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剛,1985年生,山東沾化人,中共黨員,電解工程師,2003年4月來到方圓工作,現任方圓二廠副廠長,負責新建高效電解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
他沒有耀眼的學歷光環,更沒有深厚的專業背景,今時今日的榮譽與風光是他十幾年如一日扎根基層辛勤付出的回饋。
他19歲來到方圓,從一名普通的電調工做起,不浮躁、不抱怨,始終腳踏實地,千方百計把工作干好,從實干中學本事,從實踐中長見識。時值公司電解項目擴產建設之時,他抓住這一學習、成長的大好機會,積極參與項目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調試等各環節工作,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而且真正實現了由銅電解“門外漢”到行家里手的轉變。此后走上技術、管理崗位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方圓董事長崔志祥常說:“生產中遇到的一切問題都應是生產技術人員發功的方向和研究的課題,只有卓有成效地攻克和解決這些難題,才是真技術、好管理。
2011年,受市場銅原料影響,公司自產陽極板雜質含量升高,高電流條件下不利于生產使用。為解決這一問題,劉振剛帶領二廠電解一車間擔當起高電流密度下處理高雜陽極板的實驗生產工作,通過調整工藝技術參數和嚴格操作,該難題迎刃而解,有力促進了公司的生產經營。

2012年年初,公司推進實施“管理年”活動,劉振剛管理的二廠電解一車間率先響應,依托多年來在電解精煉領域積累的經驗,從技術入手,大膽開展特種陰極工藝實驗研究,通過對陰極進行一系列技術工藝和操作方法上的改進,使其平整度及垂直度發生明顯改善,大大提高了電解工況的穩定性和生產效率。同時取消了整板工序,從而大大減少了電調崗位的工作量,發揮了減員增效的作用。對此,董事長崔志祥感慨道:什么叫管理?什么叫創新?二廠電解搞的這才是根本的、真正的、有效的管理,他們悟到了管理的真諦!
2012年秋,公司決定上馬“30萬噸高效電解項目”,劉振剛再次成為項目負責人的不二人選。該項目雖然沿用了常規始極片電解工藝,但在電解槽數、循環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調整,通過采用“平行流”技術,提高了電流密度,提升了電解效率,進而大幅提高了電解產能。
面對新項目、新技術、新挑戰,他迎難而上,以滿腔熱情投身新的崗位。2013年年底,15萬噸車間建成投產,另一15萬噸車間也于2014年11月具備投產條件。他圓滿完成了公司交給的任務,沒有辜負公司的信任和期望。
他樸實無華,但堅韌不拔,他在平凡的電解崗位上精煉出絢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