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愛平 劉海亮
(中國航空救生研究所制造一事業部精加車間 湖北襄陽)
1臺DMU80P立臥轉換5軸加工中心(德國德馬吉公司20世紀90年代末出廠)出現硬盤(日立DK224A-14、2.5寸并口、1.4 G)故障,開機啟動時提示“Failure Fixed Disk 0”和“Operating system not found”,光標閃爍,不能完成啟動過程。
排除接觸不良原因,取出硬盤,通過轉接卡連接臺式機,多種方法均無法訪問該硬盤。拆開外殼發現盤片已嚴重劃傷,只能報廢,另購新硬盤重裝系統和應用軟件,恢復機床運行。聯系德馬吉辦事處得知,硬盤購置、服務費需要幾萬元,而且3~4月才能到貨,對生產影響較大,為此決定先嘗試自行修復機床。
由于不易購買原裝或兼容產品,故拆用1臺舊筆記本電腦60 G硬盤(這是所能找到的最小容量硬盤,該機床系統不支持大硬盤,但小至何種程度能支持需要試驗才能得知),通過LGH-IDE-K轉接卡接至臺式機。故障維修難點:①怎樣合理初始化或設置大硬盤,使其能替代原小硬盤。②正確安裝、配置操作系統和數控應用軟件。③使機床按原啟動過程正常啟動(篇幅所限,硬件自檢、軟件加載等內容省略)。多種原因,廠商辦事處不提供相應指導,甚至連軟件結構、內容及存放位置都不得而知。通過機床隨機說明書、軟盤等有限資料,以及觀察、分析同廠房內1臺相近時期出廠的DMU80T 4軸加工中心啟動過程,做了大量嘗試后,采用下述方法最終使機床恢復運行。
(1)首先查看隨機10張軟盤,其中9張為軟件,包括DOS系統命令、海德漢(Heidenhain)Millplus數控系統軟件及工具軟件等,另1張為該機床IPLC、機床參數等專有信息。在純DOS環境下運行第一張盤上的INSTALL程序,按照提示將9張軟盤內容安裝在60 G硬盤。接著INSTALL程序自動運行1個CNCINST程序,依次提示串口設置、傳輸系統配置及主機等待遠程PC準備好等提示信息。通常安裝方法是將系統安裝在PC機上,然后按特定機床進行軟件版本配置,再通過串口或網口傳輸至機床硬盤中。機床硬盤必須能在機床正常啟動,有相應設置且能自動或手動運行通信軟件。嘗試上述方法失敗后決定直接人工安裝、配置該硬盤,這是因為INSTALL的“安裝”實際上只是解壓,而CNCINST則是傳輸。
(2)在解壓后CNC_VERS8321_331.00BROOT路徑下,查看COMMAND.COM文件的字節數為54619,確定其DOS版本為6.21。在 DMU80T啟動出現“HEIDENHAIN NUMERIC Service Menu”時按“ S”、“ 7”鍵,在 DOS 提示符下運行 Fdisk,查看分區情況,據此用DOS6.21在60G硬盤上建立50M的主分區C:及約2 G的擴展分區D:,接著格式化,安裝DOS6.21至C:。INSTALL程序在硬盤根下創建CNC_VERS目錄,包含8301_331.00B、8321_331.00B和 UTIL等 3個子目錄以及 1個文本文件,文本文件記錄各軟盤中壓縮的文件及屬性。UTIL下為系統配置、傳輸等工具軟件。8301_331.00B適用于(DAX/VAR)模擬及數字伺服系統,DMU80P采用(SDC/DDC)數字伺服系統,應用8321_331.00B,為敘述方便,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指該目錄下的子目錄或文件。
(3)將ROOT子目錄下除DOS系統文件COMMAND.COM、IO.SYS、MSDOS.SYS外的所有文件拷貝至根下。因硬盤已裝有完整DOS,故DOS子目錄內容可忽略。UTIL子目錄(8321_331.00B而非CNC_VERS下)包含各種硬件自檢、通信等工具軟件,為系統啟動所必需,將其整個子目錄拷至根下。SYSTEM子目錄包含系統文件,整個拷至根下。
(4)NUM子目錄包含在線交互編程(Interactive Part Programming,IPP)等文件,參照 DMU80T機床的文件配置,在 C:創建OEM目錄,并包含CFG、LANGUAGE和MSG等3個子目錄;在SYSTEM目錄下創建LANGUAGE及MACROS子目錄。將 NUMIPPM下 的 3個.331文 件 拷 至 OEM,NUMIPPMLANGUAGE下的所有.331文件拷至OEMLANGUAGE下,NUMUIMS下的.331文件拷至 SYSTEM,NUMUIMSLANGUAGE下的所有.331文件則拷至SYSTEMLANGUAGE。很多文件具有相似文件名,只是末尾字符或擴展名不一樣,如 A830M*.331、A830T*.331及U8300*.331等,其中*可以代表D、DK和E等字符,這些字符表示語言,如D——德語、DK——丹麥語、E——西班牙語和GB——英語等,可根據選擇語言拷貝相應文件。CM子目錄包含默認機床參數文件,CNCINST和INSTDATA子目錄包含安裝及刀具、工藝等示例文件,OEM子目錄為空,均不予考慮。
(5)第十張軟盤內文件的處理方法。將機床參數.CM及溫度補償.CT文件拷至SYSTEM子目錄。若機床參數丟失,可在DOS提示符下運行STARTUP CM命令加載。.CT文件在Millplus的菜單中加載。DSK_HINW子目錄包含IPLC各版本信息,以德語存儲在數據庫文件DMG_INFO.DBF及DMG_INFO.DBT中,運行DMG_HINW.EXE程序(通過DMG_INFO.EXE自解壓)并按提示輸入版本號區間,可生成相應文本文件。可忽略該信息,直接將IPLC子目錄下的I213*.*文件拷入C:OEMLANGUAGE。運行8321_331.00BSYSTEMEASYOPER.EXE程序,將其自解壓生成的宏程序及第十張軟盤MACRO子目錄下的宏程序一并拷入 C:SYSTEMMACROS子目錄。德語 MELDUNG和英語MESSAGE意義相近,將MELDUNG子目錄下的文本文件拷至C:OEMMSG即可。TECHNO子目錄下包含.MG加工類型表、.MA材料類型表、.TE工藝表及.TT刀具類型表文件,一般不用,忽略。UK子目錄包含用戶軟鍵表文件,可拷至C:,在機床Control/InstallationUser softkeys菜單下加載。也可用文本編輯器查看,在菜單下手工鍵入。
硬盤軟硬件配置完成后,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機床可正常運行。但是若使用在線交互編程等一些不常用功能,可能會出現問題,這時可根據錯誤提示,適當調整文件位置應能解決。實際上若進一步分析各文件,如用反編譯工具軟件等,均能了解其作用和應有位置,使配置完整、簡潔,但這需要大量時間。若條件允許應充分嘗試串口、網口安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