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最近,湖北省京山縣國稅局稽查局根據稅收征管系統中的疑點信息,對當地某鍋爐吹灰器企業實施稅務稽查。面對稽查人員提供的證據,企業負責人最終承認隱匿了銷售收入并結轉銷售成本及虛增工資成本的違法事實。該局稽查人員依法向納稅人下達了稅務處理處罰決定書,補征增值稅16.67萬元,企業所得稅37.01萬元,滯納金3.2萬元,并處罰款26.84萬元。
該局稅務人員利用征管系統進行涉稅信息分析時發現,某鍋爐吹灰器公司2013年增值稅稅負為3%,與同行業平均稅負7%相比差距較大。引起了稅務人員懷疑:鍋爐吹灰器公司在銷售鍋爐吹灰器時通常有為用戶提供鍋爐出灰的勞務服務,按理說,涉及提供勞務的企業,其稅負不應這么低,有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和虛列工資成本的情況。
稅務人員通過審閱該公司的征管檔案,發現該公司系2010年注冊登記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300萬元,現有職工70人,企業主要業務是銷售鍋爐吹灰器,并兼有提供鍋爐出灰勞務。2011年5月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通過對該企業申報數據進行計算,稅務人員發現,該企業2013年銷售毛利率為2%。審查該企業會計報表,發現該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與銷售成本倒掛;其它業務收入的毛利并不多。如果企業生產鍋爐吹灰器,其生產周期比較長,企業的存貨應當比較多,而報表反映企業的存貨沒有多少,只有幾萬元,說明企業并不生產鍋爐吹灰器,銷售的鍋爐吹灰器只能采取外購方式,如果外購鍋爐吹灰器銷售后應當有銷售毛利,而企業出現毛利倒掛現象,只能說明企業隱匿了銷售收入。其它業務收入主要是為電廠鍋爐出灰的勞務收入,成本主要為工人工資,而其它業務收入的毛利較低,只能說明企業虛增了人工工資。
稅務人員分析企業資料后認為,該企業的銷售成本應為原材料和人工工資,企業稅負率較低和成本偏高,可能是該企業隱匿銷售收入和虛列工人工資,于是該局成立了專項調查組開展深入調查。
為使稽查工作順利進行,檢查人員下足了“功夫”:從其它企業了解到鍋爐吹灰器的生產工藝及所用材料;為電廠提供出灰勞務需要的工人及工資待遇等資料。因此,檢查人員認為,通過分析企業外購貨物的情況,是挖出企業偷稅問題的關鍵點。
在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后,檢查人員進入企業對其財務賬目情況進行了詳細核查,摸清了企業外購貨物的品名等內容。通過對企業外購材料的分析,發現該企業2013年購進縲紋鋼等計202噸,金額89.12萬元,從物流、資金流分析企業發生了外購縲紋鋼的行為,但縲紋鋼是不能用于鍋爐吹灰器生產的,不存在委托加工,現場核查也沒有發現縲紋鋼存貨。
各種證據顯示該企業隱匿了銷售收入,并且還渾水摸魚結轉了銷售成本。與此同時,檢查人員審查鍋爐吹灰器銷售合同,企業有為10家電廠提供鍋爐出灰勞務,并且在每家電廠用工7人,工人的平均工資為2500元,全年的工資總額應在210萬元,而企業實際列支的工資為260萬元,多列支工人工資50萬元。
面對檢查人員提供的證據,企業負責人承認了鋼材沒有做銷售處理,和虛增工資成本的違法事實。稅務機關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追繳了稅款,并對該企業進行了處罰。