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城敏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我國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研究現狀、內容做了全面的分析,結果發現:雖然近年來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的論文,在數量上時有波動,但仍保持上升趨勢,但整體論文研究數量和質量偏低不能滿足中學健美操教學發展的實際需求;健美操教學研究體系不完整;研究教學方面的內容不夠深入。根據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對我國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研究展望,希望能為今后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我國;中學;健美操教學;綜述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15
近年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陽光體育”、“快樂體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積極地開展,但青少年體質也出現了逐年下滑的趨勢。國家對這一情況高度重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第一次以政府報告的形式將中學生的體育教學納入了國家級建設的層面,明確提出: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要求。近年來,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研究,已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頗有見地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著局限和不足。在此就國內學術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進行梳理和概括,以窺探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的進展。
1 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的總體狀況
1.1 研究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近五年發展更為迅速
本研究主要以CNKI網絡期刊核心文獻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查閱了1985年-2014年29年間收錄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的有關健美操教學的論文,共3023篇,其中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相關的文章264篇,核心論文62篇,其中99年以前論文41篇,2000-2004年72篇,2005-2009年91篇,2010-2014年60篇。另外在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上查找到有關中學健美教學方面的論文45篇。分別為99年以前論文5篇,2000-2004年11篇,2005-2009年18篇,2010-2014年11篇。
1.2 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內容的基本情況
從中學健美操教學發表的論文研究來看:主要集中在中學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健美操教師、學生、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幾個方面。近五年來,中學健美操教學各方面的研究高于前五年,特別是近五年對中學健美操教學現狀的研究是大家所密切關注的,而結合中學健美操教學開展的情況,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如何構建中學健美操教學評價體系的項目也引發了研究者的思考。此外教學方法和教學主體也是大家一直關注的。
2 研究集中的重點及成果
2.1 中學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的研究
在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中對各地區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調查研究的比較多。收集資料發現,1985-2014年29年間收錄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關于中學健美操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的核心論文和優秀博碩士論文共30篇,約占66%,其中農村中學12篇,城市中學10篇,城鎮中學8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學16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學14篇。在熊蓉的《湖南省長沙市農村初級中學健美操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認為:農村中學健美操開展情況不理想;農村中學體育教師師資現狀不合理且質量偏低;經費投入少,場地器械嚴重匱乏;缺乏統一的中學健美操教學的教材,教學內容隨意性較大;教學方法陳舊,缺乏新意,農村學校地里位置偏僻,課外活動“蕭條”。李愛霞的《山東省市直高中健美操課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市直高中健美操教師在體育教師中所占的比例比非市直高中健美操教師所占的比例高;市直高中健美操課程開設情況相對比較好;市直高中比非市直高中的學生對健美操的掌握要好;市直高中教師健美操的理論知識不容樂觀。韓甲、韓春英的《上海市中學健美操課程開展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以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和陽光體育的運動理念為指導,提出以創新教育為指導思想的教學模式,優化健美操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建立新型的健美操課程的評價體系。薛振東《陜西中學健美操教育的調查研究》認為中學健美操課開展不夠普及,城鄉差別較大,健美操教學存在不均衡性,大多數中學只有女子健美操課而不開設男子健美操課;領導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場地,器材不夠等等。通過對我國中學健美操教學在各地區各層次學校的現狀調查可以認識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政策導向和學校相關部門領導的重視程度對健美操教學開展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健美操教學場館的設置和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可以通過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發現超過服務于教學的資源。
2.2 對中學健美操教師的研究
中學健美操教師的主題主要有:中學健美操師資隊伍的現狀、優秀健美操教師的培養方案、中學健美操教學現狀與健美操教學的關系等等。健美操師資隊伍現狀包括學歷情況、專兼職情況、健美教師隊伍的素質情況等;健美操教師的培養包括體育院校如何培養中學健美操教學教師、農村學校業余健美操教師通過繼續教育成為專業老師情況以及面對當前的中學健美操的教學現狀,健美操教師如何開展教學工作。方熙嫦《福建省中學健美操課程開設狀況的調查與研究》認為體育院校應加大對男生健美操培養的力度,在加強健美操課程教學的同時,可開設音樂、舞蹈的選修或欣賞課程,提高男生的健美操素質,擴大健美操的師資隊伍。陳金《河北省中學健美操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建立完善的教師培訓體系。由各級教育部門組織,依靠各個師范體育院校的師資力量,定期對校中教師進行健美操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培訓考核,并且把培訓和考核的成績作為一項對教師進行綜合測評的依據。
2.3 中學健美操教學主體中有關學生的研究
健美操教學中針對教學主體學生的研究比較少。駱媛的《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體育教育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開發人的潛能的需要,在健美操教學中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立創新機制,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激發和提高創新能力;田玉昕對沈陽市大東區五中(高中)隨機抽取2個學習健美操的女生班,然后隨機確定一個實驗班(47)人,一個對照班(43人),實驗組通過情知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法進行課堂教學最終發現:通過情知模式教學比傳統模式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同時情知模式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設教師和學生情感交融的氣氛;王麗芝、任芳、張蕾對學生學習健美操自信心不足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學生對音樂韻律感較差、肢體空間感差、身體形態、性格及來自于優秀學生的壓力等,因此對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至關重要。健美操教學的目的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學生的美育價值,學生是健美操教學的主體部分,進一步深入了解健美操教學中學生的地位和作用,將會給健美操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健美操教師隊伍的優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endprint
2.4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方法的研究
近些年來教學方法的研究主要基于借鑒基礎學科的原理,運用到健美操中,使其教學具有創新性。楊磊《表象訓練在中學業余健美操訓練中的運用研究》認為表象訓練能過提高業余健美操運動員的認知能力、提高訓練效率、提高自信心。艾琴認為在健美操教學中運用“遞增循環法”可以有助于學生對運動技術的掌握和鞏固、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動作,建立和鞏固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和提高人體的技能水平。
