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吉林財經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居民的收入水平會隨著經濟發展的提高而提高,所以在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居民的各項生活所需支出占總的收入比重會明顯偏低。這種情況的費用扣除額應當控制在占總收入比重較低的水平。影響扣除額界定的另一方面是物價水平的高低,在物價水平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居民將會花費更多來維持自己一如既往的生活水平。在此種條件的限制下,為確保公平應適當提高費用扣除額的基數。
征收個人所得稅具有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通過對公民征收個人所得稅來調節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制定必然要受到公平性原則的制約,且設計扣除標準時也理應將社會的公平需求加以考慮。很顯然,過高或過低的費用扣除標準都不利于個人所得稅公平性原則的發展。如果費用扣除標準設計得很高,那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收入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導致國家的稅收收入流失,個稅將無法起到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因此,一個恰到好處的扣除標準設計要充分考慮社會公平,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對待不同性質的個人所得,實行不同標準的費用扣除可以推動個人所得稅調節個人收入政策目標地實現。因此對于不同性質的收入,會有不同種類別的費用支出,制定不同的扣除標準能夠有效地調節個人收入,更有利于完善個人所得稅制,最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會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當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較強烈時,他們就會主動去納稅,可以接受適合自己的費用扣除標準。在這樣的前提下,區別于不同情況的復雜扣除模式可以得到推廣。同樣如果征管部門的稽查能力很強,就能夠對納稅人的相關情況給予強有力地監控,對違反稅法的行為也能給予及時的處罰和通報,為繁雜的費用扣除標準實施提供了保障。
上述幾點雖然制約了我們選擇何種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但是我們也可以基于上述制約因素的考慮,更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費用扣除標準。
新個稅的頒布實施以來,必然給人們帶來諸多好處,即便這樣,“費用扣除標準”有待改進、存在局限性的地方仍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幾點:
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采用的是分類所得稅制,根據個人所得的性質進行定額或定率扣除。現行扣除標準忽略了納稅人的個體差異,對所有納稅人都適用國家統一標準顯然有失偏頗。例如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贍養費用、子女教育費用。對于忽略納稅人本身實際情況的費用扣除,無法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不利于個人所得稅的進一步完善。
1978 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大體上處于上升的狀態。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額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支出,就低收入人群來說,物價的上漲會花費其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對其基本生活造成影響,所以扣除標準的設定應當考慮CPI 的變化水平。由于當前CPI 的變化與實際生活存在一些偏差,因此筆者認為通過國家統計局提供的CPI 來研究費用扣除額還需進一步完善。
我國的每一位公民都是個稅的納稅人,眾多的納稅人導致稅源無法得到控制的現象,也會存在一些人通過多種渠道取得收入的現象,這就加大了征管部門監測隱蔽收入的困難程度。從全國范圍來看,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薄弱致使個稅成為逃稅最多的稅種,導致稅收流失,不利于增加財政收入、國家經濟的發展。究其緣由是因為征管部門缺乏行之有效的征管方案且公民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此外,稅務部門缺乏應用計算機技術對納稅人信息分析研究,致使征管工作不能據實征收,無法得到全面征管。
一些發達國家例如美國、韓國等都將生計費用扣除與納稅單位相聯系,這些國家有兩種納稅申報方式,分別為個人申報及家庭聯合申報,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何種繳納方式。這種納稅方式雖然比當前稅制模式復雜,但它的優點之處也有很多。它可以切實地考慮到納稅人的具體情況、是一個具有人性化的費用扣除模式。我們可以適當地學習這種費用扣除標準,在我國個稅改革中逐漸應用開來。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家庭的生活負擔,將費用扣除標準定為基本扣除、贍養扣除、教育扣除以及殘疾扣除等等。
物價水平的波動必然會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很多國家采用費用扣除彈性機制,這種機制將扣除額的多少與物價水平緊密聯系起來。采用此種費用扣除標準可以達到穩定人們生活必需品開支水平的目的,盡量減少物價上漲對人們的生活水平的影響。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將個人所得稅扣除額與CPI 相聯系,實施個人所得稅指數化,將物價水平納入扣除額的考慮當中。最終達到費用扣除標準動態化的目的。
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費水平與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掛鉤,經濟發展水品不盡相同致使人們日常開銷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費用扣除標準地制定應該將地區差異納入到考慮當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消費水平制定不同的費用扣除標準,改善一刀切的做法。最終將稅收不公平改善為公平。
針對目前征管質量不高的現狀,加強稅務部門征管工作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代扣代繳制度使得普通工薪階層照章納稅,但不適用于那些收入高、收入渠道多的納稅人。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加快建設公民財產實名登記制度,這樣的信息化建設可以為征管部門提供便利,征管部門也可以做到有效監督每一位納稅人。
[1]劉明慧.《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的稅制改革思考》,《稅務研究》,2011年09期.
[2]陳建東,蒲明.《關于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額的研究》,《稅務研究》,2010年09期.
[3]王齊祥.《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若干思考》,《稅務與經濟》,2009年04期.
[4]黃洪,嚴紅梅.《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的實證研究》,《稅務研究》,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