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筠, 楊金娥, 李 蓮
(中山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
研究型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于冰筠, 楊金娥, 李 蓮
(中山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高校研究型實驗室是科技創新的基地,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保障。隨著高校實驗室結構、功能、規模日新月異的變化,實驗室管理工作日益復雜,管理者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文章結合工作實踐,在不斷探索與創新實驗室管理中,實驗室文化是實驗室發展的靈魂,注重從研究態度、傳幫帶的傳統、自主發展的環境三方面強化實驗室文化建設;完善學生值日、安全檢查、廢物回收、新生培訓、衛生包干區等實驗室管理制度,有利于實驗室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建立學習、培訓、安全器材配備、安全責任落實的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實驗室安全;通過師生共建共管加強實驗室資產管理,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研究型; 實驗室管理; 探索與實踐; 服務意識
高校研究型實驗室是科研團隊開展科研工作的最基本的場所,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承擔著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任務,同時也承擔著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和重大專項工作[1-2]。可見,高校實驗室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強化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中承擔不可替代重要角色[3]。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逐步加大,高校實驗室的結構、功能、規模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內涵日益擴大,內容也越來越復雜[4]。勢必要求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不斷探索與創新,本文結合我們長期從事研究型實驗室管理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索與實踐。
實驗室文化是實驗室在籌建、發展和完善過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實驗室個性化的根本體現,是實驗室發展的靈魂。同時,實驗室文化也是一個實驗室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對實驗室進行有效管理,保證其高效運作的必然要求[5]。良好的實驗室文化對實驗室成員以及實驗室的整體行為具有導向作用[6]。
1.1 具備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
對于一個研究型實驗室而言,學生首先要具備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論文的立論,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實驗數據出發,從中得出符合實際的結論;論據應盡可能從多角度、多層次設計實驗,以最充分、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思考,進行嚴謹論證。保證每一次實驗的數據都真實可靠,實驗室制定了嚴格的實驗記錄規范和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嚴謹詳實地記錄實驗操作步驟、結果。原始數據不得涂改、空格、缺頁或插頁,實驗記錄本每頁的正反面都必須注明頁碼。對電子版原始圖表、原始Western blotting X光片等均有詳實的記錄要求。并且,安排專人定期檢查學生實驗記錄本,不合格者要及時改正,否則禁止開展實驗。學生畢業時,實驗記錄本交由實驗室保留,不得帶走。同時,學生日常工作匯報、PPT制作均有嚴格的規定。經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科學嚴謹的態度就會成為實驗室的一種特質。
1.2 發揚實驗室傳、幫、帶的傳統
初入實驗室的每個新生對實驗室環境、各個課題組成員及其研究方向不熟悉,為了讓他們盡快地融入實驗室,實驗室采用了傳、幫、帶的帶教方式。首先要求新生在實驗室各個課題組輪流學習1~2個月,從而達到熟悉環境和了解各個課題組研究方向。同時有助于新生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興趣選擇并加入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組。課題組的師兄師姐負責帶教,其過程不僅包括儀器設備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傳授,還涵蓋了實驗設計思路、課題研究進展、論文寫作技巧等方方面面知識的傳授。通過1或2年的帶教,新生完全可以獨擋一面,從而順利開展自己的課題。優秀的被帶教者又可以帶教其他的新生。此過程在導師的監管下有序進行,帶教者和新生可以雙向選擇,以便于充分發揮他們積極性。總之,這種傳、幫、帶的傳統不僅使知識、技術得到傳承,而且增強了學生彼此間的感情和協作互助的團體意識。
1.3 以人為本,營造寬松、自主發展的環境
