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廷|文
同事家孩子大學畢業后,想自己創業開公司,一張口就問父母要100萬元,說干事業要從大事做起,小生意不夠刺激。孩子的狂語讓都是普通公務員的父母驚得眼睛大睜。還有一個朋友從某公司下海單干,生意還沒有做一單,就先買了輛豪車充門面,導致流動資金不足,事業遇到重挫,幾乎破產。
現如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已經成為熱門詞。就創業來說,國家倡導,政府鼓勵,輿論支持,硬是把整個社會營造出了一個良好氛圍。在這個氛圍里,或青年學子,或辭職下海者,一個個創業者都是激情滿滿,想在各個領域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財富,成就一番事業。更何況從這創業的群體里,一些白手起家,從零開始快速積累財富的故事,讓同是創業者的內心更加的躁動與渴望,其創業的信念愈加堅定。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有志青年,想干一番大事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的社會十分需要一批一批有精力有活力的年輕人去創業和創新,成為市場的弄潮兒。一番的經歷之后,造就出像比爾·蓋茨、喬布斯、雷軍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此類的先富者帶動大家共同富裕,共同進步,從而也帶動行業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國家與企業形象的提升。
前景很美好,但道路卻是艱辛曲折的,正如我們學過的辯證法中提到的“螺旋式上升”。這就需要我們在創業初期,要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小步慢行才穩些。因為真正的創業者,起初都是資金缺乏、人員缺乏,且市場認可度較低,這就需要從“小步”中積累經驗,從“慢行”中思考方向,以達到少走彎路、事半功倍的效果。前面所談的喬布斯等成功者,哪個不是從小到大,最后獲得成功的?否則,創業時總往大事上想,往大投資上做,也許會有一時的喜悅,但總歸有重大的風險存在,一旦失控,創業者將會血本無歸,這樣的貪大求快的失敗例子我們還用舉例嗎?

創業要小步慢行,還要有創業的才能。世界上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天才”,也沒有人干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就如偉人起初和大家是一樣的普通,正是偉人的好學肯干和善于思考才慢慢脫穎而出。因此在當“老板”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學徒”的歷程,凡事都得用心去想、去做、去體會,才會從不理解、不熟悉的行業中走進去,成為行家里手。如端盤子洗碗擺地攤或者從事一些商務活動,別看這些簡單的事,都可以鍛煉自己的交際、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同時可以提高成本意識,發現企業經營的規律和市場商機,也可以在接受他人領導中感受企業管理的奧秘所在,這就為自己創業積累了大量有用的經驗。若沒有這樣的“學徒”過渡,創業時遭遇的坎坷將會更多些。
創業要小步慢行,還要創業者創業時要看重自己的專業范疇和自己熟悉的市場狀況。創業的內容首先應是自己喜歡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的專業學識相近或相同,這樣駕馭創業的靈活度會更高,市場的存活度更強。另外,盡管不少創業者喜歡挑戰,但創業初期最好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要跨專業投資前景不明的領域,要在做別人做過事情的過程里,努力達到別人做不到的程度,這才是創業者追求的極致目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