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雁明 楊 帆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羅村醫院,廣東 佛山 528226)
心絞痛是指因為冠狀動脈供血缺乏,引起心肌短暫、急劇缺血缺氧,出現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的一種臨床綜合癥狀[1]。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改變,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據報道,美國由于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患者72%發生于65歲以上,并且主要是冠心病[2],60歲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顯著高于60歲以下患者[3]。2011-01—2013-01,我們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穴位貼敷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5例,并與單純西醫常規治療65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30例均為我院內科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齡50~78歲,平均(68.51±5.07)歲;病程 3 ~10 年,平均(6.38 ±1.90)年;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8例,高脂血癥33例,糖尿病14例。對照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齡52~76 歲,平均(67.52 ±5.13)歲;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9例,高脂血癥30例,糖尿病16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中冠心病絞痛的診斷標準,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及合并嚴重肝、腎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西醫常規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19980150)40 mg,每日1次口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加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江蘇美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116)25 mg,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對于患者本身基礎病維持原來用藥。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穴位貼敷配合耳穴貼壓治療。
1.3.2.1 穴位貼敷 取穴:至陽、內關(雙側)、膻中、足三里(雙側)、豐隆(雙側)。藥物:檀香、降香、三七、冰片,研末,按照2∶4∶2∶1比例混合調勻,用飴糖調成黏稠膏狀,制作環境要求無菌、清潔、常溫。用75%酒精常規消毒穴位,取直徑1 cm、高0.5 cm左右的藥餅,將藥餅貼在相應穴位,使用5 cm×5 cm膠布固定,隔日更換1次。10 d為1個療程。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貼敷后皮膚出現紅暈屬于正常現象,如貼藥時間過長還有可能出現水皰,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時涂燙傷軟膏,貼藥后2 h內貼藥部位勿沾濕冷水。
1.3.2.2 耳穴貼壓 取穴:主穴為心、小腸、腎上腺以及皮質下,配穴為交感、肝及內分泌。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臥位,使用探針確定每個穴位后,用75%酒精消毒,采取小方塊膠布將王不留行對準穴位緊緊貼按在上面,每個穴位輕輕按揉1~2 min,同時囑咐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15~20下,以感覺痠、麻、痛為度,隔日更換1次。10 d為1個療程。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囑患者局部皮膚不濕水,以按壓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耳穴感染。
1.3.3 療程 2組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治療前后心電圖的變化情況,比較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程度。
1.5 療效標準
1.5.1 臨床癥狀療效 顯效: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發作頻率每周不超過2次,而且發作時不用硝酸甘油緩解;有效:心絞痛發作頻率、程度及持續時間明顯減輕;無效:心絞痛癥狀改善不明顯;加重:心絞痛癥狀發作頻率、程度以及持續時間較治療前加重[5]。
1.5.2 心電圖療效 顯效:在休息狀態下心電圖顯示基本正常;有效:在休息狀態下心電圖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仍然不在正常范圍,或者T波從平坦轉為直立;無效:休息狀態心電圖改善也不明顯;加重:休息狀態心電圖ST段明顯下降,T波加深,或者T波從平坦轉為倒置[5]。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2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 見表1。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臨床癥狀療效優于對照組。

表1 2組臨床癥狀療效比較 例(%)
2.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例(%)
由表2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心電圖療效優于對照組。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學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疇,多見于老年人,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與肝、脾、腎三臟密切相關,發病機制為邪阻心脈,心血瘀阻。機體氣血虧損,無力推動血脈,灼津成痰,情志不暢,寒邪阻滯,導致氣滯、瘀血、痰濁、寒邪阻閉心脈而發病[6]。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是通過藥物對機體穴位的局部刺激作用,調和機體陰陽平衡,起到內病外治,從而有效緩解心絞痛疼痛癥狀,降低發病率[7]。我們所用中藥中三七散瘀止血,行氣止痛;檀香行氣止痛;降香活血散瘀止痛;冰片芳香為百藥之先,有開竅醒腦之功,引諸藥入絡通竅。所取穴位至陽、膻中、內關能夠寧心安神,行氣止痛;豐隆、足三里具有理氣和胃、化痰祛瘀之功。采用穴位貼敷療法起到益氣通絡、祛痰化瘀、活血止痛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中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增強血管彈性,改善心肌缺血癥狀[8];降香揮發油具有抗血栓作用,能夠抗凝,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降香乙醇提取物能起到鎮痛作用[9]。中醫學認為,耳穴與機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密切相連,心、肝、脾、肺、腎五臟之精氣都通過經絡上注于耳[10]。氣不足,則臟腑功能減退,氣血運行不暢,在心則導致心氣不足,心血瘀阻,而發生冠心病心絞痛。通過耳穴按壓能夠調節臟腑,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心穴可以起到養心安神、強心之功;小腸穴能寧心安神;腎上腺穴具有行氣活血、散瘀功效;皮質下可以補腦安神,通絡止痛;肝穴可緩解抽搐;交感、內分泌能夠調節人體自主神經功能,緩解平滑肌痙攣。以上諸耳穴聯用,可活血通經脈,有效緩解心絞痛。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穴位貼敷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癥狀療效及心電圖療效均明顯優于單純西醫常規治療,可有效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癥狀,經濟實惠,無副作用,操作簡單,患者容易接受,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1] 丁建青.冠心病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1C):250-251.
[2] 馮莉.冠心病病人生活方式與健康的探討[J].全科護理,2009,7(21):1937 -1938.
[3] 許娟,宋旭日.通心絡膠囊治療60例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1,9(2):132-133.
[4]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3.
[5] 中西醫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80,3(2):74.
[6] 賈曉玲,倪志強.冠心病心絞痛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0):1578-1579.
[7] 朱玉婕,張培影.運用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勞力型心絞痛臨床經驗[J].中醫學報,2011,26(4):504 -505.
[8] 喬春玲,丁艷芬,楊崇仁.三七總皂苷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中藥,2012,14(11):25 -30.
[9] 黃璜,何歡,王丹輝,等.拆方研究降香總萜、降香黃酮、丹參酮在冠心丹參方中抗大鼠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191-194.
[10] 楊曉艷,劉雋.耳穴按壓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0例[J].河南中醫,2012,32(12):1648-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