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亮 裴 碩
(1.大連圣安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2.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鄰室傳熱對負荷的影響
李 亮1裴 碩2
(1.大連圣安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2.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對上海某小區(qū)單元式供熱冬季運行工況進行測試,并分析測試數據同理論設計值的偏差,根據鄰室傳熱溫差修正公式,對測試結果進行了修正,修正結果表明,由于鄰室溫差傳熱影響,導致實際測試負荷明顯大于理論計算值。
建筑節(jié)能 測試 圍護結構 夏熱冬冷地區(qū)
夏熱冬冷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是冬季濕冷、夏季炎熱,全年的采暖期、空調使用期較長,采暖、空調能耗較高。因此該地區(qū)住宅建筑的節(jié)能不但要考慮冬季保溫,還要考慮夏季隔熱,同時還不能忽視春秋過渡季節(jié)的通風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室內舒適性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改善冬季室內環(huán)境,長江流域今年來也開始冬季采暖,采暖形式主要是空調采暖。單元式燃氣鍋爐供熱是近幾年新建小區(qū)所采用的供熱系統(tǒng),即一棟樓每個單元由一個燃氣鍋爐集中供熱,經過末端風機盤管送入室內。用戶可以控制末端關閉,由于該方式控制靈活,室內無人時可關閉系統(tǒng),該間歇運行方式雖然起到了節(jié)能作用。但是由鄰室傳熱引起的負荷占據相當大比例,實際并不節(jié)能。測試結果表明,測試負荷遠遠大于理論設計值。因此在設計時應該加強樓板的保溫隔熱。
建筑概況
建筑各項標準滿足《夏熱冬冷地區(qū)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外墻:采用了擠壓成型的聚苯乙烯泡沫板(EPS)作為外墻保溫。該保溫材料具有吸水性能低,導熱系數小,孔隙率低等特點。(外粉刷(10mm)+ EPS外保溫(60mm)+釘板條及鋼網抹灰(10mm)+粘土多孔磚(240mm)+內粉刷(10mm)
外窗采用帶隔熱構造的復合窗框型材和雙層低輻射中空輻射玻璃。低輻射膜層對中遠紅外熱輻射的反射率很高,能將80%以上的中遠紅外熱輻射反射回去。冬季,它對室內暖氣及室內物體散發(fā)的熱輻射,可以像一面熱反射鏡一樣,將絕大部分反射回室內,保證室內熱量不向室外散失,從而節(jié)約取暖費用。夏季,它可以阻止室外地面、建筑物發(fā)出的熱輻射進入室內,節(jié)約空調制冷費用。同時,其外立面的裝配感、立體感的效果強,建筑線條清晰流暢。
能源供應方式:
冬季各單元換熱站內的燃氣鍋爐集中向用戶供應熱水,包括生活用水和供熱兩部分。設計時生活熱水和供熱分開,供熱熱水經板式換熱器換熱后,送入各用戶末端的風機盤管,向用戶室內提供熱量,加熱室內空氣。并且末端可由用戶自動控制關閉。測試期間沒開生活熱水。
測試方法及參數
● 室內參數:包括室內溫度,相對濕度測量
測量記錄溫度、相對濕度。內置溫/濕度傳感器。溫度記錄范圍-20℃—70 °C,精度0.7℃;相對濕度記錄范圍25% —95%;記錄容量:7943個測量數據,使用于環(huán)境溫度濕度測量記錄;
◆ 室外參數:包括室外溫度,相對濕度,風速,風向和太陽輻射強度等參數
溫度:測量范圍:-35℃-50℃;精確度:±0.5℃。
◆ 測試方法:
通過逐時記錄燃氣表讀數及用戶供回水溫度和流量,具體測試參數如下:
V——燃氣瞬時流量,m3;
根據公式(1)、(2)計算燃氣鍋爐逐時累及耗熱量和用戶單元瞬時熱功率:
Q=MV
式中:Q——燃氣鍋爐逐時制熱量kJ;
M——燃氣熱值(8500kcal/m3=35581kJ/m3),單位kJ/m3 ;
V——燃氣流量,m3。
Q=mCpρ(Tg-Th)
式中:q——用戶熱瞬時功率kW;
m——瞬時流量,m3/s;
ρ——水的密度,kg/m3;
Th——用戶回水溫度,K。
◆ 燃氣鍋爐型號:
布德魯斯鍋爐:G234,標準利用率93%,最高設計出水溫度:110℃/120℃;使用天然氣,燃燒方式為大氣預混式燃燒;鍋爐間歇運行:燃氣鍋爐設置溫度70℃,當溫度水溫達到70℃時自動關閉。
測試結果分析
測試房間主要有三樓房間1,4樓房間2,五樓房間3和房間3,朝向正南。測試時間:8月23日10:00——8月25日16:00。測試期間房間設置18℃。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室內溫度明顯高于設定溫度,最高溫度達 26℃,出現(xiàn)在下午1點,因為1點太陽輻射最強,通過外窗受太陽輻射影響較大。此時溫度較高。
從上午10點開始測試,房間供暖系統(tǒng)剛剛開啟,室內溫度較低,隨著不斷加熱,房間室內溫度逐漸上升。房間301溫度始終高于其他房間溫度,因為501和502房間由于處于頂樓,因此溫度略低。25日室內停止供暖后,401房間溫度同24日基本沒有變化,維持在13℃左右。說明該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良好。測試期間,盡管各房間設置的溫度相同,同一單元內不同房間也有較為明顯的溫差。
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該小區(qū)建筑的圍護結構有很好的保溫性能。室外溫度波動對室內溫度的影響較小。
由于用戶末端可控,系統(tǒng)間歇運行,并且鄰室傳熱導致負荷較大,導致實測負荷明顯大于設計負荷。在設計時應該加強對樓板的保溫隔熱。燃氣鍋爐間歇運行,設置了自動啟停裝置。燃氣熱量得到充分利用。從測試結果來看,燃氣總熱量和用戶總耗熱量基本平衡。用戶外墻保溫系統(tǒng)較好,熱惰性大。且當供熱系統(tǒng)全部關閉后,室內溫度下降緩慢。可以縮短供熱時間,節(jié)約能耗。
[1]孟長再,謝曉明。分戶供暖系統(tǒng)戶間傳熱問題的探討。建筑熱能通風空調。Vol27 No5 2008:58-59。
[2]田雨辰,涂光備。鄰室傳熱相關問題的研究。天津大學學報。Vol 38 2005 9 :834:837
G322
B
1007–6344(2015)01–03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