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全 汪旭 范麗仙 王重力



摘 要 通過分析WebQuest的內涵,利用網站模板來建設WebQuest平臺的案例,進一步明晰WebQuest對初中生物教學的積極意義以及增強教師生物網絡教學的建設和教學技能。
關鍵詞 WebQuest 生物教學網絡設計 生物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B
多年來,我國網絡教學工作者從眾多的成功經驗和無數的失敗教訓中,汲取其精華之處達成共識:網絡教學只有結合教學、結合學科、結合課程以及結合到學生之中,才能發揮其積極而深遠的作用。可以預見,網絡教學將深入到高等教育乃至終生教育體系中。而WebQuest作為一種雙邊互動的教學、學習模式在全球興起,方興未艾,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青睞。
“Web”是“網絡”的意思,“Quest”是“尋求”、“調查”的意思,即WebQuest是基于網絡環境下,學生為完成一項任務或者一個項目,利用一些網絡資源并通過對信息的分析與綜合得出創造性解決方案的一種探究式學習方式。
而今,生物課程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WebQuest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學習模式,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網絡環境為依托,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在完成教師提出的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網絡的快速發展與普及,網站風格的日新月異,吸引著各行業建站的個人或團體,各式各樣的網站模板應運而生,層出不窮,相當多的公司也都開發了如何快速建設網站系統,上千種網站模板供客戶選擇以及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來設計符合心意的網站,大大降低了非專業建站人員的建站難度和高成本高投入,讓普通教師看到了建站曙光。
1 WebQuest
1.1 WebQuest的內涵
WebQuest來源于對職前教師的培訓。WebQuest課程是1995年由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教育技術系伯尼·道格和湯姆·馬奇創立,目前全球已有數以千計的教師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課程網頁,并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開展了實踐。
WebQuest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類。短期WebQuest的開展時間大概為1~3個課時,其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獲取和整合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的探究式新知識;而長期WebQuest的開展時間大概為1星期~1個月,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獲得拓展和提煉知識的能力,使學生通過探究性分析和系統提煉知識,能夠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者創設富有價值的可供他人瀏覽交流的作品。
1.2 WebQuest教學的六個模塊
通常WebQuest教學以六大模塊為主線,即引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結論。但增設交流模塊非常有必要,該模塊是師與生、生與生之間思想和情感交互的紐帶,是學生自主活動與教師有效指導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如圖1所示。
引言有兩個方面目的:① 讓學生明確學習對象;② 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即為學習者在完成WebQuest教學后所要達到的學習結果,可以是制作一份有關主題的PPT、創設Flash小動畫、動手制作小模型等。完成WebQuest教學的任務,并不僅僅是讓學生回答問題,而是要求學生通過更高級的思維技能來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這些高級思維技能包括創造性、分析、綜合、判斷和問題解決等。
過程是指闡明學生為完成任務所要經歷的步驟。即為學習者設置了一個“腳手架”,包括學習步驟、學習資源以及信息組織的工具等。步驟之間循序漸進,一環緊扣一環,設置的步驟要有啟發性,避免學習者生搬硬套,違背了探究性學習的原則。
資源即學習者要完成學習任務所需要的資源,是經過教師精心篩選和改造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清單,包括學習Web站點、視頻、Flash動畫、PPT、案例以及網上圖書館等,避免了學習者在浩瀚的網絡資源的海洋里漫無目的的找尋,可以節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一個設計是否有效果,顯然是離不開評價模塊的。評價的標準要符合課程標準里的有關行為和內容,行為動詞和內容要具體以期讓學習者能夠明了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才算是完美地完成學習任務。完成的發展水平可以設置為起步、發展中、完成、典范。
結論即對課程活動進行總結,鼓勵學習者深入反思。根據信息技術學科和基于網絡的探究式學習的特點,評價不應局限于學習成果本身,既要重視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對原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要重視學生在學習后的各種收獲和體驗、多種能力和品質的提高,特別是對學生創新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辨能力、實踐能力和態度與情感的發展。
交流模塊是增設的部分,包括留言板和討論區以及學生作品。留言板即學生自行解決不了疑難時直接向教師尋求幫助、指導的一個平臺,只有教師能看見;而討論區則是采用QQ群的方式,即方便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如有必要,教師也可以加入其中。在討論區模塊里開設子模塊,即學生作品展示,利用超文本鏈接方式使之跳轉到各個相關內容,方便學生選擇瀏覽。學生作品即學生在完成某個課程之后自行設計的成果,可以是PPT、Word、Flash小動畫、照片等格式,上交到教師處,教師將之放到WebQuest教學平臺上,供其他學生欣賞與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有解決不了的疑惑和對某些知識記憶模糊的地方,無從下手。教師在網站首頁可以設置視頻教學的子模塊,將自己設計的精彩講授片段轉變成專題“微課程”,或者是用于攻破難點的視頻材料。
