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國際鉬價一改之前單邊下滑的態勢,開始呈現窄幅波動的行情。第四季度從國內鉬行業來看,預計短期內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難以改變,個別鉬企業的關停或減產還不足以改善市場的供應面,在下游終端需求實質性回升之前,鉬價仍將持續低位波動,且不排除繼續小幅下滑的可能。
三季度,國際鉬市場持續呈現低位窄幅波動的行情。期間,歐洲氧化鉬價格范圍在5.5~ 6.3美元/磅鉬,均價約5.83美元/磅鉬,環比下滑22%,同比下滑54.2%;鉬鐵價格范圍在14.2~ 16.45美元/千克,均價14.99美元/千克,環比下滑21.4%,同比下滑52.3%。綜合來看,1~9月份歐洲氧化鉬均價為7.25美元/磅鉬,同比下滑40.3%;鉬鐵均價18.45美元/千克,跌幅為38.4%。
7月份以來,國際鉬價一改之前單邊下滑的態勢,開始呈現窄幅波動的行情。在三次起伏中,每當市場下探5.5美元/磅低點時,承接買盤隨即涌現,成交量明顯增加,這一點位可以初步判斷為近期市場的支撐位。而當市場回升至6美元/磅鉬時,由于缺乏后續買盤,上行阻力加大。國際市場氧化鉬成交量數據的變化也印證了這一點。7月上旬、8月下旬及9月中旬三周中,氧化鉬價格均下探了5.55美元/磅鉬的低位,上述三周的成交量分別達到了524噸、688噸及584噸,而當鉬價回漲至6美元/磅鉬時,一周的成交量僅100余噸。
國際鉬市場持續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其行業基本面疲弱:供應過剩,而需求疲軟。另外,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下跌的大環境也對鉬市場造成了較大的壓力。與其他大宗商品相似,當前鉬價已回落至2003年的水平。有分析稱,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來說,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是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且短期內似乎沒有緩和的跡象。而超級大跌的原因是三大結構性因素: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增長模式轉型、多數商品產能過剩嚴重及美元長期升值的趨勢。
與國際市場低位盤整的走勢不同,三季度國內鉬市場總體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9月底鉬精礦(45%Mo)市場主流價在760元/噸度左右,較6月底下滑200元/噸度(跌幅約20.8%);鉬鐵主流價在5.5萬~ 5.7萬元/噸,下滑1.4萬元/噸(幅度約20.3%);氧化鉬價格在870~890元/噸度,下滑170元/噸度(幅度約16.3%)。同樣,國內鉬市低迷的根本原因是供應過剩、需求疲軟。此外,與國外副產鉬相比,國內鉬產品成本較高,在目前已普遍虧損的困境下,由于國際鉬價走低,國內企業也只能被迫跟隨降價。除了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因素外,國內鋼廠鉬鐵招標價也是影響國內鉬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鉬的主要下游產業,鋼鐵行業持續不景氣,對鉬的需求也有所減緩,鋼廠月度的鉬鐵招標價持續走低,直接導致鉬產品價格全線下跌。“逢招必跌”已成為近兩年鉬市場難以破除的魔咒。9月份國內鋼廠鉬鐵采購價格已低至5.35萬元/噸,低于8月份的5.49萬元/噸及7月的5.9萬元/噸。
據國際鋼鐵協會統計,1~8月份全球65個納入國際鋼鐵協會統計的國家的粗鋼總產量約10.8億噸,同比下降2.3%。其中,鉬消費主要地區的鋼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亞洲和歐美地區粗鋼產量下滑幅度較大。受全球鋼鐵行業不景氣拖累,今年前9個月全球鉬消費量估計約16.5萬噸鉬,同比下降5.7%。其中,中國需求量同比下滑18.3%至4.56萬噸鉬,西歐鉬需求量同比下滑0.2%至4.77萬噸鉬。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全球鉬消費量約5.40萬噸鉬,二季度約5.59萬噸鉬,三季度為5.52萬噸。
據估計,1~9月份全球鉬產量約18.3萬噸鉬,消費量為16.5萬噸鉬,供應過剩量達到1.76萬噸鉬。

表1 2015年前3季度全球鉬供需平衡表(單位:噸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我國鉬精礦產量同比增長2.77%至19.5萬噸(折45%鉬實物產量,下同)。分省區來看,河南省產量同比增長8.77%至8.46萬噸,陜西省產量同比下降4.5%至3.17萬噸,內蒙古產量同比下降12.98%至2.09萬噸。另據安泰科粗略估計,1~9月份國內鉬精礦產量約6.55萬噸鉬(金屬量),同比增長約5.6%。
