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紅娟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東陽 322100)
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與施工要點
屈紅娟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東陽 322100)
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在公路建設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影響公路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公路施工中,如何解決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問題,已成為現在最為緊要的問題。
排水設施,公路路基,排水溝,安全穩定;
1.1 缺乏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入研究
很多施工單位在分析高速公路設計方案時,就由于各種原因匆匆進行建設,并沒有認真、全面校核排水系統的設計是否科學與合理;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排水問題時,也很少會隨時與工程設計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溝通與交流,也很少有提出針對性地補充或修改方案。很多施工單位這種忽視施工圖紙的研究與檢驗的環節,就導致了盲目地按圖施工,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施工質量不達標現象;同時也很難保障全面排水系統的施工質量和使用效果的目標。
1.2 缺乏相應的質量監督體系
在施工過程中,有些施工單位對于施工質量沒有明確的要求,在質量控制制度上往往只是表面工作,并沒有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監督;對于施工人員有沒有嚴格按照相應的技術標準進行執行,也沒有一個完善的監督機制。
1.3 施工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瓶頸
公路建設中,因為涉及到的地理跨度較大,因此水文地質條件也相差較大;一些地方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差的路段就容易對公路的路基造成損壞,雖然很多技術工程人員也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技術瓶頸容易造成挖方路段的施工質量相對較低的問題。另外,也存在一些施工人員本身的施工技術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導致很多施工技術的細節并不能很好的實施,從而造成公路路基排水系統產生問題。
根據浙江省公路路基的情況,在施工中做好排水設施非常重要,從而保證路基的穩定和施工的質量,尤其是我省部分地區的土質經水浸泡易變的松軟,對排水設施的要求更高
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主要有地面水設施和地下水設施兩大類,從而避免路基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侵蝕。地面水多來源于自然因素;地下水形成比較復雜,主要是由地表水下滲或城市污水等形成。
2.1 排除地面水的設施及施工要點
2.1.1 邊溝
基槽開挖前,先進行施工放樣,并報檢合格。施工前,施工機具,安全設施等必須準備齊全;施工材料要保證有充足的貨源,并做好相應試驗。基槽開挖之前和之后,在進行砌筑之前要進行檢驗,該項工作由監理工程師來進行,當檢查合格之后,再進行施工。
在對邊溝平曲線進行施工之時,平曲線前后的溝底縱坡必須保持與工程已存在的溝底縱坡銜接平順,并且在此過程中不能出現積水或者外溢的現象。適當加深曲線的外邊溝,其加深程度為增加的深度值與超高值確保相等。如果溝底縱坡在土質地段其坡度大于3%,則應當對其進行加固;對邊溝可以采用具有平整面的干砌片石進行鋪砌,對于各個砌縫隙的處理方式為小石子填充并嵌緊;如果采用的是漿砌片石的方式進行邊溝的鋪砌,那么應當選用飽滿的砌縫砂漿,以防止溝身出現漏水現象;在對溝底進行抹面時,必須保證其平整并壓光。
2.1.2 截水溝
一般情況下,在挖方路基的邊坡坡頂之外來進行截水溝的設置,另外也可以在山坡路堤上方選擇較為合適的地方來進行截水溝的設置。截水溝的出水口必須與其他排水設施平順銜接。如果棄土堆的情況沒有出現在路基的上方,那么挖方路基的坡頂與截水溝邊緣的距離不得影響邊坡的穩定性,并因土質而定;在路基上方有棄土堆時,路基挖方的坡頂與棄土堆坡腳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0m,并且在棄土堆的頂部,其橫坡的坡度應做成2%的向溝傾斜度;山坡上路的坡腳與截水溝之間的安全距離應保持在2.0m 開外的距離,而修筑的向溝傾斜坡在截水溝與土填之間應保持設有2%的土臺或者護坡道,從而使得截水溝能夠順利將路堤內側的水流排出。
