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人民志愿軍主帥任命的歷史考察

2015-04-08 22:06:34高廣景
社科縱橫 2015年9期

高廣景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 重慶 400074)

任命主帥是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戰略決策的重要環節。由誰出任主帥一直是出國作戰前中央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共中央首先考慮的是粟裕,其次是林彪,最終決定的是讓彭德懷掛帥出征。考察主帥任命的歷史過程,有利于從一個側面了解中共出兵朝鮮的決策過程。

一、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后,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進展較為順利。但美國很快出兵朝鮮,干涉朝鮮內政。此時,中共中央對朝鮮戰局的發展作出兩種判斷。一種判斷是北朝鮮軍隊繼續順利向南推進,驅逐美國軍隊,殲滅南朝鮮軍隊,解放全朝鮮,結束戰爭;另一種判斷是美國迅速向朝鮮投入部隊,阻止北朝鮮軍隊南進,戰局呈僵持狀態。中共中央認為,無論出現哪種情況,中國都應有所準備。出現第一種情況,中國則“備而不用”。出現第二種情況,中國則“應該很快地積極準備”[1](P45)。

在上述思想指導下,1950年7月7日,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主持召開保衛國防問題會議,研究保衛國防、組建東北邊防軍問題。同日,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將會議決議報告毛澤東,提出“以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毛澤東當日批復表示同意[2](P161)。10日,周恩來主持召開第二次保衛國防會議。13日,根據以上兩次會議精神,中央軍委正式形成《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當天得到毛澤東批準。《決定》對粟裕擬任職務予以重申[3](P53)。

其實,在保衛國防會議召開的前一天(7月6日),毛澤東就已致電粟裕并告陳毅、饒漱石,要求粟裕于7月18日到北京接受重要任務[2](P161)。這時粟裕身體狀況不好,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癥時常折磨著他。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頂不下來,耽誤大事,粟裕致電毛澤東,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另外的同志。毛澤東仍堅持要粟裕去[4](P854)。7月10日,毛澤東復電粟裕并告陳毅、饒漱石,讓他養病緩來,但仍希望他于八月上旬來京[2](P161)。毛澤東之所以如此回電,主要是因為部隊的調動部署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到8月上旬結束。粟裕到時領受任務還來得及。

7月14日,粟裕舊病復發,難以堅持工作,經中央軍委、華東局批準,到青島療養。17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電報,要求粟裕于8月上旬報告身體情況,指出如病重則繼續在青島休養,不要來京,如病已愈則盼來京[2](P163)。由于病情加重,半個月后,粟裕按照要求向毛澤東如實報告了病情。8月1日,他托到青島的羅瑞卿帶信給毛澤東。信中說,病情未見好轉,但“又因新任務(指抗美援朝)在即”,“心中甚是焦慮,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8月8日,毛澤東回信說,“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愈”[5](P500)。

毛澤東這封回信的語氣和上兩封電報的語氣明顯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這時朝鮮人民軍已解放朝鮮南部90%以上的地區和92%以上的人口,美軍和南朝鮮軍被壓縮至僅有1萬平方公里的地域[6](P84)。戰爭局勢有利于人民軍,中國不急于出兵。第二,為了統籌部隊集結后的指揮和后勤保障問題,東北邊防軍實現了統一指揮,邊防軍指揮機構的成立時間可稍稍推遲。7月22日,周恩來與聶榮臻聯名向毛澤東提議,邊防軍先歸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指揮并統一一切供應,將來粟裕、蕭勁光、蕭華去后,再成立邊防軍司令部。第二天(23日),毛澤東批示予以同意[7](P80)。