實驗室的管理始終是以學生為出發點和中心,激發和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在學術上,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敢于創新;在實驗室建設與規劃中,鼓勵學生獻言獻策,積極參與;在課題研究方向選擇方面,尊重學生,給予他們更大的自由度。在生活上關心學生,了解每個學生家庭情況,對于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予以經濟上的資助。在節假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組織學生外出活動、聚餐,在活動中增強凝聚力、找到歸宿感。同時,實驗室設立獎勵機制,獎勵為實驗室做出貢獻的學生,傳遞一種正能量。深入了解學生性格特點,根據個性差異采用不用的引導方法,時時刻刻營造一種寬松和良好人際關系,從而激發全體成員的潛能,促進實驗室積極和諧發展。
“無規矩無以成方圓”,實驗室同樣如此,建立規范、合理、公平的實驗室制度對于研究生管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實驗環境,創建了學生值日、安全檢查、廢物回收、新生培訓、同位素使用、公用試劑配置、衛生包干區分配、試劑耗材領用登記等制度,同時建立大型儀器使用預約、儀器操作規范、使用注意事項的編寫并粘貼于儀器等制度。
(1) 學生值日制度。學生值日制度是兩人值日一周,依次循環。在值日期間,值日生要完成實驗臺整理,垃圾袋更換,房間抽濕,常規試劑配制,耗材的領用、滅菌、烘干、細胞房消毒、EP膠收集、有害廢液歸攏,實驗服清洗等工作。該制度保證了整個實驗室科研工作有序開展。
(2) 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制度是為了避免安全隱患而設立的,是實驗室學生在每晚離開實驗室前輪流安全檢查值日,值日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離開實驗室,離開前對實驗室所有房間的設備、空調、門窗、照明、水龍頭進行檢查,要求烘箱、滅菌器等危險設備必須關閉電源。值日生檢查完畢,在安全檢查值日表上填寫離開時間并簽字確認。
(3) 廢物回收制度。廢物回收制度是要求學生把使用過EB膠、DNA和RNA提取廢液、氯仿、甲醇、二甲苯、甲醛、異丙醇、顯影、定影廢液等有毒有害物放置于專門容器中,統一由設備處定期回收。對于培養液、菌液、血液等必須加入漂漬液處理后收集。對于動物尸體、組織則要求裝入特制垃圾袋密封存放于專門冰箱,由無害化處理中心統一收集處理。該制度不僅有效防止實驗室垃圾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4) 新生培訓制度。新生培訓制度主要針對實驗室人員流動快、學生受教育背景、大學掌握生物技術差異大等特點,為了讓新生盡快適應實驗室環境、保障自身及實驗室安全而制定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專題:① 實驗室基本安全規范與試劑使用安全規范;② PCR房、RNA房、質粒房、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質使用)及細胞房(包括培養箱、超凈臺、顯微鏡)使用規則;③ 實驗記錄規范及注意事項;④ 離心機、液氮罐、烘箱和滅菌鍋等危險儀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⑤ 常規實驗技術專題,包括DNA和RNA制膠、跑膠、回收技術、PCR及Q-PCR技術、載體構建、免疫組化與免疫熒光、流式檢測與流式分選、Western blotting等實驗室常規技術。
(5) 衛生包干區制度。衛生包干區制度是為了保證實驗室保持有序、潔凈的環境而制定。按照一定規律,把實驗室所有公共區域,包括實驗室臺面、試劑架、試劑柜、抽屜、儀器設備、換氣扇等,公平地分配給每個學生,其包干區范圍明確形成文字表格,粘貼在值日區。每周固定時間全員徹底進行實驗室大掃除,次日安排專門人員檢查,檢查不合格者,必須重新擦拭、整理。此外,每年定期請專業清理人員徹底擦拭實驗室天花板、玻璃門窗和中央空調。
實驗室安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高校教學和科研正常運作的保障,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不僅嚴重影響校園安全,而且引發重大社會問題[7]。針對近年來實驗室火災、爆炸等事故頻發,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構建了安全管理體系。關愛生命,關注實驗室安全,是實驗室每個研究生必修的課程。
3.1 學習“實驗室安全基本技能須知”
“實驗室安全基本技能須知”是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共同編制的,該書對于一般安全、專項安全、實驗室廢物處置、意外事故處理均有詳細的論述。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認真閱讀,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實驗室的各項安全守則和制度,例如,安全檢查值日制度、廢物回收制度、同位素使用制度、危險化學品采用雙人雙鎖管理和領用登記制度等。學習完成后求學生簽字確認。這樣的學習不僅讓學生了解實驗室安全及其預防常識,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安全文化素養。
3.2 參加安全培訓
新生培訓第一專題“實驗室基本安全規范與試劑使用安全規范”:① 遇到緊急事故,應急處置順序:保護個人安全即本人及他人安全;保護公共財產;保存學術資料[8],反復灌輸“在任何突發事件中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② 安全指引明確。通過照片和實際指引明確告訴學生所有房間和樓層的消防器材、水閥門、電閥門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使學生掌握遇到水管爆裂、電閥跳閘等突發情況的處置方法,把損失降到最低;③ 防火安全演練。通過防火、防爆、防毒、防水、防電、防污染等方面的講解和實物演示,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室不同滅火器的原理、適用范圍和操作方法;掌握實驗室現存易然的七類危險化學物質存放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實驗室現存有毒化學物質的毒性及其健康危害,并針對每種毒物著重講解使用規范和預防,把危害降到最小;強調實驗室設備用電規范,問題儀器決不允許帶病工作,出現插座冒火花或電線著火必須先關閉電源,再行撲救,切記用水撲救;④ 針對實驗室易發安全事例,如超凈臺酒精燈燈芯外噴和烘箱使用等問題,反復強調使用規范及發生意外應對措施;⑤ 認真學習和執行相關安全守則、制度。