2.5中學健美操教學內容的研究
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內容項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把審美觀,音樂感,藝術的表現力引入教學課堂,對校園課余活動氣氛改造、健美操實踐教學內容的進一步深入等。如張穎在《健美操教學與美育》認為教學過程中要追求對美的設計、在背景音樂設計中要體現音樂韻律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美感;孫瑄瑄、趙麗娜、劉利、劉志紅認為青少年在健美操訓練中要對藝術表現力進行多加練習,將藝術表現力穿插在教學內容當中;趙慧《山東省中學生普及組有氧健美操機體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的研究》認為健美操成套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對健美操的認知、提升學生的身體運動技能素質。
2.6對中學健美操教學模式的研究
近年來在健美操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體系中不斷有新的教學模式被運用。沈芝萍《運用微格教學模式提高健美操教學與訓練質量的研究》認為,運用微格教學模式加強了示范和反饋環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及時糾正錯誤動作,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最佳效果;林昭絨論述了指導發現式教學模式在健美操課中的運用程序與實現環境等原理,并對健美操課進行了分析,得出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提高,對加快動作的掌握起到重要作用。
3 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存在的不足
3.1 總體上看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明顯少于大學健美操教學研究
雖然近幾年來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的論文數量有所增加,但是核心期刊只是少數。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研究需要更多研究者的參與與實踐。特別是一線體育教師的參與。只有更多的研究者通過實地調查,通過不同的視角,才能發現深層的問題,才能提出獨特的見解,以滿足健美操教學的現實需求。
3.2 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體系不完善
近些年來,從中學健美操教學發表的論文中,可以看出:關于開展教學現狀、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研究論文居多,但涉及健美操教學目標、健美操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健美操教學改革類的研究較少,從而使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體系不夠健全、完善。
3.3 有關中學健美操教學研究內容的深度還不夠
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對體育教學內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健美操實踐部分,對健美操的基礎理論部分研究不夠深入;教學主體研究中仍是以對女學生研究為研究主體,對男學生的研究少。
4 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研究展望
4.1 中學健美操教學總體規劃研究方面
在國家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政府報告中明確提到: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國家第一次以政府報告的形式將中學生的體育和美育放入了國家級建設的層面。面對這一大好的歷史時期,中學體育教學也將會迎來一個輝煌時期。在這一時期里,中學健美操教學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能夠更好地把體育和美育結合。中學健美操教學如何朝著這一目標發展,需要我們做深層次的探討和總體規劃。對中學健美操教學整體規劃研究可以集中在:中學健美操教學目標與美育教學之間的研究;中學健美操教學課內和課外一體化的整體研究等等。
4.2 中學健美操教學主體學生的研究方面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十分重要。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突顯自己的主體地位,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健美操教學的積極性是健美操教學的關鍵,其中對學生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健美操教學中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農民工學校學生的健美操學習現狀研究;中學生健美操學習與身體素質的相關性分析等等。
4.3 中學健美操教學內容的研究
近期教育部發出通知,教育部明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改中,把小學3至6年級每周3節體育課提高為4節,高中每周兩節提高到3節,“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體育課時?!蓖瑫r,要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推行每天早操、晨跑等鍛煉活動,上午統一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如何將健美操教學內容作出正確的調整,有助于在新一輪教育改革中發揮積極作用。健美操教學內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學健美操理論知識的教學研究;如何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的研究。
4.4 中學健美操教師的研究
健美操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如何提高健美操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是健美操教學的關鍵因素之一。關于健美操教師的研究集中在:中學健美操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農村中學健美操教師繼續教育效果的研究;健美操教師與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研究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國家對青少年發展的關注,近年來青少年體質逐年下滑,是值得我們國人深思的。中學健美操教學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發展能否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培養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是研究中學健美操教學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熊 蓉.湖南省長沙市農村初級中學健美操開展現狀及對策
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
[2] 李愛霞.山東省市直高中健美操課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
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3] 韓 甲,韓春英.上海市中學健美操課程開展現狀與發展對
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1(8):91-92.endprint
[4] 薛振東.陜西省中學健美操教育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
2008(10).
[5] 蔣建強,柴國榮.我國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研究綜述[J].北京體
育大學學報,2010,33(1).
[6] 方熙嫦.福建省中學健美操課程開設狀況的調查與研究[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3(2).
[7] 陳 金.河北省中學健美操開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河
北師范大學,2007.
[8] 駱 媛.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武漢體育學院
學報,2006,40(9):107-108.
[9] 田玉昕.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學中應用情知模式的實驗研究
[D].東北師范大學,2004.
[10] 王麗芝,任芳,張蕾.學生學習健美操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
對策分析[J].教育探索,2007(9).
[11] 楊 磊.表象訓練在中學業余健美操訓練中的運用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2012.
[12] 艾 琴.“遞增循環法”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廣 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3(3).
[13] 張 穎.健美操教學與美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8).
[14] 孫瑄瑄,趙麗娜,劉利,劉志紅.青少年健美操訓練中表現力
訓練初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
[15] 趙 慧.山東省中學生普及組有氧健美操機體項目成套動
作編排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16] 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 沈芝萍.運用微格教學模式提高健美操教學與訓練質量
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2).
[18] 林昭絨.指導發現式教學模式在健美操課中的運用[J].武
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5(6).
(福建師范大學 體育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