8月下旬,粟裕由青島轉往無錫療養,9月初又經上海回南京家中療養。直到10月初中央決定志愿軍出兵之時,他一直在養病。

那么,粟裕沒有掛帥出征,是托病請辭,還是病情突然加重、不能赴任呢?綜合各種材料來看,后者的可能性較大。主要理由有如下三點。

第一,粟裕確實有病,不能正常工作。粟裕一生六次負傷。戰傷的后遺癥和過度的緊張勞累使他患有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癥。據他本人回憶,在淮海戰役期間,他曾七晝夜沒有睡覺,后來發作了美尼爾氏綜合癥,帶病指揮。戰役結束后,病情嚴重起來,連七屆二中全會也沒有參加[8]。新中國成立后,粟裕身體并不好,但解放臺灣和華東方面的軍事重任在肩,仍然堅持工作①。1950年7月中旬,粟裕舊病復發,不僅無法堅持工作,甚至左右環視都困難,吃飯時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9](P242)。由于粟裕身體狀況不好,一時不能回華東局工作,陳毅、饒漱石于11月16日致電中共中央,決定陳毅代替粟裕主持華東軍區工作。這一決定得到毛澤東同意。12月,粟裕由夫人楚青陪同去蘇聯治病,經過一個月的初步檢查,診斷為長期過度緊張、疲勞、受傷次數過多(且有兩次傷及腦神經),致造成經常頭疼,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休養。經過手術和療養,到1951年8月,身體才基本痊愈[5](P502-503)。

第二,粟裕對出兵朝鮮有所準備。據《粟裕傳》記載,粟裕接到新任務后立即著手準備工作,要華東軍區司令部選配作戰的參謀、通信班子,要華東空軍的蔣天然調查研究侵朝美軍的飛機數量和作戰能力,并向中央軍委建議增調原準備用于攻臺作戰的三野第九兵團參戰。他說:“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4](P854-855)這說明,無論是行動上還是思想上,粟裕對帶兵出征有一定的準備。

第三,中共中央為粟裕配備了得力的左膀右臂。中央軍委《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在確定粟裕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同時,任命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這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深思熟慮和知人善任。蕭勁光既是毛澤東極度信任的將領,又是粟裕的老相識、老朋友。②解放戰爭中,蕭勁光歷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第一參謀長、東北軍區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從職務上看,長期是林彪的助手。蕭華是蕭勁光的老搭檔,兩人共事很久,關系很融洽。在選邊防軍副司令員的問題上,毛澤東理應考慮到以下四個因素。首先,此人必須來自四野,因為四野占東北邊防軍的絕大多數;其次,此人在四野應有足夠的威望,能夠協助粟裕壓得住四野的“驕兵悍將”;再次,此人應是毛澤東極為信任的人;最后,此人與粟裕要有良好的關系[9](P240-241)。仔細分析,蕭勁光就成為最合適的人選了。從這三人的搭配上可以看出,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對邊防軍指揮機構的設置經過了精心的考慮。周恩來和聶榮臻后來說,軍委確定之邊防軍指揮機構“從作戰上來說較為有利”[7](P80)。粟裕應該一看就能明白。加之,毛澤東很信任粟裕,對他催促很緊,卻又耐心等待。③如果身體允許的話,他沒必要甚至不可能托病請辭。由于粟裕后來未能到任,蕭勁光和蕭華也未出征朝鮮,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央安排他們時的考慮。

二、林彪“是比彭德懷要適當的人選”

中央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后,林彪積極參與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工作,在用人問題上提出寶貴意見。早在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國防會議上,林彪同意以第十三兵團為基礎成立東北邊防軍,同時提議將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與十三兵團司令員黃永勝對調,因為黃永勝難以勝任東北邊防軍的工作,而鄧在各方面素質均強于黃。羅榮桓、劉亞樓同意林彪的提議[10]。這一建議為會議所接受④。8月,根據鄧華的請求和林彪的建議,中央軍委任命洪學智為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員[6](P73)。8月23日,周恩來召集中央和東北有關部門負責人開會,磋商東北邊防軍的人員補充和供應問題,決定“待聶榮臻回京后,再一同與林彪商決”[3](P66)。據《周恩來與抗美援朝》一書記述,9月初,當朝鮮戰局正處在膠著狀態、勝負并不明朗時,林彪并未表露出怯戰[11](P119)。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何時把林彪納入志愿軍主帥人選的呢?根據目前公布的資料推斷,時間應該在8月底9月初。8月30日,高崗通過朝鮮方面傳來的消息和我方外交人員送來的情報寫出《朝鮮戰線情況報告》,并報送毛澤東。《報告》“建議指揮部隊的統帥與專門人才早日來東北,以便作充分準備”[12]。毛澤東于9月3日復信高崗,“林、粟均病,兩蕭此間有工作⑤,暫時均不能來,幾個月后則有可能,估計時間是有的。”[2](P183-184)這說明,除粟裕之外,毛澤東在主帥人選中已把林彪作為一個重要考慮對象。

