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保法》首批四項配套細則出臺
1月8日,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曹立平在舉行的環保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了更好地落實新《環保法》,環保部近期出臺了首批新修訂的《環保法》4個配套辦法,涉及連續處罰、查封扣押、停產整治、信息公開等相關工作的具體內容,同時明確了《環保法》中相關規定的適用范圍、執法程序、處罰期限等具體內容,大大提高了行政執法的剛性。

這4個配套辦法分別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
據了解,新《環保法》將配套54項相關細則。曹立平透露,“54項相關政策、制度、機制涉及方方面面,目前已經完成9項,近期將要完成13項,積極推進和配合推進的有26項。真正急需配套的相關政策正在抓緊出臺。”
八礦種“三率”最低指標要求發布
近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實施了錳、鉻、鋁土礦、鎢、鉬、硫鐵礦、石墨和石棉等8個礦種的“三率”(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最低指標要求。專家表示,至此,我國重要礦種“三率”指標體系已基本形成。
礦產“三率”最低指標要求的制定,是國土資源部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健全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機制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強化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促進礦山企業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國土資源部已發布三批共20個礦種的“三率”最低指標要求,涵蓋能源礦產、有色金屬礦產、黑色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基本構建形成了重要礦種的“三率”指標體系。
據了解,礦產“三率”指標要求,是礦山企業開發利用礦產的“最低要求”和節約與綜合利用的“紅線”,將作為礦山企業礦產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設計的依據。新建或改擴建礦山企業“三率”指標要達到相應指標要求,在產礦山要在指標發布之日后兩年內達到規定指標要求。
85%電解鋁產能符合行業規范 隱性產能浮出水面
近日,工信部公告了第二批49家(共計51個項目)符合《鋁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其中中國鋁業、神火股份、云鋁股份、怡球資源等多家企業上榜。兩批公告的規范企業共計電解鋁項目63個,產能2954萬噸,占現有總產能的85%。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鋁行業規范管理作用已初步顯現。一是摸清了電解鋁產能實際情況。規范管理使多年來隱而不報的部分電解鋁產能浮出水面,摸清了行業家底,消除了行業管理盲區,為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工作提出了數據支撐,并為制定針對性行業管理政策奠定了基礎條件。二是促進了鋁企業規范經營。規范條件提出了鋁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企業找出自身差距,通過技術改造等手段盡快彌補解決,也促進了技術水平低的小型電解槽、缺乏競爭力的產能退出。三是形成了部門間的政策聯動。在相關部門支持和配合下,鋁行業規范企業公告名單得到了發改、證券、金融、環保等部門的認同,形成了政策聯動,也為未經審批項目清理整頓提供了依據。
新能源汽車新政策 國家補貼將下調10%
日前,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公開征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意見的通知》,明確規定,2016~2020年期間,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
有關補助標準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是:2016~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2017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10%,2019年補助標準在2017年基礎上再下降10%。根據《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按照扣減補助后的價格與消費者進行結算,中央財政按程序將企業墊付的補助資金再撥付給生產企業。而中央財政補助的產品是納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在補助標準環節,《通知》稱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并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確定。純電動乘用車按照續駛里程、純電動公交客車按照能量消耗量、純電動專用車按照電池容量大小分檔予以補助,超級電容公交客車、燃料電池汽車等車型采取定額補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