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金屬材料的歷史和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漫長。我國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制品精巧,豐富多彩,在世界工藝文化中獨樹一幟。優雅的瓷器,莊重的青銅器,華麗的絲錦,還有金銀器,鐵器無一不反映了我們祖先卓越的創造智慧。金屬工藝就是工藝美術中占據重要位置的一種門類。
隨著時代的發展,金屬材料的實用性更廣泛更多元化。機器時代發展的到來,金屬這種材料的運用更加的顯得至關重要了。生活中金屬材料的運用也是隨處可見,如今在日常生活中的金屬工藝也伴隨著多種實用功能和美觀裝飾性而大面積出現。金屬材料除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以外。材料運用的多元化,與其他材料綜合性也更多的被人們所發現利用。
而根據人們在實踐中對于金屬材料工藝產生的不同效果的逐步認識和發現,利用其在點線面藝術空間表現法則上的多樣性也逐漸走上裝飾藝術的舞臺。單獨的作品也好,裝置也好,無論哪種制作手段,材料形態,無不因為金屬材料在造型藝術上的千變萬化,有容乃大的特性而有了特別的意義和美感。
關鍵詞:金屬工藝;點線面;空間;造型藝術;焊接
金屬材料無論作為工程材料或者生活用品或是生產機器總是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里,而其多元化,包容綜合的特性一直不斷的在發展和擴充著金屬材料的使用領域。從青銅器時代到牛耕的曲轅犁再到機器生產時代時代在歷史的進程中被人們賦予了各式各樣的意義。它的實用性從古至今乃至未來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它的特性也鑄就了它在裝飾造型藝術上不可忽視價值。
而在現當代的藝術中,金屬材料也走進了藝術家的視野,在他們手中幻化為或神秘,或溫暖,或冷艷的藝術品。
金屬材料一直伴隨著我們。它的歷史,它的現在,它的未來,它的精神又是如何呢?
1. 中國工藝美術的歷史
中國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其品類繁多,技藝精湛。中國工藝美術起源較早,起于于原始社會,至夏商周時期已具有較高水平。戰國以后,在漫長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各種工藝美術相繼涌現,并普遍有所發展和提高。在制作規模上,除了家庭手工藝外,還有官營手工藝工場、城鎮手工藝作坊,種類繁多。但是在近代,由于社會背景的復雜性,中國工藝美術一度有所衰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工藝美術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工藝美術形成了優秀的藝術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風格。
1.1金屬工藝的歷史
人類從石器時代便開始使用金屬,最早是青銅器。有一種說法是在商周時期就發現和使用了鐵,但是由于它愛生銹腐爛,所以沒有保存下來,但中國的鐵傳入日本,具體的提煉的技術我們沒有特別確切的知道,但金屬工藝的歷史確是悠久,影響深遠。最早金屬工藝技術便是鑄造,日本次后將使用鐵的技術發揚光大了。
1.2金屬材料發展的歷史
在西方文藝復興后,科學技術有了提高,人類也準備好了進入工業時代。金屬材料在工業應用材料中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材料。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表明,生產中使用的材料性質直接反映了人類社會文明的水平。黑色金屬應用的最為廣泛,以鐵為基的合金材料占整個結構材料和工具材料的90%。從石器時代到土陶器時代,在煅燒時期中發現了金屬材料,進而進入青銅時代,同樣的方法發現了鐵,進入鐵器時代,隨后在鐵的基礎上進入了綜合材料時代,金屬材料中復合合金材料不斷地出現。出現了例如高溫合金,玻璃合金,鈦合金等等合金材料。
2.金屬工藝在現代
2.1金屬材料在現代制作工藝中的手段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直接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人們的各種想象的實現提供了保證。在不斷出現的新型的金屬材料,加工手段和工藝技術也不僅僅局限于陳舊的鑄造成型的造型手段。金屬裝飾藝術也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逐步的邁向更大的舞臺。手段上,除了煅造,鑄造技術外,焊接,切割以及新出現的鉆,鉚,皰,銑,拋等加工手段也有應用,并且把現代的機械,電子,聲光學等運用到金屬技藝里,因此,豐富了金屬造型裝飾藝術的表現形式,語言意境。
2.2金屬材料在現代的各種用途
從最初僅僅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進而加工使用開始,金屬材料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金屬制品在工業、農業以及人們的生活,造型與裝飾藝術各個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也給社會創造越來越大的價值,如今我們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汽車樓房;出門乘坐的任何交用工具,各種生產生活機械;公園或街邊的金屬材料雕塑,金屬材料特的良好的性能使其涉及無論生活還是生產,無論物質還是精神的各個層面。就像電的使用一樣,在現代社會,如果沒有金屬材料,我們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我們的生活將又會是什么景象?
