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敏
(山東廣饒農村商業銀行,山東 東營 257000)
近年來,金融市場不斷改革發展,市場行情波動更加劇烈,對于商業銀行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績效評價,通過對商業銀行財務工作中投入產出比的分析,改進商業銀行的效益管理。因此,必須在商業銀行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通過對商業銀行財務績效評價,促使財務管理工作不斷改進完善,這對于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效率,增強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能力,促進商業銀行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商業銀行財務績效評價工作主要是通過采用全面綜合的績效評價方法,借助于量化、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并按照相應的評價標準以及評價程度,對商業銀行的財務工作狀況、財務工作效率以及財務工作實際成果所開展的績效評價工作。對于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評價工作,并不是僅僅單純的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所進行的評價,同時還需要對商業銀行的資產安全性、資金流動性以及發展能力所進行評價。在商業銀行內部開展績效評價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對于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必須遵循全面性的原則,這主要體現在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上要確保能夠涵蓋到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既要包含了商業銀行的盈利性、流動性以及安全性等指標,同時也需要對商業銀行的發展能力等進行評價分析,能夠準確全面的反映商業銀行財務工作方面的實際問題。
在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評價上,無論是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確定上,還是財務績效評價方法的選擇,都要確保評價方法科學可行、技術評價指標合理可靠,便于進行計算分析,盡可能的可以通過量化的方式進行分析,以確保財務績效評價指標對于財務狀況的直觀反映。
商業銀行開展財務績效評價,目的就是為了改進財務管理體系,因此在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的設置上,應該充分考慮到在縱向以及橫向上的可比性,能夠及時準確的反映出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指導商業銀行及時進行調整改進。
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了盈利性指標、安全性指標、流動性指標以及成長性指標等幾類,其具體細化指標如下所示:
1.盈利性指標。在財務績效評價中,盈利性指標主要包含了反映投入和產出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反映投入資本獲利能力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每股收益、表征經營效率的凈利差以及反映成本管理的成本收入比。
2.安全性指標。安全性指標主要包括抵御風險能力的資本充足率、衡量呆賬壞賬應對準備金是否充足的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以及客戶貸款集中度等幾項指標。
3.流動性及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性及償債能力指標主要包括體現銀行支付變現能力的流動比率、反映資金使用與資產配置的存貸比率、表征資產使用效率的資產周轉率、反映支付利息能力的利息保障倍數以及反映負債的權益乘數。
4.成長性指標。成長性指標通常設置反映商業銀行成長能力的存款增長率、貸款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長率等幾項指標內容。
目前,在商業銀行財務績效評價上,評價的方法較多,較為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杜邦模型分析法。杜邦模型分析法主要是通過對商業銀行財務績效的核心指標進行具體細化的分解分析,并根據各個指標對核心指標的影響程度不同,反映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優勢以及不足問題。現階段主要是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核心指標,并將其分別分解為總資產收益率以及權益乘數后,再進一步的分解,明確各財務指標的高低以及增減,分析其對凈資產收益的影響,得出財務績效評價結果。
2.經濟增加值(EVA)分析法。經濟增加值分析法主要是基于設立經濟增加值指標,以營業凈利潤扣除商業銀行全部資本投入成本后的經濟利潤增加作為經濟增加值,客觀反映商業銀行在財務績效評價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并根據經濟增加值作為核心指標,強化對各項業務的約束。
3.可持續增長模型分析法。可持續增長模型分析法主要是通過設置可持續增長率即內部發展速度指標,主要包括了資產收益率、負債率、資本成本以及凈收益率等指標。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如果銀行的實際增長速度超越可持續增長率,則需要銀行調整財務管理決策。如果實際增長速度低于可持續增長率,則需要采取減少負債、增加流動資產或者是提高股利分配等措施進行調整。
在對商業銀行具體進行財務績效評價的過程中,往往是結合采用上述三種財務績效評價分析方法,并通過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長期指標與短期指標相結合,準確的得出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評價結果,指導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決策。
1.加大營銷和創新力度提高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財務績效評價的重要反應,首先,商業銀行應該高度重視市場營銷工作,通過加強市場調查研究以及積極開拓市場等方式,增加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銷售份額。其次,應該進一步的提高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積極開拓新產品擴大經營范圍,提高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附加值。此外,商業銀行應該做好個人以及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的拓展,立足市場變化提高盈利能力。
2.嚴格控制不良貸款。不良貸款是影響商業銀行安全性的主要問題,同時也是制約商業銀行財務績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商業銀行應該進一步的完善自身的內部風險責任以及信貸管理力度,并加強對貸款的審核以及內部稽核管理,避免由于不良貸款造成商業銀行的嚴重損失。
3.提高商業銀行的成長性。提高商業銀行的成長性也是提高商業銀行財務績效的有效手段。商業銀行應該注重進一步的創新完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以及中間業務創新,增強自身優勢與競爭力,并不斷地擴大金融業務范圍以提高成長性。
在商業銀行內部實施財務績效評價,對于促進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水平提高,增強商業銀行內部管理規范化與增強外部競爭力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合理的選擇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全面準確的開展財務績效評價,同時根據財務績效評價結果,合理的制定財務績效的改進完善措施。
[1]陳嘉立.基于主成分和層次分析法的銀行績效評價研究[J].系統科學學報.2011,19(1):74-76.
[2]劉振.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研究[J].大眾商務.2011,(111):50-51.
[3]章承濤.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定西市商業銀行業績評價[J].西部金融.201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