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青海 西寧 81000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而進行金融業務的辦理,極大程度方便了人們的金融理財。但是如果有關部門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體系,則可能會使用戶的經濟利益受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更多人喜歡通過網絡而進行金融理財,因而我國有關部門應該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以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體系,更好為用戶提供服務。
首先,在互聯網金融交易中,交易對象不夠明確。其次,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安全隱患不固定。再次,個人信息隱私得不到確切的保障。最后,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難度較大。互聯網金融發展中之所以存在較多的風險,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快捷性,極易被不法人員有機可乘,從而威脅用戶的安全。
目前,有的企業借助互聯網金融平臺而開展非法集資、傳銷等活動,嚴重擾亂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秩序,使人們上當受騙。諸如此類的違法現象有許多,所以我國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有效避免違法行為的滋生,給人們帶去更多的經濟損失[1]。
目前,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消費者維權難度相對較大,其原因有許多:首先,對于互聯網金融發展,我國并沒有更多的法律法規予以約束和規范,致使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隨意性較大;其次,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注冊登記時,其合法性未能得到有效確認,使得投資者難以鑒定金融機構的真偽。
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既存在著資金杠桿問題,又存在著金融風險問題。然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缺乏有效的監管體系進行管理,使得互聯網金融管理水平相對較低。此外,互聯網金融中的自律機制不夠健全,使得互聯網金融環境中的安全因素不夠穩定,其金融風險存在著不可預測性,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首先,缺乏有效的監管法規政策,致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得不到充分的保護,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維護。其次,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互聯網金融具有虛擬性,倘若未能采取有效手段加以監管,則會引發安全隱患。再次,缺乏有效的監管隊伍,降低監管工作水平。最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2]。
加快互聯網金融的立法進程,有利于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首先,完善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其次,為互聯網金融制定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最后,在法律條件尚不完善的基礎上,有關部門頒布相關指導意見,以起到規范互聯網金融秩序的作用,待到時機成熟,再行制定完善的互聯網金融法規。
設立或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機構,能夠促進互聯網金融監督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首先,立足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對現行金融法律法規進行修訂,使各部門各司其責。其次,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為監管機構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監管平臺,促進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
采用實名制,有利于增強互聯網金融交易雙方的真實性,有效避免了互聯網虛擬性的弊端。首先,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環境建設,使金融參與者進行真實有效的身份認證,便于相關部門的管理。其次,加強互聯網金融主體的注冊管理力度。有效落實互聯網金融實名制,對降低金融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3]。
首先,加強互聯網金融投訴機制的建設和完善,為消費者維權提供有效渠道。其次,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避免個人信息遭到外泄,給個體帶去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或麻煩。再次,建立或完善信息咨詢平臺,為有需要的人員提供咨詢服務。最后,建立和完善風險預警平臺,為投資群體敲響警鐘,降低投資者上當受騙的幾率。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內外之間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交易更為頻繁。所以,有必要加強和密切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首先,加強我國范圍內各監管部門的合作。其次,加強國際性監管部門的合作。
總而言之,要想有效維護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秩序,就必須采取措施以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為用戶的互聯網金融交易提供安全可靠的平臺,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目前,雖然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威脅著互聯網用戶的財產安全,但是通過有關部門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一個規范的、安全的互聯網金融環境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1]汪琪.互聯網金融化背景下城市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策略研究[D].安徽大學.2013.
[2]譚君.面向行業自律機制建設的P2P網絡借貸市場監管策略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吳釗.在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背景下的中小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