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琳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 甘肅 蘭州 730070)
智庫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智庫工作是黨委和政府頂層決策的重要支撐機制,是人才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智庫建設涉及到大量的部門和專業,其中,社會科學理論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當前新常態條件下,社科理論屆如何才能做好智庫工作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智庫或者智囊團概念,在我國古代就有,但是,其內涵和作用方式有一定的區別。了解這方面的基本知識,對于我們深入研究現代智庫建設的有關問題是必要的。
1.何謂智庫。我們現在講的智庫,又名思想庫、腦庫、思想工廠、點子平臺等,是以服務公共決策為目的,開展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詢的專業化社會組織。現代智庫產生于20世紀初期,發展到現在有四個顯著特點:一是思想性。思考、思維、想法、點子、主意、思路等是現代智庫的主要工作方式。二是開放性。過去的智庫大多數是封閉型的、官方的,甚至家族性的,現在則是開放性的,向全世界開放,誰都可以提意見和建議。三是實用性。不論是那個方面提出的建議,都要有用,特別是對頂層決策有用。有用就是指可行性、可操作性、前瞻性戰略性。四是信息化。現在是信息社會,決策咨詢和厲行監督,都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專用電話、郵箱、微博、微信等。
2.中國歷史上的智庫。中國古代的智庫實質上屬于官場智庫、或者官員智庫,通俗地講,是官員豢養的名士和謀士,這類人員的稱呼很多:幕僚、幕賓、幕友、門客、謀士、策士、軍師、師爺、長史、參軍、主簿等。智庫的雛形智囊團早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出現,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門客集團、東晉時期的清談派、三國時期魏國和吳國的謀士群體。中國古代某些官職、人員具有類似于“智庫”職能,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內朝官、諫官、使臣與采風官、“師傅”與經筵侍讀、翰林、史官與館閣官、幕府僚屬與參謀官、家臣、門客、胥吏等。
3.古今智庫區別。古代智囊團和現代智庫的區別在于:一是生成時代不同,古代智庫的生成時代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制度,而現代智庫生成于現代社會;二是服務對象不同,古代智囊團是直接為君王、將帥、貴族服務的謀士團隊,而現代智庫的種類則包括官方、半官方、高校、民間、媒體等各類型智庫;三是服務內容不同,古代智囊團的策略重點是軍事和外交,而現代智庫的關注點則拓展到經濟、社會、科技、文化、民生等諸多方面;四是智庫存在的經濟基礎不同,古代智庫人員中有些靠政府財政存在,有些則靠貴族或者官員的私人開支存在,而我國的現代智庫則大多數屬于政府財政開支的范圍;五是資源配置方式不同,古代智庫人員的流動性很強,而現代的智庫人員流動性不強。
在中國古代,君主與長官對智庫的使用有多種形式,如朝會、奏對與上疏等。總結起來古代智庫的主要職能是:通進奏章、經筵議論、起草文書、編撰典籍和日常策略討論等,這些工作大多數是由從事社會科學的人員承擔的。從職能作用和工作方式來說,社科理論界也自然越承擔大部分智庫建設的責任。
1.社會科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社科理論界是智庫建設的主要力量。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從事智庫工作的大多數人員是“文人”,也就是今天的社會科學工作者。社會科學主要包括了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管理學、戰略學、政策學、統計學、規劃學等大量的與政府的領導決策直接相關的學問。而從事這些學問研究的各類人才,則自然承擔著國家智庫建設的職責和義務。所以,作為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把參與智庫建設作為重要事項之一。
2.實證研究是社科理論界的主要工作方式。從科學研究的結構來看,主要包括純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兩大部分。其中,理論研究比較超脫現實,而實證研究則必須與現實緊密結合,要能夠直接為現實發展服務。從這個意義上看,從事實證研究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必然地是智庫建設的一部分。但是,從事純粹理論研究的也需要研究現實當中的新理論、新概念、新思維和新提法,也不能置身在智庫建設之外。
3.社科理論界承擔著向社會公眾回答重大理論、戰略、規劃和政策問題的責任。分析理論、咨詢政策、解讀戰略、參與規劃、咨詢服務等,是我國現代智庫人員的主要工作方式。可以說,現代社會中執政黨和政府的絕大多數決策是與社會科學緊密聯系的,雖然自然科學方面的決策也不少,但是,主體的部分仍然是在社會科學方面。所以,社科理論界自然要承擔解讀咨詢的主要責任。
4.現代社會的發展也為社科理論界承擔智庫職責提供了基本條件。相對于古代社會而言,我國目前的社會制度架構、運行機制、政策體系和調控方式等,更加具有民主自由的特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論是社會上下之間,還是橫向之間,信息、監督和溝通的渠道非常流暢,社科理論界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向上級組織、領導階層和社會發布、發表和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意見。
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智庫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要開發智力資本。智力資本又由人才資本、制度資本和關系資本三大要素構成。要真正實現中國智庫質量和影響力的同步提升,需要從提升智力資本入手,也就是必須培育一大批智庫型人才,形成良性的智庫工作環境和工作機制。從現實主義出發,要做好智庫工作、或者作為一個優秀的智庫人才,必須同時具備五個方面的要素。