此時作出換人考慮固然與粟裕的身體狀況有關,但毛澤東和中共中央考慮更多的應該是朝鮮戰局的發展。

8月初,人民軍勝利進軍時,毛澤東就估計到,美國不會善罷甘休,而且很可能會從朝鮮腹背發動登陸作戰并擴大戰爭。毛澤東認為,“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國。”因此,“對朝鮮不能不幫”,“時機當然還要適當選擇,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2](P168)。此時,他明確提出,邊防軍“八月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但應準備于九月上旬能作戰”,并要求“各部與本月內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待命出動作戰”[2](P168)。但邊防軍裝備急需大量補充,編制有待調整,8月底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困難很大。15日,高崗向毛澤東致電反映了這一情況。三天后(18日),毛澤東致電高崗,將邊防軍訓練和其他工作的完成時間延長至9月底[2](P173-174)。8月底,人民軍進攻釜山受阻,加之,美軍在釜山已構筑堅固的防御,很可能抽調機動的部隊對人民軍實施反擊。為應對時局的變化,中共中央一方面對朝鮮戰局作出長期化判斷,一方面要求軍委“集中十二個軍以便機動”[2](P180),來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按照中央預先的第二種判斷,朝鮮戰爭長期化局面的出現促使中央“很快地積極準備。因為這種準備即將成為現實”[1](P45)。

在“這種準備即將成為現實”的情況下,任命主帥成為擺在中共中央面前的一個較為緊迫的問題。據時任總參作戰部參謀王亞志講,在當時的中共將領中,能指揮多兵團協同作戰的有6人,即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和陳賡。⑥那么,粟裕之外,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為什么這時只把林彪加入考慮對象呢?筆者認為有三點緣由。

第一,林彪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戰功頗為顯著。抗日戰爭結束后,林彪率領大軍馳騁在東北戰場上,率領部隊人數一度達到70余萬人(不含軍區部隊);東北解放后,領兵揮師關內,參與指揮平津戰役;平津戰役結束后,又進軍南下。到1950年1月,其所指揮的中南軍區即第四野戰軍部隊已達150萬人(含軍區部隊)。他指揮的部隊足跡踏遍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所取得的戰績較為顯赫。第四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創建了鞏固的東北根據地,舉行了遼沈、平津、衡寶、廣東等戰役,先后消滅衛立煌、傅作義、白崇禧、余漢謀等四個集團以及其他部隊,解放東北全境、華南一部和中南廣大地區,共殲滅國民黨軍188萬余人,消滅土匪135萬余人,兩者合計為323萬余人[13](P22)。林彪高超的指揮藝術深得毛澤東的賞識。毛澤東說他打仗的特點是又狠又刁[14](P172)。出戰朝鮮當然要選像林彪這樣指揮才能出眾的將領。

第二,朝鮮北部所在的緯度與東北大體相近,兩地氣候、地形、風俗人情也有許多相近之處。林彪曾在東北指揮作戰,深諳東北的氣候、地形、風俗人情,一旦出兵朝鮮,應該能很快適應朝鮮戰場環境。與其他五個將領相比,這是林彪的優勢。

第三,東北邊防軍由四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共四個軍及三個炮兵師共25.5萬人組成。雖然后來調第9兵團部隊北上至山東津浦鐵路沿線整訓、作為邊防軍的二線部隊,調第19兵團部隊至隴海鐵路沿線機動位置、作為三線部隊,但先前調遣的四野部隊處于一線位置,隨時待命出征。毛澤東一貫要求部隊作戰要慎重初戰,以求旗開得勝。這與林彪的指揮方式和性格很相符。由林彪率領自己指揮的部隊出戰,勝算的可能性較大。

除以上三點原因外,林彪生于1907年12月,當時只有43歲,在六位將領中年齡最小,這也應是其中一個原因。因此,后來鄧小平在談到林彪時說,“按說他是比彭德懷要適當的人選”[15]。

毛澤東曾與周恩來等中央書記處領導成員商量過,準備由林彪帶兵出征⑦,但中央并未將這一消息正式傳達給林彪[11](P119)。可能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央仍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轉,因為9月3日毛澤東致信高崗,預估粟裕和林彪幾個月后能到東北去。如果粟裕病愈,應該還是讓粟裕去;二是林彪身體不好,中央對此確有顧慮。于是,中央采取讓林彪多了解朝鮮戰況以備不測的辦法。