據最新的海關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共出口鉬品563噸鉬(金屬量,下同),環比下降23.5%,同比下降61.9%。其中,氧化鉬出口量為20噸鉬,環比下降60.4%,同比下降95.7%,占總出口量的3.6%;鉬條、桿、型材及異型材出口量為92噸鉬,環比下降26.3%,同比下降68.9%,占總出口量的16.3%;鉬精礦出口量為0.47噸鉬,環比增長309%,同比下降99.7%,占總出口量的0.08%,以上三種產品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20%。另外,8月份鉬鐵、鉬酸銨及未鍛軋鉬包括簡單燒成條桿分別出口26噸鉬、48噸鉬及182噸鉬,環比分別下降了62.6%、2.2%及12%。8月份國際市場鉬產品價格繼續低位波動,氧化鉬兩次下探5.55~5.65美元/磅鉬低位,當月我國鉬出口環比繼續下降與此有一定關系。
1~8月份我國共出口6115噸鉬,同比下降47%。其中,氧化鉬出口量為705噸鉬,同比下降80.3%,占總出口量的11.5%;鉬精礦出口量為581噸鉬,同比下降48.9%,占總出口量的9.5%;鉬條、桿、型材及異型材出口量為1479噸鉬,同比下降51%,占總出口量的24.2%,以上三種產品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45.2%。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共進口鉬品787噸鉬(金屬量,下同),環比增長33.1%,同比增長52.7%。其中,氧化鉬進口量為510噸鉬,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132%,占總進口量的64.8%;鉬精礦進口量為236噸鉬,環比增長58%,同比下降8.2%,占總進口量的30%;以上兩種產品進口量占總進口量的94.8%。1~8月份我國共進口4506噸鉬,同比下降33%。其中,氧化鉬進口量為1574噸鉬,同比下降16.7%,占總進口量的34.9%;鉬精礦進口量為2433噸鉬,同比下降36.8%,占總進口量的54%,以上兩種產品出口量占總進口量的88.9%。
1~8月份我國鉬出口量約6115噸鉬,進口量為4506噸鉬,鉬凈出口量為1609噸鉬。
從特鋼生產來看,據安泰科統計,8月份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為175萬噸,環比減少4.6%,同比減少5.5%;1~8月份不銹鋼粗鋼累計產量約1439萬噸,同比減少1.7%。另據中國特鋼企業協會數據,1~8月份會員企業低合金鋼產量總計約2536萬噸,同比下降9.2%;合金鋼產量為1805萬噸,下降3.4%。其中,合金結構鋼1082萬噸,下降8.9%;合金工具鋼17.1萬噸,下降6.6%;高合金工具鋼28.9萬噸,下降1.4%。今年以來,包括不銹鋼在內的特鋼產量同比繼續下降。
據預計,今年二季度國內鉬消費量約1.56萬噸,環比微幅增加;1~9月份鉬消費量約4.56萬噸鉬,同比下降18.3%;同期市場供應過剩約1.84萬噸鉬。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30日,9月份國內鋼廠總計采購3030噸鉬鐵,環比下降1390噸;采購均價5.44萬元/噸,環比下滑1900元/噸。國慶小長假臨近,部分鋼廠采購延遲到節后,該月鋼廠采購量環比因此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不過,9月份鋼廠鉬鐵采購量仍保持萎縮。1~9月份鋼廠累計采購3.31萬噸鉬鐵,同比下降47.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表示,從拉美到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都面臨著中國經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及美國加息前景的威脅,全球經濟前景因此將下調。IMF今年7月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3.3%,將于10月發表的最新報告可能會低于這一數字。從國內來看,有分析稱,內需不振,制造業和地產持續不給力,三季度GDP增速?!?”難度加大。9月中旬公布的財新制造業PMI初值為47,創2009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表明國內制造業生產經營形勢仍很嚴峻。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當前國內制造業正處于結果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基本面總體向好,降息、降準等寬松政策將慢慢發揮作用,這有助于穩定經濟增長速度。從鋼鐵市場來看,今年國內汽車、家電、造船、傳統機械等用鋼行業需求增長乏力,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呈現“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現象。第四季度國內鋼市承壓仍重,在傳統制造業結構調整及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下游用鋼需求延續疲弱態勢。從鉬行業來看,短期內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況難以改變,個別鉬企業的關?;驕p產還不足以改善市場的供應面,在下游終端需求實質性回升之前,鉬價仍將持續低位波動,且不排除繼續小幅下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