1.制度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的智庫首先要有一整套管理制度,要用制度管理智庫,而不能用人來管理智庫。這些制度包括:一是智庫的社會制度定位。智庫是黨政部門重要的工作部門之一,是黨政部門和領導決策的主要咨詢組織。二是智庫的工作制度。智庫內部的工作制度,包括工作宗旨、目標、責任、義務、方式、政策等。三是智庫人才管理制度。智庫人才的培育、管理和提拔使用方面的制度。四是智庫成果管理制度。研究成果的送達渠道、方式、途徑、處理等。
2.組織架構。由于我國現行社會制度和組織方式的多元化,智庫組織可以有多種形式,主要有黨政部門所屬的智庫機構、社會中介咨詢機關、私人工作室、國外咨詢研究機構等四種。每種組織都有其特殊的組織原則和工作機制,不能要求統一化。不同的組織實際上的咨詢任務和重點也有很大區別。這里的關鍵問題,是要有寬松的工作環境,使得這些機構能夠發揮最大的咨詢能量。
3.人才梯隊。智庫只是決策咨詢的一種組織形式,不是建設的目的,目的是咨詢服務和實現科學決策,沒有強大的智庫型人才隊伍不行。智庫型人才梯隊的培養:一是要將智庫型人才作為中國式人才培養和使用的一種特殊類型,進行專業培養培訓;二是充分發揮好現有高校和黨校的智庫人才培養和工作作用,將他們充分利用起來;三是將智庫問題列為一種學問,比如“智庫學”進行專題研究;四是多種學科、多種途徑、多種目的地培養智庫人才,建立良性的人才生成機制。
4.方法得當。要成為一個優秀合格的智庫人才,必須同時掌握五個方面的工作要領,即“勤學習、明國策、知區情、善思考、有用處”。“勤學習”是指心而不倦,刻苦堅持;“明國側”是指必須隨著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知區情”是指對國情、省情、市情、縣情等要基本做到了如指掌;“善思考”指對重大戰略決策有個人獨到的見解,并且善于表達出來;“有用處”是指所提的政策和對策建議,對于黨政部門和領導決策有實際的咨詢價值,可行性和操作性比較好。
5.政策激勵。智庫人員也是社會成員的一部分,也要每天面對市場和現實生活。故此,我們必須重視對智庫人才的保護和激勵問題。也就是說:一是要將智庫人才作為高端人才的一部分來對待,定位要高于其他類型的人才;二是盡量創造良好的智庫工作環境,特別是學術自由和觀點開放,對知識分子的某些過激觀點要能夠理解和謙讓;三是將智庫工作成果列為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對決策有切實價值的成果要按照商品、或者準商品來對待;四是對智庫人才實行規范的政府獎勵政策。
如何具體做好甘肅省智庫工作,是當前我國、甘肅省黨政部門和領導們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做好智庫工作,除地方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之外,關鍵的是要發揮好社科理論界的作用,對此,提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1.發揮優勢。一個好的社會科學工作者既是理論專家,也是政策專家和決策咨詢專家。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成長起來的著名社會科學專家,大多數都是從研究政策、決策、規劃起步的。理論家要對當前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大決策、新概念、新思路、新戰略等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闡述,這是責任和義務,也就是說,理論研究要為頂層決策服務,社科理論界要成為智庫建設的主要力量。
2.部分轉型。指以理論研究為主向以政策研究為主轉變,這是一個趨勢。但是,只能是部分社會科學工作者,不可能是全部。社會科學在整體上要為智庫建設服務,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社會科學工作者都這樣做。重點是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戰略學、規劃學、政策學、社會學、政治學、黨建學等領域。其實,每個學科,不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有決策咨詢研究的切入點,關鍵是看你如何把握。
3.社會調查。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講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做好社會調查是做好智庫工作的基礎,是一個成功和合格的決策咨詢專家的基本功。社會調查就是了解國情、省情和區情。但需要強調的是,要提倡深入的調查研究,堅決反對走馬觀花,要提倡和熟練運用案例式、樣本式、典型式的調查與研究,不能搞“表面文章”。要圍繞調查主題做細致周到的調查和分析。一個成功的調查報告就有可能提出一個成功的發展模式,也就有可能為黨委和政府提出一個成功的戰略決策思路。
4.盤活資源。當代社會科學的發展有一個新的趨勢,就是交叉性和邊緣性,大量的新思想和新觀點就產生在這里。所以,提倡跨學科、跨專業、跨單位的聯合做課題,聯合做智庫文章,聯合做社會調查,這樣可以使得參與各方獲得互補發展的直接條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社會科學可以為自然科學提供理論導向,自然科學也可以為社會科學提供現實支撐。要大力支持單位之間的合作咨詢活動。
5.重點引導。對于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最為關心的理論、政策、戰略和規劃等問題,上級主管部門要能夠做到及時向下級有關研究機構、專家們通報情況和選題引導,有目的、有選擇、有投入和有人員保證地開展工作。甚至可以考慮將領導們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列成若干個專題,對研究機構和專家實行“定向采購”。作為政府的財政部門,建議將智庫建設的費用列為財政專項費用,保證投入就能保證發展。
6.綠色通道。建立省級有關主管部門與智庫工作單位之間的緊密型工作聯系機制,建立這些單位之間的智庫工作成果上通上達機制。比如,省委宣傳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研究中心、省人大和省政協研究室、省社科聯等,要與全省主要研究機構、院校、專家之間建立智庫工作網,建立專家信息庫,部長和處長聯絡點、聯絡戶,如果有必要還可以考慮舉辦智庫人才培訓班。考慮到規范發展的需要,在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中,可以考慮單列“智庫項目”,在資金資助、優秀成果獎勵上也給予應有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