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國內鎢產品市場整體成交愈發慘淡,在資金緊張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價格也不斷走低。因而業內普遍悲觀心態較重,市場參與度或將進一步降低,十月市場開工率或將進一步下降,鎢產品價格再次全面小幅陰跌風險依舊較大。
三季度我國鎢產品市場整體弱勢運營。五礦與贛州鎢協指導價季度內單邊持續下調,截至9月初,鎢精礦指導價格為6.7萬 元/噸;APT10.2萬元/噸;鎢粉165元/千克。由于市場價格大幅跌進成本線以內,導致鎢市場業內看空情緒蔓延。另一方面,由于終端市場整體消耗能力不斷減弱,導致鎢粉末等產品滯銷愈發嚴重,成交稀少。同時,由于冶煉廠方面銷售不暢,資金周轉困難,采購壓價力度不斷加大,鎢精礦價格下跌頻率不斷加快。
第三季度,國內鎢精礦均價6.63萬元/噸,同比下降38.2%;APT均價10.35萬元/噸,同比下降36.9%。國際市場小幅下滑,弱勢維穩,歐洲APT價格從7月初215~230美元/噸下降至180~200美元/噸,第三季度歐洲APT均價207.7美元/噸度,同比下降42 %。

圖1 2015年國內鎢精礦價格走勢圖
據中國海關的統計資料分析,1~8月進口鎢產品2320噸(金屬量),同比下降13.3%。其中8月份進口鎢產品294噸,同比下降18.6%。8月進口鎢精礦443噸。
據中國海關的統計資料分析,1~8月鎢品出口總量為12431噸(金屬量,包括混合料),同比減少11.2%。其中8月份中國鎢品出口量為1364噸,環比下降20.7%,同比下降32.8%。由于國際市場持續需求低迷,且8月處于工廠夏休,出口量銳減。
1~8月累計出口黃色氧化鎢2878噸,同比增長1.71%;出口藍色氧化鎢1577噸,同比下降53.7%;出口APT1122噸,同比下降48%;出口偏鎢酸銨895噸,同 比 下降35.3%;出口鎢粉628噸,同比增長10.8%。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1~8月中國鎢精礦產量總計83590噸(折合65%氧化鎢),同比去年增長1.76%。其中8月份產量為12667噸,同比去年增長7.5%。由于具體收儲細節遲遲沒有發布,市場觀望態度較重,且第三季度鎢精礦價格跌破成本價,礦山生產積極性降低。
9月國內民營礦山基本已經全面停工,鎢精礦開工率不斷下降。國營礦山為了在單位時間內擴大產量來降低成本,導致鎢精礦現貨供應增長速度依舊較快,市場供求矛盾在下游需求不斷減弱的情況下愈發嚴峻。
從工信部獲悉,為了保護重要的戰略資源,工信部已經制定了《鎢行業規范條件》,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為了避免無序開采,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工信部在《鎢行業規范條件》中,對開采企業的規模和實力進行了嚴格的要求。《鎢行業規范條件》要求,開采鎢礦資源,應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遵守礦產資源、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礦產資源規劃及相關政策。采礦權人應按照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采礦初步設計和安全設施設計進行礦山建設和開發,嚴禁超指標開采、無證開采和亂采濫挖。礦山建設規模不得低于6萬噸/年,服務年限應在5年以上。冶煉及加工企業應落實原料供應,不得購買違法開采、無計劃和超計劃開采的礦產品、仲鎢酸銨等原料。《條件》還要求,工信部將對符合本規范條件的鎢礦山、冶煉、加工和再生利用企業實行公告管理。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在連續兩個月回落后出現微幅回升,但仍位于榮枯線以下,表明內外需求依然偏弱,制造業仍有下行壓力,穩增長政策仍需進一步加碼。新訂單指數為50.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好于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PMI為51.1%,比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8.5%和46.8%,均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說明中小企業經營仍較為困難,需要繼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從當前來看,經濟運行的不穩定因素趨于弱化,經濟增長的質量顯著提高,經濟轉型升級效應顯現,但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穩增長政策仍需繼續加碼。伴隨著穩增長政策措施不斷加碼,以及后續財政、貨幣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四季度經濟運行將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基本態勢,實體經濟有望在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迎來溫和復蘇。
2015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受其影響,我國硬質合金行業上半年產量和銷售收入下降。據51家企業(其中硬質合金生產企業48家)統計結果表明,上半年我國硬質合金產量為10755.6噸,同比下降0.50%,二季度環比增長22.00%;考慮社會上未統計的數據,估計全國硬質合金產量約為13000噸。硬質合金深加工產品產量1801.07噸,同比下降22.05%,環比增長4.29%。硬質合金行業營業總收入76.53億元,同比下降13.98%。隨著需求小幅增長,預計三季度全國硬質合金累計產量為兩萬噸,同比增長2.6%。
根據特鋼協會統計,截至8月,我國高速工具鋼累計產為83580噸,比去年同期的66289噸,增長26%。其中河冶科技產量由去年同期的21951噸下降至15279噸,天工國際由產量增43080噸下降至41889噸,此外,南鋼新增高速工具鋼產量23285噸。模具鋼產量27.57萬噸,同比下降1.9%。

表1 中國鎢行業總體供需情況 (單位:噸金屬量)
綜合以上分析,三季度國內累計鎢產量預計將達到49440(金屬量)噸,消費量30000噸,綜合來看,在產量小幅增長,消費也實現增長的情況下,三季度我國鎢市場供略大于求,預計供應過剩8160噸。但由于歷史庫存過高,導致鎢市場供需矛盾依然尖銳。
國際上,長期來說,全球經濟復蘇道路漫長,各種因素錯綜交織,各國目標難以統一;中期來說,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低迷、貿易萎縮,發達國家經濟再平衡戰略、資金回流與中高端制造回流同步進行,新興市場中低端制造興起擠占市場份額,加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都導致中國的外貿環境更加惡劣;短期來說,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悲觀情緒濃厚。從國內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投資放緩、消費不振、成本上升;同時,優勢削弱、資金流出、通縮風險等問題在中國同樣突出;雖有接二連三的外貿鼓勵和支持政策力求推動出口保持增長,但又無法收獲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長期還是短期,當前國際需求都沒有實質性的利好,更無法實現穩固的增長,前景并不樂觀。
“金九”不再,國內鎢產品市場整體成交愈發慘淡,在資金緊張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價格也不斷走低。終端市場需求仍未打開,而鎢產品市場供應過剩的問題短期內仍舊難以解決,價格止跌企穩的支撐仍顯不足。海外市場整體需求釋放緩慢,萎靡的消耗能力和極少的需求狀況依舊難以改善,加上國內外整體經濟形勢依舊較差,美聯儲即將加息的消息愈演愈烈,年底之前鎢產品價格止跌回升可能性依舊較小。因而業內普遍悲觀心態較重,市場參與度或將進一步降低,十月市場開工率或將進一步下降,鎢產品價格再次全面小幅陰跌風險依舊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