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一梅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規劃中存在的環境問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評審重點等相關問題,以供參考。
關鍵詞: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問題;內容;重點
前言
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是有著緊密的聯系,相輔相成的。只有做好了兩者的協調統一,才能促進城市的發展與環境的協調。
一、我國城市規劃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淺析
1、環境保護的意識薄弱。在城市發展規劃過程中,地方的政府通常都會把重心放在經濟的發展上,對于環境的保護沒有足夠的重視,并且城市規劃工作人員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較為薄弱。城市建設部門缺乏對城市發展的長遠規劃,只注重眼前的發展,并且沒有認識到城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國城市規劃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城市水污染情況嚴重。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的人口和經濟也在不斷增長,城市中的經濟發展也會帶動工業的興起,大量的工業污水排放直接影響到附近的河流、地下水的質量,從而破壞城市的水環境。
3、城市大氣污染嚴重。城市工業的不斷發展不僅會帶來嚴重的城市水污染,還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城市工業排放的大量廢氣是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城市化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城市汽車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也加劇了城市大氣環境的惡化。城市建設施工也會帶來大量的粉塵,這也是產生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如果有效的城市環境保護措施,城市的大氣污染還將更加嚴重,目前,很多大城市的空氣質量已經到了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地步,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治理和解決。
4、噪音污染。城市的發展進步也使城市生活更加繁榮,與此同時,各類噪音污染也更加嚴重。城市中隨處都可以聽到機動車的噪音還有城市各項建設的噪音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噪音污染。特別是在一些工廠的附近,有機械設備工作時所產生的噪音,一些建筑工地中,不同頻率的噪音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休息;很多商場、家庭用的電氣設備如音響、電視、廣播等產生的噪音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二、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評價工作流程與內容
1、建立指標體系和環境規劃目的。建立環境規劃目的要注意以下幾點,把區域環境性質特征和功能都應該計算在內,同時也需要把環境效益與社會和經濟相結合考慮;環境指標體系的建立也需要注意很多問題,首先就要有益于環境的保護,保持環境衛生的前提下來維持經濟的發展,最后也需要全面的去思人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2、評測環境規則。評測的主要項目為:一是估計所有污染量的總和,大氣、廢水、廢渣、噪聲等都作為主要因素而背包括在內;二是預判所有情況下的環境污染,就是不但要科學預測主要污染物的增長情況,還要預判污染物對環境質量的變化情況;三是預判所有生態環境,城市及農業生態環境、森林草原及沙漠生態環境、珍稀瀕危物種及自然保護區、古跡風景區等地點都屬于各種生態環境,都需要對其情況進行預判;四是估算經濟總和,就是估算破壞的資源和環境的污染所造成的損失。
3、生成和決策環境規劃方案。環境規劃評價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階段,這一階段包括許多工作:分析環境目標和預測環境結果,工作之前需要考察地區財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現實情況,然后在其中挑選出最適合的規劃草案,之后還要采取修正、補充和調整草案等步驟,最終在選擇一個最適合的規劃方案。
4、管理和實行環境規劃。和以上階段進行對比之后可以知道,編制環境規劃比實施環境評價規劃要單一和簡單,環境規劃評價的實施工作需要有保護部門的監督管理,并且還要依靠其他方面的力量,使規劃能夠順利的進行。最后,為了定期總結和檢驗,需要對環境保護建立管理目標。
三、規劃環評審查重點研究
1、適當的建立環評目標與指標體系。進行環評工作的最常用的技術和規劃環評的最后目的都包括了用一套程序順序:即建立環評目標——指標——標準體系。環評目標是由許多基本的目標組成的,他們分別是,環保目標的規劃和提出,產業政策、資源政策、環境政策與規劃法規、規劃上層次和區劃河流、規劃區域流域、規劃環境、可持續區域流域生態和保護生態功能、控制區域流域重點環境問題、達到環保管理部門要求的環保目標等。解釋環保目標是環評指標的功能,可監測或可度量比較的指標表征是任何環保目標都需要有的指標。有了確定的分級指標,從而形成評價標準,所謂的評價標準為:按要求確定規劃需達到的指標水平或指標值。有了確定和具體的環評目標——指標——標準體系,就可以完全的或部分的去科學的評價規劃帶來的生態問題,從而促進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行。
2、清晰的闡述環境現狀——特點——問題。規劃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務是調查和了解所在的時空空間、現實的環境質量、生態環境的現狀、社會經濟的現狀、現在環境所有的主要問題等。以環評報告為基礎確立環評目標和指標,采用監控、遙控技術、收集材料等方法獲取數據屬于規劃所在區域的有效的環境質量現狀,考察和記錄所在地發生的污染環境問題、土地所有化、生態失衡、資源匱乏、海域劃分問題等。對于評價區的主要環境問題進行計劃和闡述,指出環評自身的評價重點和環評目標三個方面的具體方向,也能夠更科學的行使規劃環境對策措施。
3、判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及結論的正確性。環境污染、生態、風險三方面是規劃影響評價的標準。運用某種恰當的方法,不同發展情景下規劃和規劃替代方案實施對規劃所在地區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環境敏感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重點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對于規劃實施可能產生重大環境風險源的風險展開評價,規劃范圍涉及生態脆弱區域或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因素展開評價。
四、結束語
總之,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規劃評價的工作中,要正確認識到兩者的關系,注重聯系,區分起步,合理進行統籌安排,才能實現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并實現效益做大化。
參考文獻
[1]肖華山.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探討[J].金屬礦山,2012,11(12):7
[2]侯世全,邱慧.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比較[J].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2014,31(3):25——26
[3]徐美玲,包存寬.中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制度剖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6):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