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智媛 劉明英
摘要:食用菌菌種嚴格按照規范化、標準化生產,是有效提高菌種質量的關鍵。本文介紹了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的重要性及內容,以供食用菌菌種生產者參考。
關鍵詞:食用菌;生產標準化;必要性;內容
中圖分類號: S64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49
1食用菌生產標準化的必要性
我國的食用菌商品出口量達到世界的70%左右,黑龍江省的食用菌產量約占全國的60%。但從目前情況看,雖然中國人均食用量較少,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飲食意識的增強,以及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的發展,食用木耳、香菇等菌類能夠清肺、提高人體免疫力等特點已逐步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食用菌的消費量迅速增加,市場空間和消費潛力很大,國際國內需求量還將持續增長。據調查,僅黑龍江省香菇年需求量就達2500萬斤,南方和國外市場空間更大。加之,南方受氣候影響夏季不宜種植,南菇北種,錯時栽培己漸成趨勢。黑龍江省木耳還具有信譽好、受歡迎、易保存的特點,市場前景廣闊。推廣大棚二次利用栽培食用菌,既可降低生產成本,又可以提高大棚綜合利用的經濟效益。各級黨委、政府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推進經濟總量增長、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有效措施。廣大農戶在發展食用菌產業中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煥發了生產積極性。據測算:每棟大棚可地擺木耳1萬袋,如掛袋則每棟可生產木耳3萬袋。木耳菌包每袋成本1.8元,產量平均0.065公斤,每公斤價格70元,每袋銷售4元,去掉人工費等0.2元,每袋利潤2元。地擺純收入2萬元;大棚純收入可達6萬元。香菇每棟大棚1萬袋,每包成本3元,產量0.75公斤,每公斤批發價10元,銷售7.5元,扣除人工等成本1.5元,每包利潤3~4元,純收入3~4萬元。食用菌生產效益可觀。為提高質量和保護安全,規范社會的生產活動,規范市場行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建立最佳秩序,促進相關產品在技術上的相互協調和配合,實現標準化生產非常必要。
2標準化生產內容
充分利用溫室、大棚、水稻育秧大棚等設施,推廣食用菌包括木耳、平菇、香菇等新品種,栽培方式采用地擺、棚室上架多層等,嚴格原料消毒,合理管理溫濕度,科學防治病蟲害。規范性地采用國家標準;規定了食用菌生產的具體要求,產地環境、施肥原則以及允許使用的肥料、棚室類型、選擇的品種;栽培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菌體采收等技術。引進優質、高產品種,馴化野生菌種,生產餐桌常用菌類、藥用保健菌類和珍貴野生菌類,以干、鮮、清水、腌漬、罐頭等形式供應市場。
2.1主體技術創新點
一是在菌種上,外地引進與野生馴化相結合,已經由餐桌常用菌類擴展到藥用保健菌類和珍貴野生菌類,加快了菌種開發進程;二是在技術上,學習貫徹國家標準同本地實際相結合,得到了農民的認可,提高了技術創新的效果;三是在資源利用上,同蠶場更新、林副產品、秸稈利用結合,同水稻大棚二次利用結合,同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結合,有利于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四是在生產上,實現了食用菌全年生產,豐富了蔬菜品種,填補了市場空白。
2.2技術標準集成
(01) NY/T 2375-2013 食用菌生產技術規范
(02)GB/T 29369-2012 銀耳生產技術規范
(03) GB/Z 26587-2011 香菇生產技術規范
(04)GB/T 29344-2012 靈芝孢子粉采收及加工技術規范
(05) LY/T 2040-2012 北方杏鮑菇栽培技術規程
(06) GB/T 18525.5-2001 干香菇輻照殺蟲防霉工藝
(07) NY/T 1935-2010 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
(08) GB/T 8321.5-2006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五)
(09) GB/Z 26587-2011 香菇生產技術規范
(10) NY/T 1464.10-2007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10
部分:殺菌劑防治蘑菇濕泡病
(11) NY/T 2117-2012 雙孢蘑菇冷藏及冷鏈運輸技術規范
(12) NY/T 2064-2011 秸稈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綜合防控技術規范
(13) NY/T 2018-2011 鮑魚菇生產技術規程
(14) NY/T 1464.37-2011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7部分:殺蟲劑防治蘑菇菌蛆和害螨
(15) CCGF 108.3-2010 食用菌
(16) GB 12728-2006 食用菌術語
(17)LY/T 1651-2005 松口蘑采收及保鮮技術規程
(18)NY/T 1844-2010 農作物品種審定規范 食用菌
(19) NY 1500.70.2-2009 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甲氨基阿維
菌素苯甲酸鹽 蘑菇
(20) LY/T 1208-1997 段木栽培黑木耳技術
(21)NY/T 749-2012 綠色食品 食用菌
(22)棚室食用菌生產綜合創新技術 黑龍江省經濟作物技術指導站
3取得效果
近些年來,栽培平菇、香菇、滑子蘑,地栽木耳、食用菌等蔚然成風,尤其是發展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培養食用菌,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注,發展迅猛。湯原縣累計投資2.1億元,建成了高標準養菌房120棟,擺放食用菌場地占地面積11000多畝。全縣食用菌栽培已由2011年的2000萬袋發展到9700多萬袋。2013年食用菌栽培總量可達到1.5億袋,總產量750萬公斤,純收入1.8億元,參與的林場職工和農戶實現人均增收800元。
作者簡介:柴智媛,本科學歷,湯原縣勝利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