2.1.3 排水溝
排水溝的施工要盡可能采取直線形,尤其是在平面上的線形,必須要求平順;如果排水溝需要進行轉彎,則在該處做成半徑大于10m的弧線形。保持恰當坡度是對排水溝進行施工的一項重要注意事項。其坡度應與路線的縱坡坡度保持一致,從而能夠保持水流通暢。排水溝施工的另一重要注意事項是其布線的設置應當距離路基遠一些。如果排水溝的水流流速超出了其容許流速的范圍,那么就要進行加固措施來保證溝壁以及邊溝溝底的堅固程度。
2.1.4 跌水與急流槽
跌水分為多級和單級跌水。施工之時要根據工程所處的地形、地質等環境或條件來確定跌水的臺階高度。多級跌水的臺階高度可以不一樣,但是必須保證其每個臺階的高度以及長度適應于地面的坡度。
如果急流槽的長度較長,就要采取分段砌筑的方式來施工,且每段長度應保持在10m以內,而每段之間的接頭則采用具有較好防水效果的材料進行填塞,且保持無空隙。為了使得自然水流能夠很好的過渡到涵洞的進出口,急流槽的基礎應在地面以下進行嵌入,其基底也要應具有很好的抗滑性平臺,然后在其各端設置護墻。
2.2 排除地下水的設施及施工要點
2.2.1 排水溝和暗溝
如果地下水具有較高的水位,且潛水層距離地面較近時,就需要進行排水溝和暗溝的施工,用來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地面水的排出一般是依靠排水溝,應注意,不應在寒冷地區來進行排水,對我省沒有影響,是我省排地下水的主要設施。排水溝或暗溝一般采用漿砌片石砌筑或水泥混凝土,溝頂應設置蓋板;將滲水孔設置在溝壁之上,滲水孔應呈向溝中傾斜。采用粗粒透水性材料在溝壁的外側進行填筑,也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作為溝壁外側的反濾層。
2.2.2 滲溝
填石、管式和洞式滲溝分別為滲溝的三種形式。三種滲溝都應有排水層、反濾層和封閉層。端墻設置于滲溝的出水口之處,其下部應留有排水溝,其大小應與排水通道一致。排水溝溝底與排水孔底應保持0.2m以上的距離。
2.2.3 滲井
滲井的施工要把握的要點在于對上、下層的填充料的材料選擇要求是不一樣的,上層用填砂或礫石,而下層需要用碎石或卵石,并且層次之間要分明,在井壁和填充料之間還需要設置上反濾層。
2.2.4 檢查井
檢查井的顧名思義是用來檢查維修滲溝的,其施工要點主要是其形狀是直徑不小于1.0米的圓形,底部要有0.3-0.4米,井底還要有層混凝土,井基如果是不良的土質,要換填、夯實。
3.1 有利于施工的原則
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首先要方便施工,要結合路基結構、整體施工的結構、進程和特點,以便有利于公路施工,更好的支持施工。
3.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則
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設計時應掌握沿線的地形、氣候、水文與水文地質、地質條件、植物覆蓋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排放水流時不過于集中,能及時分流。
3.3 安全穩定,不能影響公路的質量的原則
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不能影響路基的安全穩定,要以保證公路建設的質量為前提,并有利于公路日后的養護。
3.4 強制性、完整性的原則
排水設施的設計和規定的部位必須執行相應的標準,按照相應的規范和要求,不能隨意更改。公路排水設施的布施設計必須將水排出去,功能必須完整,保證路基的安全穩定,不影響公路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結合我省的地質、水文、氣侯等自然因素,建立符合我省實際情況的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形成良好的公路排水系統,保證路基的安全和穩定,從而保證公路建設的質量。
[1] 常爭.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技術研究[J].考試周刊.2014,(80)
[2] 沈祝華.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術及要點探析[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4,(Z2)
[3] 淡至明.公路排水系統設計參數研究[J]. 中國公路學報,2006,(02)
U45
B
1007-6344(2015)09-0337-01
【注】本論文系2015年度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公路路基的排水設施與施工要點》的研究成果。
屈紅娟,女,1982年2月,陜西三原,講師,本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