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功平
(大連市自來水集團公司 116033)
淺談市政給水施工管理技術措施
邵功平
(大連市自來水集團公司 116033)
本文擬就市政給水施工管理所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產生原因進行一定的探討,并對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的管理措施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分析,旨在大力提高人們對給水工程質量管理問題的認識,從而有效加強市政給水工程的質量管理。
市政給水工程 質量管理 技術措施
由于我國各地市政給水工程質量水平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一些僻壤地區的市政給水工程存在質量隱患就在所難免,導致質量事故發生,從而嚴重危害著市政給水事發周邊地區的生活安全和農業安全。概而言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質量是市政給水精品工程的生命線而不容忽視。為此,必須大力加強市政給水工程的質量管理,同時強化市政給水監督管理,以便確保市政給水工程質量不會發生問題。本文就此圍繞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管理展開論述。
1.1 市政給水基建項目參與單位質量意識不強
市政給水基建項目一般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建設,對于市政給水工程擬建項目的可行性論證重視不夠,同時對于市政給水工程的長期規劃缺少前瞻性,只是著重考慮任務完成和力盡滿足當前市政給水需要即可,并集中精力于資料完整和資金管理方面,特別是在工期與質量碰撞和沖突的時候,精品工程質量觀念就被往往置于其次。
1.2 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不完善
市政給水工程參與主體涉及眾多,任何一方的脫節或責任意識的不強都會導致市政給水工程留下安全隱患。雖然大多數市政給水工程項目都設置了質量管理小組組長,并制定相應的質量管理制度,但這都是基于少數人的質量管理而沒有實現全員參與質量控制,沒有強化各責任主體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導致市政給水工程質量責任的缺位和錯位。而基于各方利益沖突的市政給水工程協調機制也是低效運轉,使得工程質量大打折扣。另外市政給水基建建設項目建設管理單位只是注重施工工程的控制,并沒有在設計、勘測、招投標、竣工驗收等環節進行全程的質量控制,尤其是市政給水設計的隨意變換和主管人員的更換,使得市政給水工程難以達到有效管理。
1.3 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管理方法落后
基于傳統公益性市政給水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化程度低,經驗無法積累和借鑒,工程標準(如防洪標準、環保標準等)要求較低,已經很難適應現代項目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市政給水項目組織機構的建設力度,使得項目管理信息化與網絡化進程加快,并大膽借鑒國際市政給水項目管理模式,探索出符合我國實際的公益性市政給水項目管理模式。
1.4 高素質的項目管理專業人才缺乏
當今時代,人才競爭趨于白熱化階段,加強人力資源儲備特別是高素質的項目管理人才是各個單位乃至國家之間競爭能否成功的砝碼。因此,對于我國的市政給水工程建設來說,基于市政給水工程進度、質量、費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復合型高級人才需求迫切,然而由于我國市政給水工程項目管理在國內推廣時間不長,能夠通曉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項目管理專業人才就相對不多,這就為我國的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2.1 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市政給水質量控制理念
一是樹立科技驅動的市政給水質量觀念。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環境下,科技創新和科研投入被我國社會各界都加以高度重視。因此,對于市政給水質量管理來說,必須從以前的經驗型向科技型管理過渡,特別是對于工藝技術的創新、新材料和設備技術的廣泛推廣都要下大力氣做好,從而使得市政給水資源配置合理,質量管理方法科學化。二是樹立系統化的市政給水質量管理理念。市政給水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進行全壽命周期的全程管理,必須與與市政給水相關的動態因素加以結合,使得市政給水項目各個環節做到無縫對接。三是樹立成本利益的市政給水質量管理觀念。市政給水成本必須滿足市政給水安全、實用、美觀等要求,以長遠發展為目標,強化民生意識,力求實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四是樹立“以人為本”的市政給水質量管理理念。要努力培養全員質量意識,實施全員參與的市政給水質量控制管理,從而發現和挖掘員工質量管理的潛能。
2.2 構建科學的市政給水質量管理控制體系
一是建立完善的市政給水信息溝通體系。由于市政給水工程涉及多方參建單位,各方的信息溝通與利益協調成為市政給水質量的保證。而如何消除溝通障礙,防范溝通危機,暢通溝通渠道,是市政給水項目管理者的必備能力。而有效的溝通管理體系包括溝通計劃、信息傳播、執行報告、行政總結四大方面,其中信息傳播要求設置檢索系統和傳播系統來做好項目記錄,執行報告要求做好執行審查、差異分析、趨勢分析和盈余量分析。二是建立高效的市政給水組織機構。組織機構是為完成相應質量目標而形成的結構體系,分為項目管理決策層、中級管理層和勞務作業層,形成責任明確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三是建立合理的質量控制制度。根據市政給水基建項目規章制度層次模型即國家規范性文件規定→市政給水部委文件規定→水管單位相關規定→基建項目規章制度→基本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來建設市政給水文化,進行全員參與制度建設。
2.3 注重市政給水項目全周期的質量管理控制手段
一是抓好施工前的市政給水質量管理控制。認真做好市政給水規劃質量、市政給水設計質量、承包單位選擇、監理單位選擇和供貨商選擇,并建立嚴格的前期工作設計單位準入制度,加強審核工作,使得市政給水前期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二是抓好施工階段的市政給水管理質量控制。嚴格推行動態控制為主、事前預防為輔的管理辦法,抓好事先指導、事中檢查和事后驗收三個環節,特別是對市政給水工程重點部位、隱蔽工程、關鍵工序更要實現動態全過程全方位質量控制,并要對其實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檢查辦法來監督市政給水施工人員,同時對重要市政給水材料和設備做好檢驗試驗,對重要工程組織旁站管理和檢查驗收,嚴格審核現場實驗和復驗報告。另外,要制定好市政給水工程質量事故分析處理程序,以便最大程度保障員工安心工作。三是抓好竣工階段的市政給水質量管理控制。要做好工程質量驗評質量審核及現場檢查,做好電器設備試驗檢查評定驗收,做好竣工質量及工程質量報告審核,做好市政給水工程階段驗收、竣工驗收、最終驗收和國家驗收。
2.4 強化市政給水人才培養
一是加強市政給水單位的內部培訓機制建設,實現定期培訓與不定期培訓相結合的培訓體系,提高市政給水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二是加強市政給水工作者的持證上崗制度建設。三是與國際市政給水單位加強合作,做好互相交流。
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管理所存問題在某些地方比較嚴重,特別是有著豐富水力資源的僻壤地方的市政給水工程安全隱患更是凸顯,這就要求我國各地必須借鑒國際市政給水質量管理模式,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市政給水創新技術的研發運用,提升市政給水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有效提高市政給水質量管理控制水平,努力建設一批令人民滿意的市政給水精品工程。
[1]徐秋愛.淺談市政給水工程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問題【J】工程技術.2010(12).
[2]蘇小敏.淺談市政給水工程中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J]科技向導.2010(11).
[3]劉后虎.市政給水工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3).
TE
B
1007–6344(2015)01–02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