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躍 劉 黎
(遼寧省葫蘆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遼寧 葫蘆島 125000)
“互聯網金融”與以銀行為媒體的間接融資和以資本市場為媒介的直接融資不同,它是一種新型的金融交易市場。互聯網金融通過交易者的社交網絡,借助交易者交易形成的海量數據綜合評估交易者的資信狀況。互聯網金融借助互聯網低價、快捷的交易通道直接根據對方資信為交易者提供交易,相比于傳統較為低效的金融媒介有極強的優勢。
目前互聯網金融的幾種主要模式為P2P 小額信貸、第三方支付、眾籌融資網站、新型電子貨幣以及其他網絡金融服務平臺。P2P小額信貸屬于直接信貸模式,可以方便對接個人對個人之間的業務。目前國內的P2P 融資平臺包括以人人貸、拍拍貸、宜信網、紅嶺創投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第三方支付目前則主要支付寶、財付通、盛付通快錢、匯付天下等支付企業。中國目前最大的眾籌融資網站是點名時間。比特幣是一種新型的電子貨幣,是由計算機運算產生的網絡虛擬貨幣,能購買部分虛擬的物品。還有一些網絡金融服務平臺,例如眾安在線、淘寶理財和保險等。客戶通過這些平臺能實現網絡查詢,進而了解和購買各種理財、保險產品。
搶紅包自微信紅包2014 年1 月上線后,開始迅速流行。微信派發紅包的形式分為普通等額紅包和拼手氣拼紅包,普通等額紅包是把固定等額的紅包對一或一對多進行發送;拼手氣拼紅包是用戶先設定好總金額及紅包個數,再由系統隨機生成不同金額的紅包。
據相關統計,由于用戶想使用微信紅包的發紅包和搶紅包功能都必須和自己的銀行卡綁定,開通微信支付才能順利提現。僅除夕至大年初一16 時為止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就超過了500 萬,總計搶紅包次數達到500 萬次以上,專業市場人士預計,春節期間微信紅包參與總用戶在兩億上下,綁定銀行卡約1 億左右,而這之前微信的綁定銀行卡支付用戶不過1000 萬左右。千百萬計的移動支付新客戶因微信紅包誕生。
2013 年被定義為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元年,從此我國互聯網金融踏上了一條飛速發展的道路,P2P 信貸、第三方支付、網絡小額貸款平臺等,互聯網化移動化的金融模式逐漸成為較大規模的業態。互聯網金融讓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更加高效,便捷。通過互聯網金融產品用戶在有互聯網的地方就可以方便地進行各種金融交易,社會普惠意義在互聯網金融中得到極大的體現。然而微信也只是催生移動支付因素的冰山一角。微信紅包對移動支付的帶動作用將促使更多的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產生,通過進一步激發移動支付新用戶普惠大眾。
目前的移動支付是指借助移動通信設備和無線通信技術來轉移貨幣價值從而清償債權債務關系。移動支付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是以移動通信設備為載體,目前主要依靠手機;其次,電子貨幣是移動支付存在的基礎,電子貨幣與移動支付是一對孿生兄弟;再次是借助無線通信技術;最后,移動支付并非貨幣本質的改變而是貨幣形態的一種表現形式。
支付體系為金融系統提供核心的基礎設施,移動支付可謂互聯網金融的血管,從根本上塑造著互聯網金融的形態。截至2013 年年末,我國已經有250 家機構獲得支付牌照,其中包括互聯網企業、三大移動運營商和證券公司等。其中國泰君安證券股份公司是目前唯一獲得支付牌照的券商。而保險公司涉及支付業也將成為一種趨勢。各類機構之所以對支付牌照如此青睞,源于移動支付在互聯網金融中的基礎性地位,如果沒有了支付,金融其他業務將無從談起。
通過對移動支付的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一是移動支付在未來可能會憑借其交易成本低、方便快捷等優勢成為主要的支付方式,逐漸取代現金與銀行卡。二是移動支付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貨幣需求形式。同時,移動支付涉及到的私人貨幣問題,使得貨幣供給主體呈現出多樣化。三是支付是金融體系的基礎設施。互聯網金融本身作為一個追求高效便捷的金融產物,只有輔助以同樣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才能積極發展。而移動支付恰恰就是能滿足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最佳輔助。
近幾年,我國互聯網金融新產品發展迅猛,諸如P2P 信貸、網絡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金融機構線上平臺等,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帶來諸多利好,與我國目前倡導的普惠金融概念不謀而合。其實,“微信紅包”也只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的新起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一直存在的需求,哪怕看似很小,一旦與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結合后,就會爆發出全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