林彪此時也心領神會。9月7日,時任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一等參贊柴成文(即柴軍武)緊急應招回京,帶回與倪志亮大使商定的《匯報提綱》,8日向聶榮臻匯報朝鮮局勢。《匯報提綱》對朝鮮戰爭發展趨勢作出評估,認為一方面人民軍同敵軍已形成對峙狀態,難以再進;另一方面人民軍在三面環海的一個狹長半島上作戰,既無制海權,又無制空權,長期下去,十分不利。《匯報提綱》估計美軍可能會在仁川或其他地區登陸。因事關重大,聶榮臻當天把《匯報提綱》呈送毛澤東。毛澤東閱后批示,讓周恩來約柴成文一談。8日夜,周恩來聽取柴成文匯報朝鮮戰場態勢和朝鮮后方有關情況。鑒于駐朝使館反映的情況十分重要,周恩來指示軍委辦公廳將這份材料送林彪一閱,并指示柴成文直接向林彪匯報一次。柴成文在匯報時感到林彪已看過提綱⑧。這說明林彪很關心朝鮮戰況。

在這之前的8月31日,鄧華、洪學智、解方三名指揮員聯名給林彪寫了一封長信。這封信分析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志愿軍參戰時機、朝鮮半島地形對志愿軍的運動和后勤運輸造成的困難。信中不僅預見到朝鮮戰局可能出現逆轉,而且指出敵軍在平壤或漢城附近登陸的可能[12]。

林彪一邊聽匯報,了解戰局,一邊做帶兵出征的準備。美軍仁川登陸后,林彪把四野二局(技術偵查局)局長彭富久和政委錢江從武漢緊急召到北京,向他們交代:朝鮮戰爭很緊張,“中央正在研究出兵援朝問題,可能要我去朝鮮”。同時,林彪要求他們以四野二局為主組建一支技術偵查隊伍,準備隨他赴朝工作,并囑咐道:“此事中央正在討論中,要做好準備,但暫不要對別人講。”[16]

美軍仁川登陸后,林彪對出兵朝鮮的態度變得謹慎起來⑨。據有的紀實文章記述,9月下旬,林彪曾就中國派兵入朝參戰問題與毛澤東做過一次談話,認為在敵我雙方武器裝備極為懸殊的條件下,如貿然出兵,必將引火燒身,后果不堪設想。以后的幾天毛澤東找林彪又談了這個問題[17]。但這一材料的出處不明,尚不能作為毛林談話的直接證據。但毛澤東與林彪之間就朝鮮戰爭局勢及出兵援朝問題有過談話的可能性較大,但具體內容不得而知,有待于史料的進一步挖掘⑩。

三、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美軍仁川登陸后,朝鮮戰局急轉直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對人民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28日攻占漢城,29日進至“三八線”附近。與此同時,美國不斷侵入中國領空,對東北邊境地區的城鎮、鄉村進行偵查、轟炸和掃射;美國海軍在公海上無理截擊中國商船[6](P86、89)。面對美國的囂張氣焰,(30日)周恩來發出“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的嚴重警告[3](P82)。

為應對危局,(28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認為由于人民軍未能撤回,北方軍力空虛,一旦美軍越過“三八線”,北朝鮮將無力抵抗。因此,政治局一致同意向蘇聯和中國請求直接軍事援助。會議一致通過以金日成和樸憲永名義聯名向斯大林的求助信。30日,樸憲永向蘇聯駐朝大使面交了求助信。10月1日,斯大林閱信后致電蘇聯駐華大使,要求他轉告毛澤東或周恩來,建議中國出兵[6](P147-148)。當日,金日成、樸憲永聯名致信毛澤東,請求給予他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6](P149)。金日成當即派特使樸一禹帶著信件來到北京。

10月1日中午,毛澤東收閱蘇朝兩國來信,聽取樸一禹介紹朝鮮戰況。隨后,毛澤東臨時召集書記處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緊急開會,討論對策。2日凌晨2時,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給高崗、鄧華的電報,作出三項決策:一是讓高崗接電后即刻到京開會;二是由鄧華命令邊防軍提前結束準備工作,隨時待命出征;三是讓鄧華將部隊準備情況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動即行電告中央[2](P201)。由此可以看出,此時出兵作戰已如弦上之箭。

危急時刻,志愿軍主帥人選再次成為擺在中央面前的突出問題。2日下午,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朝鮮戰局和中國出兵援朝問題。毛澤東認為出兵已是萬分火急,但會上多數人不贊成出兵。會議決定10月4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出兵作戰問題。同時,毛澤東要周恩來派飛機到西安,接彭德懷到京參會[2](P203)。由此推斷,可能就在這次會議上,中央放棄了讓林彪赴朝作戰的想法,臨時改派彭德懷帶兵出戰。

