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以來,最嚴環保法實施、環境督查全面展開,同時,在環境污染問題上,破解地方保護掣肘的約談、督查正在發揮作用。然而,經濟下行壓力讓一些地區在高壓環境政策推進上心態搖擺,加上一些企業放大了“治污成本”,為了避免“吃虧”,觀望成為部分地方政府的執法新選擇。
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相互矛盾的嗎?為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采訪了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邊程,聽他們剖析環保市場發展的“新常態”。
經濟發展和環保不矛盾
NBD: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會不會影響到環保產業的發展?
邊程:山東臨沂大面積關停環境違法企業之后,有人說經濟發展和環保是矛盾的,好像經濟發展和環保相互矛盾,好像環保趨嚴就把經濟搞垮,我覺得完全不對。
在環境治理的過程反而會產生GDP,如果一家企業因為環境治理問題被強制關停,說明該企業的發展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問題,這樣的企業也應該被關停、淘汰。
NBD:山東臨沂在環境治理上是下了較大決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會這么做,您了解到的一些情況是怎么樣的?
邊程:還是有地方政府擔憂誰嚴抓環保誰吃虧。以陶瓷行業為例,在這個行業中,全國有十幾個陶瓷生產廠區分布在各地,哪個地方嚴抓環保的話,該地區企業的環保成本將大幅增加,可能會出現“誰嚴抓誰吃虧”的現象。從陶瓷企業的角度來講,他們的態度是希望全國一起嚴抓環保問題,這樣就不會因搞好環保而吃虧了。但是,要想做到讓做好環保的企業或地方不吃虧,需要建立一種合理的機制。
環保探索“互聯網+”
NBD:國家正在編制“十三五”環保規劃,對于未來5年的環保工作,您有什么期待和建議?
邊程:“十三五”時期的環保工作需要平衡好治理和排污成本問題,也就是說,要通過經濟杠桿,讓環境治理做得較好的企業不吃虧。
NBD:當前一些行業紛紛在推進“互聯網+”,環保如何對接互聯網呢?
文一波:在“互聯網+”方面,一些環保領域已經在嘗試。桑德環境也在做一個再生資源領域的“互聯網+”,這個是很必要的。因為再生資源中原來很多實際上是“破爛王”代替了垃圾分類。但是,目前再生資源的價格在下降,勞動力成本在上升,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在快速下降。這樣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將來垃圾分類會做得越來越差,第二個是再生資源的產量或利用率在下降。這些對環保產業的發展不是很有利。
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利用互聯網的手段,使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儲值、交易做到在線,無論是對經濟效益還是環境效益都是有好處的。
(節選自2015年7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作者:李彪)

湖南省礦業經濟持續低迷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近日發布《2015年上半年湖南省國土資源管理形勢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1~6月湖南建設用地需求減緩,但生活生態用地需求呈增長趨勢,礦產品價格雖有所回升,但礦業經濟依然低迷,礦業市場難以走出困局,國土資源管理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報告》顯示,礦產品價格雖有所回升,但礦業經濟依然低迷,礦業市場難以走出困局。雖然二季度煤和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回升,但全省礦業經濟整體表現仍然欠佳。上半年省級新設礦山數量僅4宗,大部分礦山企業處于停產狀態;重要礦種新設采礦權不多,雖然礦權審批部門為減少礦權人辦證頻次,明確延長了采礦許可證有效期,但仍有許多礦山企業無力繳納采礦權價款和備用金;勘查資金投入難到位,勘查工作無法按《勘查實施方案》執行;部分老礦山對邊深部勘查積極性很高,但目前還沒有明文規定邊深部范圍。全省礦業經濟將繼續保持調整,礦業市場困局難破。
《報告》分析說,國土資源管理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但改革整體效果不明顯。湖南正在從側重于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多重管理手段轉變,由重事前審批轉向重事中事后監管,由注重微觀管理轉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由偏重行政手段轉向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的綜合運用。但在推進土地制度改革、不動產統一登記等多項改革過程中,由于受現行法律制度和部門利益因素影響,整體推進乏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