2.3金屬材料在現代造型中的多元化
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使金屬藝術在加工技術等層面有了巨大突破,人們的審美標準及意識形態的轉變也使現代金屬藝術有別于傳統的表現形式,具有更鮮明的“現代性”、“人性化”以及“符號化”等特色,呈現出生機勃勃、形式多樣的現代性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這些新觀念的產生源于兩方面的轉變:一方面,創作者們在世紀之交的政治及文化動蕩中受到了來自各種思潮的沖擊,汲取了多種藝術的新觀念、新元素,逐漸脫離了傳統金屬裝飾藝術較為單一的設計思維模式。另一方面,受眾的審美意識及品位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工藝制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那些缺乏個性、千篇一律的大規模生產的泛裝飾品。
在現代,金屬材料的造型工藝不僅繼承和延續著傳統,這是對人類文明的回歸,情感的追尋,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金屬材料的造型也隨之標新立異。現代金屬裝飾造型藝術的表現形式在社會與藝術思潮多元化的影響下呈現多元化的態勢。圍繞金屬材料造型裝飾藝術對現實物象反映的狀況程度來分析,大的可分為三方面:(1)具象風格,這是一種寫實的語言構成,是自然藝術在現。(2)抽象風格,現代審美角度而言,寫實的造型不過是一種標準罷了,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多方面的審美要求。(3)意向風格,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間的一個觀念。現代工業社會不斷地發展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工業,日用品及垃圾等廢舊品。這些被現代人獨特的審美視覺發現,經過設計,裝置,組合的多種方法演化成藝術品。金屬材料的成品材料在經過拼接和鉚焊實現重新組合,是的金屬的工藝語言特質和形式結構進一步的擴充豐富,顯得純粹和自由。
另外,金屬材料造型藝術上也有很多與其他工藝材料相結合的作品,比如與陶瓷等可以使兩種傳統材料結合,組合為現代獨具風格的造型藝術,同時結合科技的聲光電等一些列手段進行對金屬材料造型的革新,這也表現了金屬材料,包容萬千的胸襟和多元化的體現。
3.金屬材料造型藝術在當代藝術作品中的展現
金屬裝飾造型藝術品隨時代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越發的多見,造型多,物理特性獨特等特點讓許多藝術家也對金屬藝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今天,無論中外的藝術家在金屬藝術中都有其獨具一格的理念。
日本 前田洪志 《打制鑲嵌花器》
3.1.2009年《互動·傾向》當代國際金屬藝術作品展
2009年,由中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和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美術學院協助主辦辦,作品展中共收錄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挪威及比利時的131名藝術家共169件作品作品,分為金屬器物、金屬首飾盒金屬藝術品3大類,體現了技術、材料和觀念上的創新,代表了各國金屬藝術最新的發展方向。這次國際金屬藝術展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這次的創作中收錄了中外藝術家169件作品,結合幾件作品看看當代金屬作品的多元化元素。
參考文獻
[1]技工學校機械類通用教材編審委員會.《金屬工藝學習題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09-01
[2]張鈞.《金屬工藝與實訓》.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8
[3]袁筱蓉.《點線面/現代設計元素》.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6
[4]李紀賢.《中國陶瓷藝術》.外文出版社,2010-1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