這一推斷也可從彭德懷到京參會的過程看出來。《彭德懷傳》對此已作出詳細的記述[18](P236-237)。10月3日,華北因天氣不好,不宜飛機航行。接彭德懷的飛機4日上午才由北京起飛。近午時分,彭德懷正在西北軍政委員會辦公室內埋頭審閱西北地區三年經濟恢復計劃,準備赴京向中央匯報。中央派來的兩名干部進來報告說:“毛主席請您立即去北京開會。”彭德懷一愣,問:“我已接到北京的電話,是原先通知的匯報會嗎?”來人回答說:“不清楚。周總理交代說,飛機一到西安,就馬上接彭老總來,一刻也不能耽誤,還要嚴格保密。”彭德懷盡管不知道開什么會,還是叫秘書把西北地區各單位報來的經濟規劃方案、調查報告統統帶上。到京后,彭德懷徑直來到中南海“豐澤園”。周恩來迎出來與之握手。進入頤年堂會議廳后,毛澤東首先發話:“你來得正好,美軍已開始越過‘三八線’了,現在正在討論出兵援朝問題,請你準備談談你的看法。”彭德懷坐定,聽了幾個人的發言后才知道會議對援助朝鮮有不同看法。彭德懷因不明情況,沒有發言。第二天上午(5日),彭德懷來到毛澤東的辦公室。兩人落座后,毛澤東讓他談談對出兵的看法。彭德懷說,“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復考慮,贊成你出兵援朝的決策。”毛澤東問,“你看,出兵援朝誰掛帥合適?”彭德懷問,“中央不是已決定派林彪同志去嗎?”毛澤東談了林彪的情況后說,“我們的意見,這擔子,還得你來挑,你思想上沒這個準備吧?”彭德懷沉默片刻說,“我服從中央的決定。”毛澤東讓彭德懷在當日下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擺擺自己的看法。彭德懷在下午的會上作了支持出兵的發言。會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

以上記述進一步證明,中央此時已決定讓彭德懷帶兵出征,而彭德懷感到有些突然,但慨然接受了中央的安排。

10月8日,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關于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任命彭德懷同志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時命令部隊“立即準備完畢,待令出動”[2](P206-207)。同日,彭德懷與高崗乘飛機到沈陽,布置出兵援朝前的最后準備工作。

毫無疑問彭德懷對出兵朝鮮的態度是堅決的,但他內心也有一定的顧慮。從現有資料來看,顧慮的主要是武器裝備和敵之制空權問題。1955年2月,彭德懷同身邊工作人員談及抗美援朝時說,“毛主席第一次征求意見,我說:‘蘇聯完全洗手,我們裝備差得很遠,只好讓朝鮮亡國,是很痛心的。’后派周總理、林彪赴蘇聯,蘇聯答應出槍、炮、彈,以出廠價格五折支援,但蘇不出動飛機。毛主席這時就以此為由又問我,可不可以打,蘇聯是不是完全洗手?我說:‘這是半洗手,也可以打。’最后毛主席講:‘即令打不過也好,他總是欠我們一筆賬,我什么時候想打,就可以再打,否則,我們將來再想打,就無口可借了’,這幾句話,使我最后堅定了下來。”[19]這段話說明,如果蘇聯“完全洗手”或“半洗手”,彭德懷對出兵朝鮮的態度不是很堅定的,只是聽了毛澤東的話后才“堅定了下來”。

確實,武器裝備和空中掩護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央出兵援朝的進程。因為,這一問題既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最重視的問題,也是影響軍方出兵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狀況可以從接下來發生一些史實中反映出來。

10月4日至5日,在頤年堂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多數人反對出兵,其理由除包括國內面臨的困難外,還包括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差和無制空權、制海權等[2](P204)。

6日,毛澤東在與蘇聯駐華大使羅申會談中表露出對空軍問題的“極其關注。

9日上午,彭德懷和高崗在沈陽召開志愿軍軍以上干部會議,宣布抗美援朝決定。各軍干部考慮最多的還是空軍支援問題。在會議進行期間,彭德懷和高崗致電毛澤東,詢問“我軍出國作戰時,軍委能派出多少戰斗機和轟炸機掩護?何時能出動并由何人負責指揮?”[18](P238)當時志愿軍兵團的主要負責人建議,“三兩月內新的裝備確有保證(尤其是空軍能夠出動),則可按原計劃進行。否則,推遲出動時間的意見是很值得考慮的”[20](P27)。