3.3 配備安全器材
① 配備滅火毯,且放在醒目、易取放的位置。使用明火的房間同時配備適用范圍最廣的ABC干粉滅火器。② 配備防毒面具,用于配制有毒有害試劑。③ 配備安全藥箱,常備有下列物品:鑷子、各種不同寬度的繃帶、軟布、紗布、藥棉、膠布、剪刀、洗眼瓶。備有下列藥品:紅汞及碘酒,紫藥水,燙傷膏,酒精,碳酸氨或稀氨水,瀉藥等,催吐劑、腐蝕燙傷處理藥品。
3.4 安全責任明確到人
① 為了更好地排查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隱患,杜絕安全風險,實驗室每個房間均安排消防安全責任人,且把姓名醒目的標注在特制的門牌上。一旦發生消防事故,則由該房間的消防責任人承當首要責任。② 儀器一旦出現安全隱患,馬上告知儀器負責人,同時在該儀器粘貼停止使用標識,如果明知儀器有問題還帶病操作,導致該儀器損壞或引發事故,則由該使用者負責。③ 安全檢查值日生因為沒有關閉烘箱、滅菌器等危險設備而導致的事故,則由該值日生承擔責任。這樣不僅明確界定了安全責任的范圍和職責,而且有利于增強當事人的責任心。
實驗室資產管理主要包括實驗室儀器設備和試劑耗材的管理。
4.1 實驗儀器設備管理
(1) 建立完整的儀器設備檔案。儀器購買前期調查-論證-網上申購(或招標競價)-協議書簽訂-免稅報告提交-到貨簽收-安裝調試-儀器驗收-固定資產辦理-維修-報廢等全過程保存完整資料;
(2) 賬、物、卡相符。儀器設備要做到賬、物、卡相符,定期進行清點、核賬,對于報廢儀器要及時核銷;
(3) 加強培訓。建立儀器使用前培訓、編寫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且粘貼在儀器上的制度;
(4) 建立學生管理儀器制度。根據儀器放置區域、儀器種類,按一定規律把實驗室每臺儀器設備及其零配件分配給學生負責。每個學生管理儀器由專門老師編輯成檔案,儀器品牌、型號、機身號均記錄在案,報廢儀器及時更新。學生畢業前夕,按照管理儀器清單移交給新的同學管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實驗室小型儀器在使用過程中丟失、損壞,而且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室管理,真實體驗規范操作的重要性。
(5) 預約登記。建立貴重儀器、使用頻繁儀器預約登記制度。該制度有利于學生合理安排實驗時間,提高儀器使用效率。
4.2 試劑和耗材的管理
試劑和耗材的管理措施:① 學生訂購所有試劑均在“訂購登記本”登記,價格超過800元的抗體、細胞因子、特殊試劑盒等,需要實驗室負責人審批簽字后,由專人訂購,這樣可以避免因學生實驗室設計不合理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實驗室常規用試劑和耗材則由專人直接訂購。② 實驗室抗體、內切酶、QPCR、轉染、免疫組化等試劑均有專人負責分裝和管理,每個新增試劑都會填寫于相應的分類表格,表格粘貼在存放試劑的冰箱上,并且要求表格位置和存放位置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取用和放回,也有利于負責該類試劑的學生及時整理清點。③ 試劑耗材做到訂購本登記、收貨單、發票齊備、金額一致。同時要求訂購試劑的學生本人收貨,確認試劑以及金額無誤后在相應的收貨單和發票上簽字。
5.1 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
作為管理者要明確,管理活動就是履行管理者責任的行為,權力是進行管理活動的條件,是盡到責任的手段[9],服務才是管理活動的真正目的。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在服務中完善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實現服務與管理的有機結合[10-11]。好的管理就是用“心”去服務,用“心”服務才是最好的管理。管理就是服務,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實踐[12]。實驗室管理工作繁雜瑣碎,不僅要管理很多學生,而且負責儀器購買、維修、維護及其各項日常工作,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高度責任心和良好的心態,甘做“綠葉”,甘于奉獻,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瑣碎的事情。
5.2 加強自身素質,提高管理水平
實驗室建設層次的高低、管理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質量[13]。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質,對于提升管理水平至關重要。作為實驗室管理者要具備以下素質:①一般素質:德、識、才、學、行的統一。德—政治思想覺悟、事業心和責任感、思想作風、道德品質等;識—見識、識別判斷能力、謀略膽略等;才—才能、能力;學—學問、學識;行—實踐活動、行為表現、辦事能力及效率[14]。②特殊素質:要有戰略眼光、系統思想、綜合能力,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更要有創新精神和得人心的藝術等[14]。以上素質要求看似寥寥數字,但要真正落實并非易事,要求管理者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摸索、積累和歷練。實驗室管理者還應當承擔一定量的科研工作,積極參與申報課題或其科研組課題,在科研工作中得以真正學習和實踐鍛煉[15]。同時,積極參與儀器設備博覽會、研討會,而且要到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學習調研,開拓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掌握管理先進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素質,提高管理水平。
