際平均值的50%左右,不會超過60%。
(五)環境污染
從環境容量的角度考慮,我國每一年就需要在大氣中排放高達1200萬噸的SO2。實際排放量更是超過這一數值。如今,我國多地區面臨著酸雨天氣的影響,全國范圍僅三成城市會達到二級空氣質量標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六)能源供應遠遠不夠
雖然我國煤炭能源的實際消耗總量在世界中居首位,但如果沒有充足的能源供應,我國也不會達到如此高度。盡管如此,從總體角度而言,我國的一次能源供應還遠遠不夠。
(一)加大新型能源的研究力度
雖然我國的總體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也接踵而至,使我國能源工業等行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此,還需加大新型能源的研究力度,提出更為環保、高效的新型能源。電力作為主要的二次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因此對發電方式進行研究,在確保電力資源持續供應的前提下,促進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方面的研究和建設,可以有效減少能源的消耗,從而改善我國能源利用現狀,提高能源利用率。
(1)水力發電
在以往的六年中,我國的水力發電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憑借 5633× 108KW·h的年總發電量,在世界水力發電中占據領導位置。根據相關統計得知,我國水力發電量占我國發電總量的 16%左右,逐漸成為我國電力的主要來源。通過分析和研究發現,我國水力發電相關的技術水平及設備配置都已經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在可再生資源中,水力發電作為穩定性高、建設成本低、環境污染小的新能源應在合理的情況下得到優先開發和利用。
(2)風力發電
數據表明,我國可開發的風力發電資源將超過 3000GW大關,但由于開發技術的不完善,我國實際開發的風力發電資源僅為理想值的一半,可見我國風力發電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風力發電對供電網絡具有較高的要求,如果電力行業想要運用風力發電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改裝,經濟代價較大。在風力發電方面,我國仍需加大研究力度,尤其在電能的存儲和直接使用等方面。
(3)太陽能發電
我國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總發電量在世界中排名第三。在2010年,我國的太陽能發電總量已經超過了1000MW。雖然成績顯著,但在實際情況中,太陽能發電技術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其水平與前幾年相比并沒有得到提升,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就是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過高,許多太陽能發電方面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雖然有很多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提出了十分先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也起到了一定推動的作用,但我國對該領域投入不足的現狀已經持續多年,僅靠技術的更新還無法使其發生質的變化。因此,我國相關領域應提高對太陽能發電的重視程度,從而建設一個完整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從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的角度講,有效減少單晶硅的研究成本是推動太陽能發電的重要前提,通過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強,促使相關部門具備自主開發單晶硅材料的能力,從而使太陽能發電得到全方位的推廣和應用。
(二)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隨著環境污染的越發嚴重,及能源緊缺問題的不斷普及,世界各個國家均對可再生資源的研發和應用引起了高度重視,但這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過去的時間里,世界上幾乎所有地區都將化石類能源作為主體。數據顯示,在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世界總化石能源將占到總量的八成。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實際上就是實現與化石能源的有效配合,根據能源的特點進行分類和歸納,從而形成一種科學的能源利用環境。另外,應對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引起高度的重視,將我國日趨成熟的電力行業與化工類行業進行充分的配合,從而為我國能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更為先進的技術支持。可再生資源根據其自身的特點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使用之前必須要對其特點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將其使用在適宜的位置,形成完善的能源供應系統,使可再生能源發揮出最佳效果。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合理運用是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的,為滿足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應根據可再生能源的實際情況將其與合適的產業一一對應。
總之,能源作為人們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其利用率也是衡量我國發展發水平的重要指標。對我國能源利用的當前形勢進行研究得知,我國能源的利用及儲備并不樂觀,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相關領域應加大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力度,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我國能源利用方面的問題,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 姚國欣.世界煉化一體化的新進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J].國際石油經濟,2011,17(5):11-19.
[2] 喬明,石華信.世界原油供應和煉油工業中長期發展預測 [J].國際石油經濟,2011,17(5):20-27.
[3] 劉顯法.劣質重油改質、加工技術進展及展望[ C ] / / 第三屆北京國際煉油技術進展交流會論文集,2011,(11):91-100 .
[4] 胡秀蓮,劉強,姜克雋.中國減緩部門碳排放的技術潛力分析[J].中外能源,2011,12(4):1-8.
S210
B
1007–6344(2015)01–02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