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良
(中山市西區醫院,廣東 中山 528411)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基層醫療機構,主體是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具體實施。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國家規定的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2009 年為15 元,2011 年起增加到25 元。除個別省份外,絕大部分地區已達到或超過該標準,目前中央和地方財政每年撥付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達三百億元以上。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度建立以來,取得了令人不斐的成績,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資金使用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單獨設置賬頁核算、實行專戶管理,而是把專項資金與本單位的經常性經費混合使用,賬面上無法真實反映用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支出,專項收支和結余無法清楚體現,財務報表混亂、資金支出項目不清,從而不利于對其使用進行監督,也難以對其績效實施評價。此種現象主要是由于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造成的,也不排除有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為“渾水摸魚”而有意為之。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精髓在于財政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購買服務”。但在一些地區對于應開展的公共衛生服務敷衍了事,12 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除預防接種等少數項目能夠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外,其余項目普遍未得到有效落實,基本沒有落實或完全沒有開展免費服務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不在少數,有的地方甚至自立名目或巧立名目,向免費服務對象收費,損害群眾利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存在檔案不實、以少充多、虛構工作量以及利用假檢查、假登記、假服務等弄虛作假手段冒領、套取、騙取專項資金。比如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上,雖然大部分已建有檔案,但檔案內容不完整、不真實,服務項目不全的現象比比皆是。
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主要是用于為當地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各個項目。財政部、衛生部《關于印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擠占和挪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違規把資金用于濫發獎金福利和補貼;有的用于房屋維修、基本工資等不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支出范圍的開支;有的列支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無關人員的支出、公用經費等屬于基本醫療的支出。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財政安排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逐年增加,為了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益,我們必須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審計工作。基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特點,各級審計機關在審計實施過程,應重點關注以下一些問題:
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審計除應遵循傳統的專項資金審計一般原則和方法之外,應突出利用審計調查方法對服務項目和數量的真實、完整性進行實地調查。如在對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進行審查時,要采取隨機抽檔入戶核實等方式向服務對象調查是否對確實進行了體檢,是否對肝功檢驗、B 超檢查、X光拍片等項目進行了免費檢測;是否按規定每年都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從而擰干各服務項目的內容、數量和質量中的“水分”,作出正確的審計判斷。
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城鄉居民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主要傳染病及慢性病,保障城鄉居民獲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衛生服務,縮小城鄉居民差距,使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客觀評價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成效,進行績效審計是必不可少的,審計過程中除關注經費籌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外,重點要關注基本公共衛生法規政策的執行和落實情況及其成效。主要對12 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數量和質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群眾對免費政策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等。從政策執行的效果看其績效。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反映在各地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必然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審計,要關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資源及工作人員的配備是否合理,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能力能否達到“基本公衛”的要求等,為落實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提供依據,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和建設,確保日常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開展。
綜上所述,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使用現狀,強化審計監督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管理的關鍵環節。我們可以通過加深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這一“惠民錢”的認識,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管理監督機制等措施,促使基層醫療服務機構規范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快推進各地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1]李麗瓊,李麗文,王愛華,林英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管理問題及對策[J].當代醫學.2014,(10):8-10.
[2]孫麗君.基本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管理和賬務處理[J].健康大視野.2013,(02):585.
[3]吳佶楠,劉叢軍.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J].公共衛生.2013,(12):45-46.
[4]蓋彥芳.關于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的探討與思考[J].現代商業.2012,(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