高校研究型實驗室是科技創新基地,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保障。而實驗室建設層次的高低、管理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研究型實驗室作用的發揮。因此,不斷探索與創新實驗室管理勢在必行。我們結合長期從事實驗室管理的工作實踐,緊密圍繞教學科研任務,結合實驗室與學生實際情況,從以上5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與心得,希望能為高校研究型實驗室的管理提供一些新思路。
[1] 趙鳳艷,屈 藝. 高校研究型實驗室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2,14(1): 52-54.
[2] 譚 斌,何湘蓉. 高校研究型實驗室的管理理念及其意義[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4):73-75.
[3] 黃佳木,彭小芹.依托學科基地建設實驗平臺,培養材料專業創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8,25(6):13-15.
[4] 劉 鶴,荊 晶. 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定位與思考[J]. 高校研究與實踐, 2011,30(4): 11-15.
[5] 夏石頭,蕭浪濤.“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實驗室文化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9,28(2):5-7.
[6] 謝建安,王禮貴. 高校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創新性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31(4):271-273.
[7] 潘 蕾. 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 29(12):188-190.
[8] 趙化絨,方文軍,王國平.化學實驗室安全與環保手冊[S].北京:化學出版社,2013:295.
[9] 蔡小慎公共行政管理學[M].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74.
[10] 賀勁松. 總理話轉變政府職能:政府要抓好“兩個四”[N].人民日報,2004-03-10:4.
[11] 周又聰. 加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30(9):370-372.
[12] 戴志國.關于政府社會管理創新的思考[J].理論觀察, 2011(4):29-31.
[13] 高明松.研究型大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7,26(7): 122-123,127.
[14] 林明河. 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儀器設備管理管理工作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7,24(1): 5-7.
[15] 許慶陵.提升高校實驗室人員素質的幾點建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6):301-3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Management of Research-oriented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YUBing-yun,YANGJin-e,LILi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The Research-oriented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ies are not only bas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raining advanced talents.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oriented laborat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experiences, this paper elaborated exploration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paying attention to labora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ensuring th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laboratory asset management, intensifying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research-oriented; laboratories management;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service awareness
2014-07-15
中山大學實驗教學研究(改革)項目(330001180810)
于冰筠(1970-),女,河北保定人,碩士,實驗師,從事科研與基因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管理工作。
Tel.:020-84115527;E-mail:ybyun96@163.com
G 642.0
A
1006-7167(2015)05-02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