2 網站模板
網站模板,顧名思義,即利用某些企業或個人已建好的網絡框架,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設計自己想要的網站,網站模板分免費版和付費版,推薦的有凡科網(http://www.faisco.com)、中國建站平臺(http://a88.cn/main/home/index.php)和魔客吧(http://www.moke8.com)等,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網站模板的興起對于非專業建站人員來說更是福音,尤其是一些與時俱進的迫切需要建設教學網站的普通教師,促同時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和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進度。endprint
目前,多數網站由域名、網站空間、程序、數據庫等組成。域名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字母組成的Internet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標號都由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每一個標號不超過63個字符,也不區分大小寫字母,標號中除連字符(-)外不能使用其他的標點符號;網站空間即存放網站內容的空間,囊括文字、文檔、數據庫、網站的頁面;程序即設計網站所使用的編程語言,屬于后臺設計,基本成分有數據成分、運算成分、控制成分、傳輸成分,常見的語言有C語言、B語言、C++、Java等;數據庫簡稱DB,是依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并存放二級存儲器中的數據集合,主要功能有收集信息、搜索功能、產品管理、新聞系統和論壇等。以上工具在后臺操作,界面友好,使用者無需掌握。
3 WebQuest教學平臺的設計
下面以初中七年級下冊第二章“人體的營養”第二節“消化和吸收”為例,通過網絡模板的形式制作WebQuest教學平臺,學生可以自主探究饅頭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腺分泌唾液有關,具體模塊的設計如下:
(1) 網站首頁:
網站名稱為“初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網站”,首頁如圖2所示。
(2) 引言如圖3所示。
(3) 任務如圖4所示。
(4) 過程如圖5所示。
(5) 資源如圖6所示。
(6) 評價如圖7所示。
(7) 結論。
結論模塊要求每個小組上交一份研究報告,要求使用者仔細閱讀“評價”模塊,詳細了解研究報告的結構與要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等級,報告將會按照等級被評價,請盡可能達到“典范”級別。
(8) 網上留言以及討論區如圖8所示。
討論區即采用QQ群的方式進行討論交流,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采用QQ群的方式來進行在線交流,既方便又靈活,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4 思考
4.1 采用網絡教學是課程改革的趨勢之一
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改變了人類教育的方式、學習方式、交流以及思考方式。可以預見網上教學將成為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的一種普遍教學形式,在高等教育乃至終生教育方面將起著越來越不可忽視的影響。生物界是多姿多彩的,而生物教學方式也應該是多樣化的。
目前,新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新課程下,教師授課時應該著力體現出學生現代學習方式的特征即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設計出能夠形成學生現代學習方式的課,更新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而作為一種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探究式學習新方法,WebQuest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為靈活的學習空間和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良好契機。
4.2 選擇適宜的內容初步建設WebQuest教學平臺,積累教學經驗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題,建設一個多功能的WebQuest教學平臺,教師應以教學內容的相關性為主線,章、節、重要概念和子概念之間的相互跳轉應以超文本連接的形式并且以樹形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方便學生瀏覽。但并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采用WebQuest教學來進行,教師要合理地根據學習目標、學生差異以及學校情境的特征來準備教學內容,合理地利用建站模板來建設WebQuest教學平臺,積累更多有價值的建站和教學經驗。網上教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對網絡教育的認識和對網上教學規律的把握。而對于生物教師來說,真正地建設好一個WebQuest教學平臺相當的困難,如果交給計算機老師來操作,又會因為相互之間溝通交流專業知識時出現脫節的現象,由此可見,網絡模板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大難題。當務之急是要為初中生物課程提供一個可定制、可交互、一體化的多功能教學平臺,將信息技術和學科特點整合,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效率,建設和開發屬于初中生物教學的精品課程網站。
參考文獻:
[1] 姜志臣.基于網絡的探究性學習WebQuest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2] 劉毓敏,楊曉宏.網絡教育軟件設計與開發[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3] 陳玉琨,程振響.研究性學習概論[M].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
[4] 汪瓊.網上教學成功四要素[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