11日,周恩來、林彪和斯大林舉行會談,向斯大林提出空軍掩護和武器裝備問題。斯大林表示,可以滿足中國抗美援朝所需的飛機、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但蘇聯空軍未準備好,須等待兩個月或兩個半月才能出動[3](P85)。

12日,毛澤東收到斯大林和周恩來關于11日會談情況的聯名電報后,決定召開政治局會議進行討論,命令部隊“仍舊原地進行訓練,不要出動”,同時召彭德懷、高崗來京會商[2](P211)。

1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國出兵援朝問題。與會者一致認為,“即使蘇聯不出空軍支援,在美軍越過三八線大舉北進的情況下,我們仍應出兵援朝不變。”[2](P211)

緊接著,中方得知:蘇聯將只派空軍到中國境內駐防,兩個月或兩個月后也不準備進入朝鮮境內作戰。[3](P87)

17日,毛澤東再度召彭德懷、高崗進京,并延遲部隊出動時間。

18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研究出兵援朝問題。會上周恩來匯報同蘇聯領導人的會談情況,彭德懷匯報志愿軍入朝準備情況。鑒于斯大林雖不同意蘇聯空軍入朝掩護志愿軍作戰,但畢竟答應給中國提供軍事援助。會議決定中國人民志愿軍按預定計劃于19日入朝作戰。[3](P87)、[2](P215-216)

19日傍晚,彭德懷帶著一名參謀、兩名警衛員和一部電臺乘吉普車首先跨過鴨綠江,抵達朝鮮,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大幕。

結語

在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過程中,粟裕、林彪、彭德懷先后被作為志愿軍主帥的人選。但三人中,中央考慮粟裕的時間最長,林彪次之,最后彭德懷倉促受命。這既與粟裕、林彪的身體狀況有關,也與朝鮮戰局的發展有關。

一方面,粟裕病情加重,使得中央在考慮他的同時又不得不耐心等待。但直到志愿軍出兵朝鮮,他的病情沒得到根本好轉,中央只好放棄。因林彪身體長期不好,中央把他作為備選對象時對此有所顧忌,于是采取讓他多接觸朝鮮戰況以備不測的辦法。

另一方面,8月底之前,朝鮮戰局的發展有利于人民軍。這時,中國軍隊不急于出兵,因此,中央有足夠的時間等待粟裕。8月底,朝鮮戰局呈僵持狀態。這時,中央判斷出兵已屬必然,林彪隨即被納入人選之一。但中央當時只是積極準備,并沒有緊急出戰的打算,這樣,中央考慮林彪時仍有預留時間。但美軍仁川登陸后,朝鮮戰局逆轉,人民軍損失慘重。這時,朝鮮向中國提出出兵請求,蘇聯建議中國出兵。面臨嚴重局勢,粟裕、林彪不能赴任,新的人選一經任命,必須即刻帶兵出戰。彭德懷就是在這一歷史環境下接受赴朝作戰的神圣而又莊嚴的使命的。

注釋:

①據張震回憶,粟裕同志因操勞過度,身體很差。因此,就在1950年7月初華東局常委擴大會議上,研究并報請中央軍委批準,讓他病休兩個月。后經毛澤東批復,只同意他休息到8月中旬,并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還要準備執行新任務。——張震:《張震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第396頁。

②蕭勁光在《悼念粟裕同志》一文中說,“我與粟裕同志相識幾十年了,我們每次相見都十分親切,親如手足。”——《一代名將——回憶粟裕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頁。

③1950年8月26日,周恩來在檢查和討論東北邊防軍準備會議上說,“將來部隊行動后,前線指揮要一個統帥去,蕭勁光、蕭華也是在部隊出動時再去。”——《周恩來軍事文選》第4卷,第47頁。張雄文據此認為,蕭勁光、蕭華都是毛澤東特意安排給粟裕的副手,可見此時,中共中央與軍委仍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轉。——《無冕元帥——一個真實的粟裕》,第251頁。筆者同意這一觀點。

