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根林
(南京工大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探討
梁根林
(南京工大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的民用、工業用房及基礎設施建設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而混凝土作為一種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質量優劣,不僅會影響到結構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應足夠的重視。
混凝土 施工質量 控制
1、培養施工負責人及技術人員的全局觀念和質量意識
在預拌混凝土生產及使用過程中采取“一條主線貫穿,多方管理結合”的方法,對混凝土從原材、配比、外加劑、計量、運輸、澆筑、養護、強度評定等環節進行全方面的控制、管理。工程實踐中,不少監理單位及施工企業的現場技術、質量管理多側重于混凝土進場后的質量管理,而忽視了廠家原材采購、生產及運輸環節的質量控制,造成管理無法銜接,形成漏洞,為質量問題的產生提供了土壤。
2、熟悉掌握混凝土的技術性能
混凝土質量要求是一種綜合性指標,根據工程特點,結構設計不僅對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提出明確要求,具備相應的變形性能、耐久性等,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還需混凝土具有和易性。但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細骨料、粗骨料、外加劑、摻合料,按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制,振搗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認真理解和搞清混凝土標號與混凝土平均強度及其標準差的關系,明白現場混凝土強度評定滿足的要求,扎實抓好混凝土的質量。
3、混凝土質量細節控制的有效措施
在混凝土的幾種組成成份中,監理工程師、質量工程師應著重在工程資料和實物檢查兩方面。目前實行的監理見證取樣送檢制度值得肯定,但近幾年只針對現場攪拌的混凝土原料進行了見證取樣,而對于預拌混凝土來說,不少地區還是空白,建議監理單位應對此領域加以監督?;炷吝M場檢驗重點是檢查其和易性,包括流動性、保水性和黏聚性等,應嚴格檢驗混凝土的坍塌度,做好平行檢驗工作,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好混凝土的和易性。
1、基礎底板砼施工
(1)地下室混凝土澆筑采取分塊進行,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澆筑順序為先施工承臺砼、后底板;先施工柱砼50cm、后墻壁砼50cm,再施工50cm柱砼,再施工50cm墻砼50cm,如此直到最后頂部梁板。外墻水平施工縫應在底板面上部300-500mm范圍內設置,因有嚴格防水要求,在中部設鋼板止水帶。
(2)地下室混凝土澆筑留設后澆縫帶,必須是在底板、墻壁和頂板的同一位置上部留設,使形成環形,以利釋放早、中期溫度應力。若只在底板和墻壁上留后澆縫帶,而在頂板上不留,將會在頂板上產生產力集中,出現裂縫,且會傳遞到墻壁后澆縫帶,也會引起裂縫,為避免出現溫度收縮裂縫和減輕澆灌強度,可采取分段(塊)進行,在中間后澆縫帶位置,主筋按建議設計不切斷,經 28天后,再在預留的后澆縫帶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灌筑密實。
不同標號砼施工示意
(3)砼振搗:送砼前,輸送泵管應接至最遠程。布置應順直,轉彎位置的錨固要牢固可靠。凡經過水平位置的管道,要用支架或木墊枋等墊固,不得直接與模板、鋼筋接觸。若放在腳手架或垂直穿過每一樓層時,應用鋼管、木枋等加以錨固。泵送時,先把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達到濕潤和清潔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內加入與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即可開始泵送砼。開始泵送時,泵速度宜放慢,油壓變化在允許值范圍內,待泵送順利時,才用正常速度進行泵送。當砼供應不足運輸不正常的情況下,可放慢泵送速度,但最長不得超過15min壓送一次。若泵送中途停歇超過60 min時,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砼,以保證泵機連續工作。
(4)底板混凝土澆筑,沿長方向分N個區,底板厚度小于500mm,也可分層,采用斜向趕漿法澆筑,表面及時平整。地下室高3M以內,應先用鍬下料,待底板混凝土厚度達到一定厚度,再用手推車下料,以免將鋼筋壓彎變形。對深3M以上的底板,要用串筒或溜槽送料。
2、剪力墻混凝土澆筑
(1)如柱、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時,可以同時澆筑,反之宜先澆筑柱混凝土,先澆50cm樁砼,然后澆50cm剪力墻砼,再澆50cm柱砼,如此反復,直到整幅剪力墻施工完成。
(2)剪力墻澆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筑5cm厚與墻體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并用鐵鍬入模,不應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
(3)澆筑墻體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
(4)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于50cm,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為度,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應開口,并在此處澆筑振搗。
3、主體結構砼施工
3.1 澆搗要求
(1)墻砼澆筑采用導管下料,使砼傾落的自由高度小于2m,確保砼不離析;梁板砼澆筑按劃分的施工段連續澆筑,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澆搗時地下室墻體不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留置距板底500mm處;結構梁板原則上不再留施工縫,如因特殊情況(如停水、暴雨等),其施工縫按規范可以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圍內,并留成垂直縫。
(2)送砼前,輸送泵管應接至最遠程。布置應順直,轉彎位置的錨固要牢固可靠。凡經過水平位置的管道,要用支架或木墊枋等墊固,不得直接與模板、鋼筋接觸。若放在腳手架或垂直穿過每一樓層時,應用鋼管、木枋等加以錨固。泵送時,先把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達到濕潤和清潔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內加入與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即可開始泵送砼。開始泵送時,泵速度宜放慢,油壓變化在允許值范圍內,待泵送順利時,才用正常速度進行泵送。當砼供應不足運輸不正常的情況下,可放慢泵送速度,但最長不得超過15min壓送一次。若泵送中途停歇超過60 min時,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砼,以保證泵機連續工作。當發生堵管時,可重復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砼至料斗中,重新攪拌后再泵送。
3.2 柱梁接頭處不同強度等級砼澆搗的處理方法
澆砼時必須保證墻柱梁板節點區為高等級砼,擬采取以下措施:將高等級砼澆注范圍擴大至墻柱四周各加寬50cm的部位,在這一個部位,采用支模專用“快易收口網”封堵,并固定在鋼筋上,該模板既避免了砼隨意流淌,又能保證模板兩側砼結合良好。澆筑砼時,按不同的砼標號采用兩臺砼泵分別進行,按照梁板砼澆筑順序和速度,控制柱墻砼澆筑速度,保證在高標號砼初凝前梁板部位砼連續澆筑。
3.3 振搗要求
砼振搗除樓板采用平板式振動器外,其余結構均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浮落;插入式振動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并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模板,且要注意“快插慢拔,不漏點”,上下層振搗搭接不少于50mm,平板振動器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3.4 砼標高控制
本工程澆筑量大,按照施工工藝,墻柱、梁板砼同時澆筑。對于±0.000以下砼面標高的控制,采用水準儀,塔尺測量,在砼墻體的豎向鋼筋上測設若干個比底板高1000 mm的水平標高,用紅油漆作標記,用來控制砼的平整度。對于±0.000以上砼面的標高控制則同時將其測設在塔吊的標準節上,以后每隔一層測設一次。若該標高與對應的樓板面標高不一致時,則要精確測設在豎向鋼筋上的標高(即紅標記)。
[1]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2011版
[2]砼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北京 1992
G322
B
1007–6344(2015)01–03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