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懷功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第2冊)第二章《城市的空間結構與城市化》第一節“城市的空間結構”第一課時。
[課程標準]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與城市功能分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之間的關系。②掌握影響城市空間結構形成的主要因素。
2.過程與方法
充分運用資料合作探究,分析數據,繪制坐標圖,提高學生地理分析理解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學生所處城市的實例分析,學以致用,樹立運用地理的意識,增強熱愛家鄉的情感。②通過討論、交流展示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重點:城市功能分區和空間結構。2.難點: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章丘四中衛星圖片”。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學校的布局分為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小到一個學校的布局都有這么明顯的規律,大到一個城市其空間布局更有規律可循,這就是今天我們將要研究的城市空間結構。讓我們滿懷期待開始今天的城市之旅,一起探索“城市的空間結構”。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初來乍到——合作探究一(分析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
[背景介紹]一個商人、一個白領、一個企業家來到一座小城,商人想開一家商店,白領想買一套住房,企業家想開辦工廠,讓我們幫他們選擇合適的地點。
[多媒體展示]
材料一 章丘市城區簡圖(局部)(略)
材料二 章丘市工業分布簡圖(略)
[學生活動]全班同學分成三部分,小組討論,在圖上標出所選地點,說出理由,小組代表準備發言。
第一部分——慧眼識旺鋪:幫助商人在《章丘市城區簡圖(局部)》中選擇合適的店址,并說明理由;
第二部分——巧尋宜居環境:幫助白領在《章丘市城區簡圖(局部)》中選出宜居地,并說明理由;
第三部分——精選最佳廠址:幫助企業家在《章丘市工業分布簡圖》中找到合適的機械加工廠廠址,并說明理由。
[學生展示]
(1)商人組代表上臺展示所選位置,并陳述選擇理由: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等。教師點評,并用多媒體展示香港街、小義烏、匯泉路三處商業區。
知識拓展:多媒體展示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觀看視頻“深圳中心商務區介紹”。
(2)白領組代表上臺展示所選位置,并陳述選擇理由:交通便利,靠近學校、醫院、公園等。教師點評,并用多媒體展示眼明泉小區、正大明泉花園小區。
(3)企業家組代表上臺展示所選位置,并陳述選擇理由:交通便利、污染物不影響市區等。教師點評,并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工業區景觀。
[教師總結]城市中相同功能活動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各種功能小區(如: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等),而不同功能小區有規律的結合,構成了城市的空間結構。
[承轉]上世紀初英國地理學家馬恩在研究城市空間結構時,發現富人和勞動階層在城市中的分布出現了分化。
2.智慧選擇(掌握高級住宅區與低級住宅區的區別)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24頁“探索”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英國的住宅區出現了什么樣的分化,原因是什么?
二、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原因
[多媒體展示]視頻“廣州土地拍賣會”。
[教師點評]在競爭的環境下,每一塊土地用于哪種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對該土地支付地租的能力高低。
1.巧手繪圖(畫出三種經濟活動隨距市中心遠近的地租變化線)
[學生活動]下表是某個城市三種經濟活動租金狀況統計表,將表中的內容轉繪到右圖中。
[教師指導]提醒作圖要點。巡視并選取學生中有代表性的圖進行展示。
[多媒體展示]投影學生畫的圖。(教師點評,展示標準答案)
[承轉]剛才我們將統計數據轉繪成了坐標圖,下面我們要透過數據看本質。
2. 數據背后的城市——合作探究二(理解經濟原因對城市空間結構的影響)
[學生活動]結合所繪坐標圖,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以下問題,小組代表準備發言。
(1)此圖反映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是什么?除此因素外還有什么因素影響地租?
(2)三種經濟活動的付租能力隨市中心遠近的變化有何異同?
(3)畫出三類功能區的范圍并說明理由。
[學生展示]
(1)距市中心遠近、交通通達度。(2)同:距市中心越遠付租能力越低;異:遞減速度不同,商業最快、住宅次之、工業最慢。(3)用多媒體展示自己畫的圖,并講解:由于從市中心至1.5千米處商業的付租能力最高,因此該區域是商業區;距市中心1.5至3.5千米處住宅的付租能力最高,因此該區域是住宅區;距市中心3.5至8千米處工業付租能力最高,因此該區域是工業區。
(教師點評,展示標準答案)
[承轉]經濟原因是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
[多媒體展示]繡水居民區、唐人街、章丘大學城。
[師生總結]歷史原因、社會原因、行政原因。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