④王亞志回憶,東北邊防軍組建時,毛澤東詢問林彪的意見,林彪提出兩兵團司令員對調的意見,毛澤東遂采納了林彪的建議。——轉引自沈志華:《朝鮮戰爭初期林彪“稱病不出”質疑——兼論毛澤東對入朝作戰何人掛帥的考慮》。也有人回憶,這個意見是羅榮桓提出的。——杜平:《在志愿軍總部》,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版,第7頁。《毛澤東與林彪》一書中的說法應該較為可靠。該書的作者之一于化民先生說,“當初寫作,我與胡哲峰兄有個分工,紅軍時期由我完成,后面的是胡兄所寫。故來信所問三條材料的出處,我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胡兄已離世多年,但依我的了解,他所以寫入相關內容,一定是有所依據的。前兩條事情,我在閱讀有關資料也有印象,只是說不出詳細來源。”(2014年7月16日)這里引用的文獻是向于先生求證的第一條,在此表示感謝。

⑤林、粟,指林彪、粟裕;兩蕭,指蕭勁光、蕭華。

⑥轉引自沈志華:《朝鮮戰爭初期林彪“稱病不出”質疑——兼論毛澤東對入朝作戰何人掛帥的考慮》,《史學月刊》,2012年第11期。有的學者分析,野戰軍級軍事主官當時只有從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五人中選擇。——《無冕元帥——一個真實的粟裕》,第263頁。王亞志分析說,在以上六人中,林彪、粟裕和徐向前均在病中,劉伯承已內定主持籌辦陸軍大學,陳賡則受命去越南協同胡志明作戰。因此,這時能夠掛帥出征的只有彭德懷了。這種分析有點簡單,試想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難道劉伯承主持籌辦陸軍大學,陳賡受命援越,比受命出征朝鮮還重要嗎?

⑦時任總參作戰室參謀雷英夫回憶,毛澤東曾向周恩來透露過讓林彪擔任志愿軍統帥的想法。——雷英夫,陳先義:《統帥部參謀的追懷》,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頁。

⑧該處綜合了以下史料:柴成文,趙勇田:《板門店談判》,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59頁;《訪趙勇田——毛澤東決策抗美援朝》,載《說不盡的毛澤東》上冊,遼寧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387頁;《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1卷,第185頁;《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第77頁;《周恩來與抗美援朝戰爭》,第118—119頁。

⑨有的學者認為,美軍仁川登陸后,林彪對朝鮮戰局和中國援朝作戰失去信心。——見張民,張秀娟:《周恩來與抗美援朝戰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頁。此時,不只是林彪對出兵援朝變得謹慎,就是中央其他領導也變得謹慎起來了。

⑩9月17日,毛澤東預感形勢將發生大的逆轉,于是致信東北局領導人高崗,要求做好出兵準備。——《統帥部參謀的追懷》,第167頁。既然要做好出兵準備,任命主帥自然應在考慮之中,因此,毛澤東此時應在通過談話觀察林彪的態度。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周恩來軍事文選(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4]《粟裕傳》編寫組.粟裕傳[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

[5]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粟裕年譜[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6]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1卷)[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3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8]楚青整理.粟裕談淮海戰役[J].黨的文獻,1989(6).

[9]張雄文.無冕元帥——一個真實的粟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胡哲峰,于化民.毛澤東與林彪[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

[11]張民,張秀娟.周恩來與抗美援朝戰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轉引自劉統:中共對朝鮮戰爭初期局勢的預測與對策[J].黨的文獻,2001(6).

[1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寫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

[14]雷英夫,陳先義.統帥部參謀的追懷[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15]鄧小平同志的信,1972年8月3日。這封信是《中共中央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的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的決定》的一個附件,中發[1973]14號.

[16]轉引自沈志華.朝鮮戰爭初期林彪“稱病不出”質疑——兼論毛澤東對入朝作戰何人掛帥的考慮[J].史學月刊,2012(11).

[17]霞飛:林彪不愿領兵入朝的真實內幕[M].文史博覽,2009(7).

[18]《彭德懷傳》編寫組.彭德懷傳[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

[19]轉引自王亞志.毛澤東決心出兵朝鮮前后的一些情況[J].黨的文獻,1995(6).

[20]杜平.在志愿軍總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www亚洲精品|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啪啪永久免费av| 天天干伊人|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天堂网国产|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产jizz|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久久网综合|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的|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91亚洲视频下载|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婷婷五月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久久77777|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三级|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中文字幕66页|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美女毛片在线|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毛片最新网址| 69av免费视频|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视频二区欧美| 91精选国产大片| 亚洲免费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欧美精品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