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職工田某2012 年3 月到某公司務工,5月在工作中受傷,7 月醫療終結后單位一次性補償田某20萬元。田某認為,自己在工作中負傷,單位賠償金額太少,當年8月田某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反映該公司沒有取得經營許可證,向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維護其工傷保險合法權益。
認定結論當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證該公司尚未登記注冊,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田某為四級傷殘。2012年10月,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等規定,裁定公司一次性賠償田某相關待遇39萬元,使該問題得到園滿地解決。
案例評析從該工傷案件可以看出,一是公司在未登記注冊的情況下招用田某,屬于非法用工;二是田某因工受傷,公司未按政策規定處理相關待遇問題。對于非法用工致勞動者傷殘或者死亡,其工傷保險待遇問題如何處理,國家已經做出了明確的政策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非法用工(含童工)致使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用人單位向傷亡人員及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國家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為貫徹實施《工傷保險條例》,下發了《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5號),就非法用工單位職工(含童工)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其傷亡人員醫療救治期間相關待遇、傷殘程度或死亡一次性補償待遇,以及工傷保險待遇爭議處置等,作出了具體明確的規定。
田某主張工傷保險待遇的案件,當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證認定該公司非法用工,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等規定,裁定公司一次性賠償田某相關工傷保險待遇是恰當、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